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大纲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大纲

来源:化拓教育网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I.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前教育专科的一门必修课,4学分、72学时。它是学前教育专业学员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是研究婴幼儿心理的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员比较全面地了解儿童发展理论并初步掌握有效的研究方法进行系统研究,有助于改变以往不符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传统习惯和看法,帮助他们走上工作岗位时能根据科学规律对婴幼儿进行保育和教育,有效地促进其身心发展。

Ⅱ.先修课程要求:教育学、心理学

III.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课堂教学和辅导中,辅导教师可结合婴幼儿生活和教育例进行教学。在讲授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多采用课堂讨论和小组学习的形式,强调促进学员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

第二部分 学时分配 (见课程实施细则)

第三部分 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本课程考核要求分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各层次的含义如下:

识记:是指学习本课程后,对于基本概念、基本命题等基础知识能够准确地表述(或者辨别、再认)。

领会:是指对于所学理论、原理、原则等能够理解其含义,能够举例说明,能够归纳核心内容,能够正确阐释。

应用:是指能够把所学原理、原则、方法等运用到具体情境中,也就是运用学习的理论分析、说明、解决教育中的实际问题。

第一章 学前儿童及其心理研究

第一节 学前儿童概念与学前儿童观

第二节 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理论体系

第三节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考核要求:

识记:

1、婴儿、幼儿、学前儿童的概念;

2、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各领域;

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4、科学儿童心理学产生标志;

5、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三个基本理论问题;

6、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领会:

1、 行为主义学派和认知学派的主要观点;

2、 各主要学派的问题和策略;

第二章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和人文生态环境

第一节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第二节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人文生态环境

识记:

1、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2、

心理发展关键期;

3、

印刻;

4、

人文生态环境的结构和特点;

领会:

1、 关键期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2、 早期生活经验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应用:

1、 人文生态环境的期待性与现实性给我们的启示;

2、 如何看待人文生态环境的相互性与应答性?

第三章 婴儿的生理发展

第一节 身体的生长发育

第二节 脑与脑功能的发展

第三节 感知觉的发展

第四节 运动机能的发展

识记:

1、 婴儿生长发育的原则和规律;

2、 婴儿大脑发育的特点;

3、 大脑偏侧优势;

4、 空白视野规律;

5、 胎儿期和新生儿期各种感觉出现的时间

6、 婴儿形状知觉发展特征;

7、 新生儿的反射运动;

8、 婴儿动作发展的一般顺序;

领会:

1、 新生儿的生存反射运动和原始反射运动的联系与区别。

2、 婴儿脑发育的敏感期。

应用:

1、如何利用婴儿大脑的可塑性进行早期教育?

第四章 婴儿的认知发展

第一节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第二节 婴儿的思维和记忆发展

第三节 婴儿的认知社会化发展

第四节 婴儿的言语发展

识记:

1、 认知

2、 自我中心

3、 婴儿的认知社会化

4、 前言语阶段

5、 共鸣动作

领会:

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2、 婴儿对物质世界的理解程度;

3、 婴儿认知社会化途径;

4、 言语发展的三个理论;

5、 婴儿的语音获得过程;

6、 婴儿前言语阶段的交际能力发展过程;

7、 婴儿言语形成阶段

第五章 婴儿的社会性心理发展

第一节 社会性发展的相关理论

第二节 社会性心理发展的基础

第三节 婴儿期的亲子关系

第四节 婴儿期的同伴关系

识记:

1、 角色采择;

2、 气质

3、 自我、主我和客我

4、 自我控制

5、 依恋

6、 同伴相互作用的类型;

7、 同伴交往发展历程

领会:

1、 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理论;

2、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3、 塞尔曼的角色采择理论;

4、 婴儿情绪的功能及表达途径;

5、 情绪的婴儿认知的影响;

6、 形成安全依恋的条件;

应用:

1、 托马斯和奇斯的拟合优度模型对家庭教养的启示。

2、 依恋对婴儿发展的影响;

3、 儿童同伴交往的作用;

第六章 幼儿的生理发展

第一节 身体和大脑的发展

第二节 幼儿的运动能力发展

识记:

1、 幼儿粗大动作发展情况;

2、 幼儿精细动作发展情况;

领会:

1、 幼儿兴奋和抑制机能发展特点;

2、 幼儿两大信号系统发展特点;

第七章 幼儿的认知发展

第一节 幼儿的思维发展

第二节 幼儿的记忆发展

第三节 幼儿智力发展

第四节 幼儿的创造力的发展

第五节 幼儿的言语发展

识记:

1、 象征机能;

2、 表征;

3、 脚本知识;

4、 自我中心化;

5、 智力

6、 社会智力

7、 情感智力

8、 智商

9、 创造力

10、 领会:

1、 象征性游戏发展变化;

2、 想象思维特征的主要表现

3、 影响儿童目击记忆的因素;

4、 智力测验的局限性;

5、 学前儿童创造力发展的特征;

6、 高创造力儿童人格特征;

7、 两种语言学习的差异;

8、 第二语言学习的心理过程

应用:

1、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结构论对儿童教育的启示;

2、 家庭如何实施正确的教养方式促进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3、 教师如何在教学中促进儿童创造力发展?

4、 日常生活中如何帮助儿童表现和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5、 成人如何促进儿童阅读能力的发展?

6、 如何促进儿童第二语言的学习?

第八章 幼儿的社会性心理发展

第一节 幼儿的社会性心理发展的基础

第二节 社会交往能力与社会行为

第三节 幼儿期的亲子关系

第四节 幼儿期的同伴关系

识记:

1、 情感;

2、 情感的分类

3、 移情;

4、 儿童移情的三种能力;

5、 依从性评价

6、 性别分离

7、 社会认知;

8、 观点采择

9、 亲社会行为;

10、 攻击性行为;

11、 父母抚养方式的类型及其特点;

12、 游戏的类型;

13、 同伴交往的类型;

14、 领会:

1、 幼儿的情绪功能;

2、 与家长的人际互动对儿童情感的影响;

3、 儿童自尊的阶段性特点;

4、 学前儿童对友谊和权威的理解水平。

5、 学前儿童对社会规则的理解水平;

6、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成因;

7、 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发展的关系

应用:

1、 如何促进孩子自尊的发展?

2、 如何控制和和减少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3、 父母如何科学地抚养孩子以促进他们更好地发展?

4、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约束能力?

5、 如何通过游戏促进儿童同伴交往的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