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07987756 U(45)授权公告日 2018.10.19
(21)申请号 201820301287.5(22)申请日 2018.03.05
(73)专利权人 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
司
地址 443002 湖北省宜昌市夜明珠路35号(72)发明人 赵华 彭正银 王干强 王新东
沈钰 吕凯博 于凯 (74)专利代理机构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代理人 成钢(51)Int.Cl.
E01D 21/00(2006.01)E04G 3/24(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桥梁圆柱墩环向施工平台(57)摘要
一种桥梁圆柱墩环向施工平台,它包括支撑件、平台、护栏和踏板,通过将支撑件中心孔一端的杆状体与桥梁圆柱墩上的翻模筋板连接组成支撑结构,通过将支撑件另一端的杆状体与平台连接组成一个环形的施工平台,通过平台上铺设踏板便于施工人员行走,与平台连接的护栏、绕护栏设置有防护网防止施工人员摔落。本实用新型克服了原桥梁圆柱墩施工过程中需要搭设脚手架作为平台,材料浪费大,施工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用材少、周期短、效率高、成本低,安全可靠的特点。
CN 207987756 UCN 207987756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桥梁圆柱墩环向施工平台,其特征是:它包括支撑件(1)、平台(2)、护栏(3)和踏板(4);所述的支撑件(1)由多个向外倾斜的杆状体绕中心孔组成的环形结构;所述的平台(2)由型材组成的正多边形框架结构,中心设有通孔;所述的护栏(3)由多个立柱组成的正多边形结构;所述的踏板(4)由竹胶板编织组合的多边形;平台(2)底部与支撑件(1)连接,踏板(4)位于平台(2)上,护栏(3)垂直与平台(2)的外侧边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圆柱墩环向施工平台,其特征是:所述的平台(2)为正六边形,支撑件(1)向外倾斜扩散的一端为正六边形,杆状体的一端分别与平台(2)正六边形的角和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桥梁圆柱墩环向施工平台,其特征是:所述的护栏(3)为正六边形,其上的立柱与平台(2)正六边形的角和边连接,绕护栏(3)设置有防护网。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桥梁圆柱墩环向施工平台,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撑件(1)与平台(2)连接之间设有垂直支撑,垂直支撑为杆状体,两端分别与支撑件(1)的中间和平台(2)的底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圆柱墩环向施工平台,其特征是:所述支撑件(1)绕中心孔设置有环形圈与其杆状体的一端连接。
2
CN 207987756 U
说 明 书
桥梁圆柱墩环向施工平台
1/3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墩柱施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桥梁圆柱墩环向施工平台。背景技术
[0002]桥梁墩柱施工时,通常采用搭设双排脚手架配合翻模法施工,其缺点是搭设双排架手架消耗较多的人工和材料、施工周期较长,工效较低,存在施工安全风险,施工成本相对较高。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桥梁圆柱墩环向施工平台,结构简单,采用将环形结构的支撑件、平台和护栏组合成一种框架结构,在平台上铺设踏板,通过支撑件与桥梁圆柱墩上的翻模筋板连接组成施工平台,用材少、周期短、效率高、成本低,安全可靠。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桥梁圆柱墩环向施工平台,它包括支撑件、平台、护栏和踏板;所述的支撑件由多个向外倾斜的杆状体绕中心孔组成的环形结构;所述的平台由型材组成的正多边形框架结构,中心设有通孔;所述的护栏由多个立柱组成的正多边形结构;所述的踏板由竹胶板编织组合的多边形;平台底部与支撑件连接,踏板位于平台上,护栏垂直与平台的外侧边沿连接。[0005]所述的平台为正六边形,支撑件向外倾斜扩散的一端为正六边形,杆状体的一端分别与平台正六边形的角和边连接。[0006]所述的护栏为正六边形,其上的立柱与平台正六边形的角和边连接,绕护栏设置有防护网。
[0007]所述的支撑件与平台连接之间设有垂直支撑,垂直支撑为杆状体,两端分别与支撑件的中间和平台的底部连接。
[0008]所述支撑件绕中心孔设置有环形圈与其杆状体的一端连接。[0009]一种桥梁圆柱墩环向施工平台,它包括支撑件、平台、护栏和踏板;支撑件由多个向外倾斜的杆状体绕中心孔组成的环形结构;平台由型材组成的正多边形框架结构,中心设有通孔;护栏由多个立柱组成的正多边形结构;踏板由竹胶板编织组合的多边形;平台底部与支撑件连接,踏板位于平台上,护栏垂直与平台的外侧边沿连接。结构简单,通过将支撑件中心孔一端的杆状体与桥梁圆柱墩上的翻模筋板连接组成支撑结构,通过将支撑件另一端的杆状体与平台连接组成一个环形的施工平台,通过平台上铺设踏板便于施工人员行走,与平台连接的护栏、绕护栏设置有防护网防止施工人员摔落,用材少、周期短、效率高、成本低,安全可靠。
