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探讨
摘要 文章笔者结合工程实践阐述了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应控制好的几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改进处理措施,供同行参考借鉴。
关键词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探讨
目前,随着市政道路的发展,人们对行车的舒适度越来越重视,沥青混凝土路面以其行车舒适、噪音低、扬尘少、养护维修方便等优点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我国许多城市道路建设中,沥青混凝土路面占主导地位。但要保持行车舒适性,就必须要有良好的路面质量作保证。沥青路面的密实性、平整度、稳定性尤其重要。文章结合工作实践,从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全过程出发,对实际施工的工序、施工工艺要求进行了探讨,并针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处理措施。
1 基层
基层是紧紧位于沥青混凝土面层下方的承重层。为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透层油宜在基层表面稍干后浇洒,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措施。有些工程在水泥稳定土基层和含水泥混凝土基层施工养生1周后喷洒透层油是错误的作法。试验可知,半刚性基层在水泥尚未结硬、结构尚未致密的时候喷洒透层油透入的深度最深,随着龄期的增长及强度的增长,透层油越来越难以透入;再者,及时喷洒透层油能保护基层中的水分,和水泥混凝土一样,使水与水泥充分反应以达到半刚性基层的最大强度,是基层表面不容易松散。透层油还起保护半刚性基层不受太阳暴晒而开裂,有利于避免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反射裂缝。
基层的平整度直接影响到沥青路面的平整度,所以保证基层平整度将会为提高沥青路面的平整度这项重要指标打下良好的基础。
2 透层
为使沥青面层与非沥青材料基层结合良好,在基层上浇洒乳化沥青、煤沥青或液体石油沥青而形成透入基层表面的薄层称为透层。
透层的先决条件就是透入基层,透入深度通常认为应该为5mm以上。如不能透入基层,而在基层表面形成一层油皮,它就起不到固结、稳定、联结、防水作用,而且这一层油皮很容易在施工过程中被运料车、摊铺机粘起,或被沥青混凝土下面层的粗集料刺破。有些工程将透层改为下封层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下封层不可能与基层形成一个整体,如果它挡不住基层的反射裂缝,仍不能解决水的渗入逐渐引起界面分离的问题,所以,即使是铺筑下封层,也要浇洒透层油。
由于水泥、石灰、粉煤灰类的半刚性基层材料显碱性(阳离子多),因此,
阴离子乳化沥青要比阳离子乳化沥青渗透性强。煤沥青的渗透性最好,但它毒性较强,对人身有害。在国外,用汽油、煤油、柴油等稀释剂掺入到石油沥青中得到的液体石油沥青用作透层要比乳化沥青常用,可透入半刚性基层的深度可达5~10mm。
透层油必须洒布均匀,有花白遗漏部位应由人工补洒,喷洒过量时要撒砂或石屑吸油。
3 粘层
洒布沥青粘层的目的是为了加强沥青层与沥青层或水泥混凝土路面之间的粘结力的。一般采用快裂洒布型乳化沥青、液体石油沥青或煤沥青。按《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所说,下面层沥青混凝土未产生污染可以不洒布粘层直接铺筑上面层。那怎样才叫做尚未产生污染呢?是次日连续摊铺还是清扫干净或冲洗干净才叫未产生污染吗?这个问题尚无明确的答案。目前很多工程铺筑完下面层沥青混凝土之后直接铺筑上面层沥青混凝土,结果转芯后发现上下面层可以较容易地用斧子或菜刀进行分离,这说明上下面层并没有连接成整体,而是靠大量的沥青点接触连接的。这就破坏了以弹性层状体系理论为基础的设计结构, 就像三合板的层间脱胶一样,使受力状态完全发生了变化,所以,粘层油是必须要喷洒的。
4 沥青混合料原材
目前,密级配的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是市政道路路面使用的主要材料,其原材、级配、沥青用量、拌制工艺等的选择和确定的目的都是为了保证沥青混凝土的路用性能。要不断地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不断地进行科学的摸索,而不能拘泥于规范限定的框框。
5 拌和
现阶段国际上通用的拌和机分为两大类型,一种是连续式拌和机,它的混合料配合比是通过控制冷料仓的进料速度来实现的,这就要求矿料的级配及含水量要保持稳定。这种拌和机因不经过二次筛分,所以其生产能力较大。另一种是间歇式拌和机,它将矿料通过机上振动筛的二次筛分后进入热料仓,其配合比是通过控制各热料仓进入总秤的各种矿料的重量来实现的,容易在原材料不均匀的情况下使混合料级配保持稳定。虽然间歇式拌和机生产速度相对较慢,但由于适合中国原材料不稳定、不均匀的现状,在中国还是宜采用间歇式拌和机。
6 摊铺
摊铺质量直接影响到路面的平整度。即使基层平整度再好,如果摊铺方法不科学,路面平整度也会出问题。
7 压实
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厚度、平整度及压实度是三个重要的指标,一些工程为追求平整度而偏废了压实度,造成了路面压实度不足,引发了路面的早期破坏,降低了路面的使用性能。所以,施工中要在保证压实度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平整度,是保证沥青路面质量的关键。在压实过程中,科学改善、灵活应用路面压实工艺,是保证压实度的基础上提高平整度的重点。不应一味地按照《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规定的压实遍数进行碾压 ,因为有关碾压遍数的问题各有各的理解,碾压过程中有重复、有往返、有重叠,究竟怎样 才算是几遍谁也说不清。
8 接缝
在公路建设中,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等有分隔带的路面纵逢,冷接缝通常是不允许的。我们应学习公路建设中的先进技术,对于城市快速路和城市主干路等有分隔带路面的纵逢摊铺时,也应避免冷接缝,采用热接缝。
9 开放交通
沥青混凝土路面完成摊铺碾压工序,待沥青混合料冷却至50℃以下即可开放交通,这是沥青路面的一大优点。及时地开放交通,还会利用车轮的揉搓作用消除一些细微的裂缝。如需提前开放交通,必须洒水加速冷却。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改进是一个不断摸索、不断提高的过程,国家规范中的规定是带有法律性质的条文,我们在突破规范的时候,还必须执行建设管理规定中的程序,而且即使我们在施工技术上可以不因循规范规定的方法与步骤,在施工质量上还要保证满足规范规定的质量指标,我们施工技术改进的目的就是要使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