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 第22卷第6期 四川外语擘弦掌握 Journal of 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Nov.,2006 V0l_22 No.6 大学英语阅读中学习 策略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 李晓艳 (渤海大学外阑语学院。辽宁锦州 1 21000) 提要:采用定量研究方法,调查了渤海大学158名非英语专业学生大学英语阅读中学习策略使用情况。结果显示: (1)元认知策略使用远远低于认知策略,绝大多数元认知策略很少被使用。最常使用为词汇策略和补偿策略,最不常 使用为自我评价策略和自我监控策略。(2)元认知,认知策略均与英语阅读成绩呈正相关,但元认知策略相关显著。 研究结果对干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学习策略;元认知;认知;大学英语阅读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31(2006)06—0137—05 一、引言 习活动的顺利完成而采取的计划、监察、评估的活 动,是学习者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根据0’Ma1. 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始于2(】世纪7O年代 1ey&Chamot的理论,元认知策略的运用与认知策略 中期。率先进入这一领域的是美国的Rubin,加拿大 处于不同层次。元认知策略高于其它策略,在更高 的Naiman、Frohlich和Todesco等人(O’Malley& 一级层面上执行监督和控制职能。用于评价、管理和 Chamot,1990)。1975年Rubin在TESOL Quarterly上 监控认知策略。认知策略用于语言学习活动之中, 发表了“What‘the good language learner’Can Teach 是直接影响学习的策略。它是指进行分析、推理、概 us”,文中总结r语言善学者的七条学习策略。同年 括、信息传递或做笔记等帮助学习者获得知识和进 Stem在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上发表的 行概念理解的一切具体活动。 “What Can We Leman from the Good Language Learn— 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在我国开始于20世 er?”总结了成功学习者的十条学习策略.并逐条指 纪8O年代。综观国内学习策略的研究,从黄晓华 出不成功学习者相应缺乏的策略(Stem,1975)。20 1985年发表的第一篇关于学习策略的论文到现在, 世纪8O年代以来,随着外语学习研究不断发展和教 英语学习策略在国内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已取得了初 学理论的逐渐完善,教学思路和教学重点由如何教 步成果。例如吴一安和刘润清等关于学习方法与英 转变为如何学,作为学习主体因素之一的学习策略 语成绩关系的研究(吴一安、刘润清,1993),文秋芳 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成为外语学习与教学研 关于学习策略的研究(文秋芳,1995、1996a,1996b、 究的重点。 1996c、2001),王文字关于学习策略与英语词汇的研 所谓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获取、存储、检索和 究(王文字,1998),蒋祖康关于学习策略与英语听力 使用信息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在语言学习中,学习 的关系研究(蒋祖康,1994),吴霞和王蔷关于词汇学 策略是指学习者用来提高其目标语言能力的各项活 习策略的研究(吴霞、王蔷,1998)等。但就研究内容 动 0’MMley&Chamot(1990)根据认知心理学理论 而言,以上研究主要针对交际策略、词汇策略、听力 将学习策略分为了大类: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 策略的应用;调查对象主要是英语专业学生和全国 会情感策略。应用于英语阅读活动中,与英语阅读 重点院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对于地方普通高校大 密切相关的有元认知和认知两大类策略。元认知的 学英语阅读中学习策略使用情况的研究有待进一步 概念是20【廿纪70年代中期,美国心理学家Flavell 充实。