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成本会计》课程教学大纲范文

来源:化拓教育网
《成本会计》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教学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本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专业主干课,通过该课程学习,学生能理解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掌握各种成本核算的方法并能够进行成本计算、分析,将成本核算有机融入整个会计核算体系。

二、教学方法提示

基于本课程图表多,计算多,学生对企业的基本运作了解较少,教学时要采用CAI辅助教学,并引入Excel辅助计算,实地观摩并配合模拟实训。 三、使用专业及教学对象

本课程主要适用会计电算化专业高致高专学生 四、总学时:72学时,4学分 五、课程管理

课程责任教研室:经济管理系会计教研室 六、推荐教材与参考资料

推荐教材:《成本会计》 陈凤奎 北京航天出版社 参考资料:《成本会计》 林万祥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七教学安排表 序号 单元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学时 1.总论 在教学中强调成本核算程理论2.成本及成本核算概述 序;重点讲授材料、人工和10 教学 3.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辅助费用的分配方法及在成本核算4.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的计算 产品成本计算 1 原理 1.材料、人工等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实践熟练三方面实际操作实训2.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训练 6 项目 室仿真训练 3.在产品成本计算方法训练 1.成本核算的品种法 理论使学生熟练掌握三种核算2.成本核算的分批法 16 教学 方法的程序、步骤、特点 3.成本核算的分布法 成本核算2 基本方法 1.品种法案例 实践经入企业实地观摩,实训室2.分批法案例 10 项目 分项实训 3.分步法案例继成本还原 1.成本核算的分类法 理论掌握辅助成本核算方法和2.成本核算的定额法 6 成本报表编制 成本核算教学 3.成本报表 3 辅助方法 1.成本核算的分类法案例 成本报表 实践2.成本核算的定额法案例 实训室模拟实训 4 项目 3.成本报表 理论5 标准成本 成本控制方法 了解相关成本控制的方法 4 教学 成本预理论1.成本预测 6 测、控制、掌握成本预测及分析方法 4 教学 2.成本报表分析 分析 手工6 综合实训 成本会计与财务会计有机融合 重点手工成本核算方法 6 实训 电算用友生产制造模块 实训 学 时 合 计(72) 电算化成本核算及控制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6 40 32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

项目一 基础知识(2学时)

内容提要

掌握成本的定义、成本的分类,成本会计的概念及职能,成本核算的原则和要求。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掌握成本会计的概念及职能,成本核算的原则和要求。 §1.1成本概念及其分类(1学时) 一、成本的概念 二、成本的分类 四、 成本会计的发展

§1.2成本会计的职能及其核算原则(1学时) 一、成本会计的职能 二、成本核算的原则 三、成本核算的要求

项目二 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14学时)

内容提要

通过本章学习,应了解企业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的实质,成本核算的科目设置及程序,应掌握各种费用的归集、分配原理;重点掌握材料费用、人工费用、辅助生产、制造费用的归集及分配工作。此外,还应熟练掌握各种要素费用分配归集的账务处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材料费用、人工费用、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及分配 §2.1 成本核算的科目设置与程序(1学时) 一、 产品成本核算的科目设置

二、 生产特点与管理要求对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影响 三、成本核算的程序

§2.2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3学时) 一、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二、外购动力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三、人工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四、折旧费的归集与分配

五、利息、费用、税金、其他费用的核算

§2.3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归集与分配(1学时) 一、待摊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二、预提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2.4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4学时) 一、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 二、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2.5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1学时) 一、制造费用的归集 二、制造费用的分配

§2.6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4学时) 一、在产品有关概念 二、约当产量比例法 三、在产品按材料成本计价法 四、定额成本计价法 五、定额比例法

项目三 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 (4学时)

内容提要

通过本章学习,应该理解产品成本计算品种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和具体的计算程序,熟练掌握品种法的各种费用分配和归集的方法以及相应的账务处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

产品成本计算品种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和具体的计算程序,熟练掌握品种法的各种费用分配和归集。

§3.1品种法的适用范围和特点(2学时) 一、品种法的适用范围

二、品种法的特点

§3.2品种法的核算程序及应用(2学时) 一、品种法的核算程序 二、品种法应用

项目四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 (2学时)

