使命·人格·爱心
老师们,你们理解”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吗?这是来自于学术水平与道德情操的完美统一,这是社会对我们“人类灵魂工程师”提出的基本要求。下面我想从“五个一”说起:
一、要有一个正确的定位
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科技,后天的经济。今天的教师应该定位在”过去与未来之间的环节,是过去历史上所有崇高而伟大的历史人物与新一代接班人之间的中介”。振兴国家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社会赋予了这一职业的高度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我们教师不单是谋生的一种岗位,更是关系到整个国家,民族,社会兴旺发达的重要角色.要不然怎么整天自豪地说\"教师这个职业——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二、要有一个正确的理念
理念,是与时俱进的,适应时代要求的新理念。归结起来有以下五条:
(1)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
(2)教育要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3)教育要注意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4)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自主发展;承认个体的差异,承认学生暂时的后进。对后进生更要有爱的付出,爱一个好生并不难,因为他本身就讨人喜欢,爱一个“问题学生\"这才是我们的重大考验,这是教师的天职.爱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家庭条件优越的学生,思
想品德优良的学生;也要爱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家庭条件差的学生,思想行为暂时偏差的学生。而恰恰是他们更需要教师的关爱. (5)教育要培养和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要有一身过硬的本领
一个理想教师的知识结构界定了三个方面的内容:(1)广泛深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2)扎实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3)全面准确的教育学知识和心理学知识.这就是要求教师不但对所教课程有精深的认识,还应有广博的知识。
今天当老师,论及文化科学和专业知识时,我们每一个人首先扪心自问:我在念中学时,念大学时是优秀毕业生?还是一般生?甚至通过补考,勉勉强强拿到一张大学毕业文凭呢?在起跑线上客观存在的”巨大”差异性就要求我们不断再学习、再提高.更何况,时代在发展,知识在\"爆炸\即便原来是一位成绩优异的毕业生踏上工作岗位后也会碰到许多新问题,而且不断会碰到新问题.面对二十一世纪,创业社会的到来,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更使传统的教育和学习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千万不要:语文教师词语贫乏,不会写工作小结;数学教师不会算思考题;音乐教师不会乐器,体育老师不会打球,美术老师不会画画。所以,重视终身学习,的确是今天我们教师能走在时代前列的必不可少的前提。
今天当老师,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教学能力、育人能力、交际能力、创新能力。特别是努力推进素质教育的时候,我们的教育加大了开放力度,教室的面积已不再是原来的平方米。关键要记住:我是教师!教师是有不同于一般人的特殊要求。
四、要有一颗平常人的心
今天当老师,对心理的要求已凸现.其效果不仅仅对自已,而且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平常人的心\",就是要正确地对待自己,愉快地接纳自己;正确地对待别人,真诚地理解别人;正确地对待成绩,积极地投入事业;正确地对待挫折,勇敢地接受挑战;正确地对待名利,泰然地淡泊名利等等。这种良好的心理素养在当今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对老师来说尤为重要.
五、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健康的身体是今天当老师的必备素质。为了事业,为了家庭,为了自己,请保重身体。教师的辛劳是众所周知的,特别是我们许多中青年教师,上有老,下有小,在学校里又往往是骨干力量”冲锋陷阵”,”敢挑重担\",繁重的工作确实以健康的身体作保证。试想一下,如果一位教师事业心强,师德修养好,水平高,教育教学效果又显著,但身体素质差,”二天打鱼五天晒网”,他能胜任工作吗?
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一般来说有四个因素决定:一遗传,二保养,三锻炼,四心态。后三个是我们能做到的,你做的怎样呢?请珍惜我们的生命,提高我们生活的质量吧!
我想,前面论及到的\"五个一”归结到一点就是希望我们每个人要有三意识:责任意识,学习意识,危机意识。最后送大家一句话:与诸位共勉:“如果一个人生活在谴责之中,他就学变得消极。如果一个人生活在充实之中,他就获得了快乐\"。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讲座讲稿
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是人类产生社会分工以后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作为培养造就劳动者的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要造就千千万万有理想、
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其保证在于建设一支德才兼备、又红又专、忠于人民教育事业的教师队伍。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应当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这是教师的职业要求和劳动特点所决定的,因为:
一、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可塑性大、尚未成熟的儿童和青少年。
二、教师的劳动任务,主要是从学生的心理上去造就完美的个性,塑造高尚的灵魂,而不是简单地从外部去“雕琢”对象。
三、教师的劳动“产品”具有全面性和高质量。
四、教师的劳动手段,是以自己的学识、才能、思想水平和道德品质培养学生.
五、教师的劳动过程,是直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六、教师的劳动成果,是各个教师作用的有机总和,是集体劳动的结晶。
教师的职业特点和历史作用,不仅要求教师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更要求教师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因此,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修养,对于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社会主义新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同时,高尚的职业道德又能鼓舞教师自觉地为人民的教育事业而献身。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教育既是新时期为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的需要,也是教师职业特点和崇高职责的客观要求。
第一讲道德与职业道德
道德是由一定的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伦理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的,表现为善恶对立的社会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道德”一词,源于拉丁语的moig,意指风尚、习俗。我国古籍中是把道与德分开用的.所谓“道”是指人所以行走的道路,也指事物存在、运行、生、灭所由以遵循的法则,并引伸为人们必须遵循的社会行为的准则、规矩和规范。“德\"即行,所谓“德者,得也\".“道”的客观性较强,主要指外在的规范要求;“德”则偏向于主观方面,主要指人们内心的精神方面的东西。
道德的本质是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所决定的社会意识。
道德的基本特征:1、具有特殊的规范性;
2、具有广泛的渗透性;
3、比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具有更大的稳定性;
4、具有显著的实践性。
道德职能是多方面的,如调节职能,教育职能、认识职能、激励职能等.
道德的社会作用:1、道德能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进一步完善和巩固;2、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3、在阶级社会中,道德还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这个阶段的道德包含了三种不同类型的道德,即国民公德、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某种特定职业的人们,有着共同的劳动方式,经受共同的职业训练,因而具有共同的职业兴趣、爱好、习惯和心理传统,结成某些特殊关系,形成特殊的职业责任和职业纪律,从而产生特殊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
职业道德产生很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有关医德、将德的记载。
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
l、职业道德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相联系。
2、职业道德与各种职业要求和职业生活相结合.
3、职业道德具体、多样、有很大的适用性。
职业道德的社会作用:
1、调整职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关系.
2、调整职业内部关系。
3、调整职业之间的关系。
4、促进职业成员的成长。
第二讲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是指通过教育活动为社会或一定阶级培养合格人才,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而为社会服务的人。
职业,就是人们对社会所承担的一定职责、义务以及所从事的专门业务。
教师职业,就是指按照一定社会的需要和标准,传授文化科学知识以培养人的能力和思想品德的一种职业。
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1、师德意识要求高水准。
2、师德行为要成为楷模.
8、师德内容具有继承性.
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
l、调节功能。
2、教育功能。
3、反映功能。
教师职业道德的社会作用:
l、教师道德是影响生产力发展的精神力量。
2、师德对社会风尚和精神文明建设有促进作用。
3、师德有助于培养造就社会主义一代新人。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既要传授知识,又要为人师表;从而产生了特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
1、献身教育,甘为人梯
2、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3、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4、精通业务、学而不厌
5、互相学习、团结协作
加强教师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1、加强师德建设,有助于提高教师觉悟,促进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
2、加强师德建设,有助于激励和鼓舞教师自觉献身人民教育事业。
3、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有利于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