本文针对以上问题通过对大学英语阅读中学 提出来的,他指出,元认知是认知主体对自身认知活 习策略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和阅读理解成绩的统计 动的认识和对认知的监控(Flavell,1979)。元认知策 分析,试图回答在地方普通高校中(1)学习策略在大 略是指对认知的认知,是语言学习者为促进某一学 学英语阅读中的总体使用情况如何?(2)阅读理解 】37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成绩是否与学习策略使用有关?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2OO6年第6期 测量手段。 问卷调查:问卷参照0’Malley&Chamot关于学 习策略的定义和分类的知识,就各类策略在大学英 语阅读中的具体运用结合本校学生的具体情况综合 编制而成。为了确保问卷内部信度,问卷制成后进 行了预测并对部分题目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问卷 本次研究的调查对象为渤海大学二年级非英语 专业本科学生。该调查对象为地方二批本科院校学 生,英语基础和水平稍差。调查对象共160人,来自 两个文科系和两个理科系。调查对象英语授课进度 经过相关检验内部系数达到了统计标准,内部一致 性较好。问卷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个人基本 一致,使用同一教材《新编大学英语》(浙江大学编)。 情况,包括性别、班级、系别;第二部分由41个阅读策 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60份,回收有效问卷158份。 略题目组成,分为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两大类别。 2.2测量手段 根据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在英语阅读活动中的具 本次测量采用问卷调查和英语阅读理解成绩为 体应用,每一类又包括以下若干分类(见表1) 表l问卷结构分析 变量名称 对于变量的描述 曩项 提前计划 提前预习,设置学习目标,具有阅读计划 1、3、6、7 一 兀 认 集中注意 阅读时集中注意力,忽略与之无关其他内容 2、5、9 知 策 自我监控 选择有利于阅读条件,监控阅读时问,监察阅读理解情况 8l10 12 15 38 略 自我调节 根据不同阅读目的灵活运用阅读策略,并清楚意识到策略的使用 11、21、36 自我评价 对于阅读结果做出正确检测和评价 37,40 判断推理 根据已知信息或语篇轨迹对深层含义做出判断、推理和gl申 13、14、29、30、39 词汇策略 借助于构词法或生词所在的句子猜测生词意思 23、27 解决问题 阅读中为寻找信息,使阅读过程顺利进行而采取的方法 4、16、18、20、25、32 认 语法分析 遇到长句、难句时求助于语法分析 26 策 知 上下文 将语篇视为连贯整体,采用自上而下处理模式 17、41 略 选择注意 有选择地关注关键信息和词句 19、22、24 补偿策略 利用常识或零散已知信患推测想像,弥补空缺信息 28、31、33 反复阅读 略读后选择重点难点反复阅读 35 广泛阅读 大量阅读课外英文报刊等 34 问卷采用Likert记分制,每一项后面有1—5五 数据分析分两步完成:(1)利用描述性统计列出每一 个选项,分别代表:1=从未使用此方法,2=很少使 项变量的平均值和标准差。(2)利用Pearson相关系 用此方法,3=偶尔使用此方法,4=通常使用此方 数列出各项变量与阅读理解成绩的相关性。 法,5=总是使用此方法。要求被调查者按照自己的 实际情况如实填写。为了确保问卷调查的真实性, 三、结果与讨论 事先告知被调查者此次调查与任何在校成绩无关。 1.阅读策略使用频率 阅读理解:为了确保阅读理解成绩的有效性,本 如下页表2所示,认知策略总体平均值最高。为 次阅读理解试题采用2005年6月大学英语四级试题 3.4673,接近经常使用程度。元认知策略总体平均值 中的阅读理解部分,共4篇文章,总分4o分。 仅为2.9511,处于有时和经常使用之间。认知策略 2.数据收集与统计 的9个分类中除了语法分析和广泛阅读两类策略, 填写问卷利用课堂时间,要求被试在规定时间 其余策略的平均值均大于3.5,属于高频率使用策 内填写完毕,然后将问卷统一收回。将所有问卷调 略,元认知策略5个分类中。平均值大于3.5的高频 查数据和阅读理解成绩输入电脑,利用社会科学统 率使用策略只有自我监控策略一项,其余4类策略 计软件(sPSS 12.0)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本次研 平均值处于最低之列,标准差较认知策略为大。 究涉及1个因变量和16个自变量,因变量为学生的 从表2分类策略的平均值、标准差可以看出,词 阅读成绩,自变量为2大类策略及14个分类策略。 汇策略类平均值最高3.7500,为最常使用的策略;其 138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次为补偿策略3.7298。