[0010]在优选的方案中,平台为正六边形,支撑件向外倾斜扩散的一端为正六边形,杆状体的一端分别与平台正六边形的角和边连接。结构简单,支撑件上的杆状体支撑每个角和边,结构更稳定,安全可靠。
3
CN 207987756 U[0011]
说 明 书
2/3页
在优选的方案中,护栏为正六边形,其上的立柱与平台正六边形的角和边连接,绕
护栏设置有防护网。结构简单稳定,各立柱之间间隙较大,通过致密的防护网进行再次加强,提高了安全性能。
[0012]在优选的方案中,支撑件与平台连接之间设有垂直支撑,垂直支撑为杆状体,两端分别与支撑件的中间和平台的底部连接。支撑件上的每个杆状体与平台之间的连接均为单点连接,通过垂直支撑增加两者之间的支撑点提高其结构强度和稳定性,安全性更高。[0013]在优选的方案中,支撑件绕中心孔设置有环形圈与其杆状体的一端连接。支撑件中心孔与环形圈连接,环形圈再与桥梁圆柱墩上的翻模筋板连接,支撑件上各杆状体将受到的压力施加给环形圈在传导至翻模,支撑件受力更均匀,结构更稳定。[0014]一种桥梁圆柱墩环向施工平台,它包括支撑件、平台、护栏和踏板,通过将支撑件中心孔一端的杆状体与桥梁圆柱墩上的翻模筋板连接组成支撑结构,通过将支撑件另一端的杆状体与平台连接组成一个环形的施工平台,通过平台上铺设踏板便于施工人员行走,与平台连接的护栏、绕护栏设置有防护网防止施工人员摔落。本实用新型克服了原桥梁圆柱墩施工过程中需要搭设脚手架作为平台,材料浪费大,施工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用材少、周期短、效率高、成本低,安全可靠的特点。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7]图2为图1俯视示意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图。[0019]图中:支撑件1,平台2,护栏3,踏板4。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图3中,一种桥梁圆柱墩环向施工平台,它包括支撑件1、平台2、护栏3和踏
~
板4;所述的支撑件1由多个向外倾斜的杆状体绕中心孔组成的环形结构;所述的平台2由型材组成的正多边形框架结构,中心设有通孔;所述的护栏3由多个立柱组成的正多边形结构;所述的踏板4由竹胶板编织组合的多边形;平台2底部与支撑件1连接,踏板4位于平台2上,护栏3垂直与平台2的外侧边沿连接。结构简单,通过将支撑件1中心孔一端的杆状体与桥梁圆柱墩上的翻模筋板连接组成支撑结构,通过将支撑件1另一端的杆状体与平台2连接组成一个环形的施工平台,通过平台2上铺设踏板4便于施工人员行走,与平台2连接的护栏3、绕护栏3设置有防护网防止施工人员摔落,用材少、周期短、效率高、成本低,安全可靠。[0021]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平台2为正六边形,支撑件1向外倾斜扩散的一端为正六边形,杆状体的一端分别与平台2正六边形的角和边连接。结构简单,支撑件1上的杆状体支撑每个角和边,结构更稳定,安全可靠。[0022]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护栏3为正六边形,其上的立柱与平台2正六边形的角和边连接,绕护栏3设置有防护网。结构简单稳定,各立柱之间间隙较大,通过致密的防护网进行再次加强,提高了安全性能。[0023]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支撑件1与平台2连接之间设有垂直支撑,垂直支撑为杆状
4
CN 207987756 U
说 明 书
3/3页
体,两端分别与支撑件1的中间和平台2的底部连接。支撑件1上的每个杆状体与平台2之间的连接均为单点连接,通过垂直支撑增加两者之间的支撑点提高其结构强度和稳定性,安全性更高。
[0024]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支撑件1绕中心孔设置有环形圈与其杆状体的一端连接。支撑件1中心孔与环形圈连接,环形圈再与桥梁圆柱墩上的翻模筋板连接,支撑件1上各杆状体将受到的压力施加给环形圈在传导至翻模,支撑件1受力更均匀,结构更稳定。[0025]如上所述的桥梁圆柱墩环向施工平台,使用时,第一步,将支撑件1中心孔各杆状体的一端或环形圈与桥梁圆柱墩上的翻模筋板进行焊接;第二步,将支撑件1各杆状体的另一端与平台2底部的角和边进行焊接;第三步,将护栏3的一端与平台2上平面的角和边进行焊接;第四步,在平台2上铺设踏板4;第五步,根据需要可沿护栏3布设防护网。该结构平台用材少、周期短、效率高、成本低,安全可靠。
[0026]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相互任意组合。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5
CN 207987756 U
说 明 书 附 图
1/2页
图 1
图 2
6
CN 207987756 U
说 明 书 附 图
2/2页
图 3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