内容提要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成本计算分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和具体的计算程序;熟练掌握采用分批法时各种费用分配和归集的方法以及账务处理。了解简化的分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优缺点和应用条件。了解简化的分批法对各种费用归集和分配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成本计算分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和具体的计算程序;熟练掌握采用分批法时各种费用分配和归集的方法。

§4.1分批法的适用范围和特点(1学时) 一、分批法的适用范围 二、分批法的特点

§4.2分批法的核算程序及应用(1学时) 一、分批法的核算程序 二、分批法的应用

项目五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 (6学时)

内容提要

通过本章学习,应理解产品成本计算分步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和计算程序;理解分步法划分为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的必要性。应该理解逐步结转分步法的计算程序;熟练掌握逐步结转分步法下综合结转、成本还原和分项结转的方法;深刻理解逐步结转分步法的优缺点和应用条件。应该理解平行法转分步法的计算程序;熟练掌握平行结转分步法的方法;理解平行结转分步法的优缺点和应用条件。 教学重点和难点

产品成本计算分步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和计算。 §5.1分步法的适用范围和特点(1学时)

一、分步法的适用范围 一、 分步法的特点 二、 分步法的种类

§5.2逐步结转分步法(4学时) 一、逐步结转分步法的计算程序 二、综合结转分步法 三、分项结转分步法

§5.3平行结转分步法(1学时) 一、平行结转分步法的特点 二、平行结转分步法的核算程序

项目六 成本控制(8课时)

内容提要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成本控制的意义,掌握成本控制的方法;重点掌握 定额成本控与标准成本控制的方法,能进行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

§6.1成本控制得意义(2课时) §6.2标准成本控制(3课时) 一 标准成本法的意义 二 标准成本的制定 三 差异的揭示和分析 §6.3定额成本控制(3课时) 一定额成本的意义 二定额成本的制定 三定额变动差异的计算

项目七 成本报表与成本分析(4课时)

内容提要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报表编制和分析的意义,掌握报表编制与分析的方法 §7.1成本报表的编制(2课时) 一 成本报表的概念与作用 二成本报表的编制

§7.2成本报表分析(2课时) 一 成本分析的意义和方法

二 成本分析的内容 八、实践教学

实训项目一 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4学时)

内容提要

通过本章学习,应了解企业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的实质,成本核算的科目设置及程序,应掌握各种费用的归集、分配原理;重点掌握材料费用、人工费用、辅助生产、制造费用的归集及分配工作。此外,还应熟练掌握各种要素费用分配归集的账务处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材料费用、人工费用、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及分配 案例

实训项目二 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 (4学时)

内容提要

通过本章学习,应该理解产品成本计算品种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和具体的计算程序,熟练掌握品种法的各种费用分配和归集的方法以及相应的账务处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

产品成本计算品种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和具体的计算程序,熟练掌握品种法的各种费用分配和归集。

案例

第四章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 (4学时) 内容提要

通过本章学习,应该理解成本计算分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和具体的计算程序;熟练掌握采用分批法时各种费用分配和归集的方法。了解简化的分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优缺点和应用条件,熟悉采用简化的分批法对各种费用分配和归集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成本计算分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和具体的计算程序;熟练掌握采用分批法时各种费用分配和归集的方法。

案例

实训项目三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 (4学时)

内容提要

通过本章学习,应理解产品成本计算分步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和计算程序;理解分步法划分为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的必要性。应该理解逐步结转分步法的计算程序;熟练掌握逐步结转分步法下综合结转、成本还原和分项结转的方法;深刻理解逐步结转分步法的优缺点和应用条件。应该理解平行法转分步法的计算程序;熟练掌握平行结转分步法的方法;深刻理解平行结转分步法的优缺点和应用条件。

教学重点和难点

产品成本计算分步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和计算。 案例

实训项目四 成本控制(4课时)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成本控制的意义,掌握成本控制的方法;重点掌握 定额成本控与标准成本控制的方法,能进行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

实训项目五 成本报表与分析(4课时)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报表编制和分析的意义,掌握报表编制与分析的方法

实训项目七 社会实践(8课时)

深入厂矿和企业进行成本核算工作的观摩和操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