平均值最低策略是自我评价 策略2.5267和自我凋节策略2.5333。由此可以反 映出,认知策略的使用远远大于元认知策略,被高频 2006年第6期 知策略总体使用情况远远小于认知策略,绝大多数 元认知策略属于很少使用范嗣。 大学英语阅读过程中最常使用的学习策略为词 率地使用于阅读活动之中用来处理阅读信息。从认 知策略总体标准差较小可以看出,认知策略在本校 大学英语阅读活动中不但被高频率地使用,而且被 学习者广泛接受。 表2各项变量描述性统计 汇策略和补偿策略;最不常用的策略为自我评价策 略和自我调节策略。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认知策略总体使用频繁。这 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一致。认知策略涉及学习者 对输入信息的处理,直接应用于学习者的学习过程 之中,是学习者对学习材料进行分析、推理、转换或 平均值 标准差 总体平均值 总体标准差 提前计划 2.7552 .9606 元 集中注意 3.3851 .69l9 认 知 自我监控 3.5551 .4289 2.95l1 .4864 镱 略 自我调节 2.5333 .7335 自我评价 2.5267 .8016 判断推理 3.6220 .5769 词汇策略 3.75【x】 .6369 解决问题 3.5603 .57l2 认 语法分析 3.2793 1.2945 知 镱 上下文 3.5690 .75l8 3.4673 .3243 略 选择注意 3 66o9 .553l 补偿策略 3.7298 .6532 反复间读 3.3103 .9771 广泛阅读 2.7241 .95l3 表3统¨ 结果为最不常用的单项策略共计7项。 可以看出,最不常用策略之中元认知策略占了5项 (7l%) 绝大多数。这5项策略中4项平均值小 于2.5或接近2.5,属于很少使用程度。认知策略只 占了2项,其中广泛阅读是认知策略中使用频率最 低的一项。 表3最不常用单项策略统计 策略 题项 内容 平均值 3 有自己一贯阅读计划,不仅仅是 2老师要求 .4310 8 寻找一切可能的机会阅读英语文 2元认知 童 .4690 6 有自己明确的英语学习目标 2.5O09 7 为此目标而制定明确学习计划 2.5017 认知 34 物 课外经常阅读英文报刊和其它读 2.724l 元认知 36 略读后选择重点进行反复研读 2.793l 认知 4 可以用扫描法快速掌握文章大意 2.8103 结合表2表3统计 结果,可以得出: 本校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大学英语阅读中元认 归纳,进而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采取的具体方法步 骤,认知策略具有操作功能、认知处理功能,对语言 学习产生直接影响。O’Malley认为认知策略在学习 中很重要,占有突出的位置,与个人学习任务直接相 关。尤其是水平不高的语言学习者更倾向于使用认 知策略,更看重实际的学习行为和学习过程(秦晓 晴,1996)。本次研究被试对象英语整体水平较差, 在进行英语阅读材料的处理时,更注重运用具体的 阅读策略处理文中的阅读信息。总体来说,该校非 英语专、业学生在大学英语阅读中善于利用、调动原 来的知识帮助理解,并能频繁使用词汇策略进行词 义猜测,关注文中关键词句。 ‘ 本次研究发现,本校学生使用最多的策略为词 汇策略和补偿策略,与本校大学英语教学要求和学 生英语水平有关。本校学生入学时是本科二批线, 在扩招形势下有的学院甚至招收本科三批。学生入 学英语水平相对较差,底子薄弱,英语词汇量十分有 限。鉴于此,绝大多数学生和教师认为给书面阅读 带来困难最大的问题是词汇量。 此,本校大学外 语教学的主导思想为积极扩大学生词汇量。平时阅 读教学和学习中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词汇学习技巧 上,包括依据构词法记忆档次,依靠生词所在句子理 解猜测意思等。形成了学生在阅读时习惯地注意词 汇学习,自觉运用词义猜测策略。 值得一提的是,本研究中元认知策略使用频率 低,4类分类策略平均值处于最低。文秋芳(2001)在 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动机、观念、策略的变化规律与特 点的研究中发现,南京大学1996年入学英语专业学 生在接受调查的三年中使用管理策略的频率一直处 于最高水平。由此得出,中国大学生最偏爱管理策 略(文秋芳提到的管理策略包括元认知策略和社会/ 情感策略)。本文调查结果与上述研究有所不同,主 要有以下原因: (1)调查对象不同。学生入学时是本科线第二 批和第三批。学生固有的学习习惯与学习自主性与 南京大学英语专业学生存在差距。 (2)学生中有一种倾向认为词汇量不足是造成 英语阅读闲难的主要冈素。在实际英语阅读中将词 】3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汇学习作为重点,从而忽略了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把 握和监控。 (3)绝大多数学生英语学习目的性很强,英语阅 读应试性明显。学生在考试前做大量阅读练习,但 只是为了解题而阅读,缺乏对阅读过程中元认知策 略有意识的培养。因此,即使考试分数及格了,但阅 读中也很少进行自我监控和自我管理。 2.策略使用和阅读成绩的相关性 为了探讨策略使用与阅读成绩的关系,笔者对 两者进行了相关分析。表4列出了元认知策略、认 知策略总体使用情况与阅读成绩的相关系数;表5 列出了与阅读成绩相关系数高的分类策略。 寰4总体使用与成绩相关性(N=158) 阅读成绩 元认知 r. .384 P. .004 认知 r. .318 P. .013 ・Correlatino is signiifcant at the 0.05 level(2-tailed). ・・Correlation is signiifcnat at the 0.01 level(2-tailed). 裹5各项策略与阅读成绩相关性(N 158) ・Correlationis signiifeamt atthe0.05level(2・tHⅡed). ・・C.omlation is-;gr曲cam砒 0.01 level(2・tHacd). 从总体使用情况来看,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与 阅读成绩均呈正相关。其中,元认知策略总体使用 与阅读成绩成显著相关r=.384(P=.OO4)。即元 认知策略运用的多少与英语成绩有关系,而且在很 大程度上反映成绩的差异。结合表5所显示统计数 据,在5项与阅读成绩相关系数高的分类策略中,元 认知策略占了3项。相关系数依次为:自我调节、提 前计划和自我评价(见表5)。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元 认知策略的使用与荚语阅读成绩显著相关。英语阅 读中是否台呐多积极地控制、把握阅读过程,有意识地 调节阅读策略,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英语阅读成 绩的差异。 本研究结果显示:元认知策略与阅读成绩呈正 相关,且相关显著。描述性统计结果却显示元认知 策略使用频率很低。这反映出本校大学英语阅读学 习中存在的问题,就是阅读理解中缺乏元认知策略 的有j蕾识培养和运用。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元认 知策略与英语水平呈正相关,使用元认知策略越多, 英语水平越高。 嘲读是人类独特的认知活动,一个学习者要有 效地完成 系列括动,就必须把阅读过程作为意识 l柏 2OO6年第6期 对象积极地加以监控,并且根据不同阅读题材调整 阅读方法。这些都是元认知活动。有效的阅读既是 认知活动过程又是元认知活动过程,O’Malley认为, 不具备元认知方法的学生实际上是学无方向的人, 不能检查自己的进步,不能确定未来的方向;而善学 语言的人会经常把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结合起来 使用,并且互为补充(秦晓晴, ̄996)。 从表4、表5认知策略与阅读成绩相关性看出, 认知策略与阅读成绩呈正相关,在.05水平上星显 著水平。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认知策略中的广泛阅 读一类平均分在认知策略9个分类中处于最低,为 学生最不常用策略之列,而表5数据反映出广泛阅 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阅读成绩的差异。该项结果反 映出该校英语阅读学习与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地方, 为了提高阅读成绩,应尽量扩大学生课外英语阅 读量。 4.结语 英语阅读是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和手段。本文 针对以上研究结果,就本校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提出 以下几点建议: (1)针对“元认知策略与英语阅读成绩显著相 关,描述统计却显示学生很少使用元认知策略”的研 究结果,笔者建议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将元认知训 练与语言教学任务结合起来,并贯穿教学过程始终, 增强学生元认知策略意识,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2)从“广泛阅读策略使用频率低与英语阅读成 绩在一定程度上相关”结果看出,非英语专业学生尤 其是地方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用于英语课外阅读时 间少,最多的阅读材料也是与其它英语教材和练习 有关的读物,并非真正出于兴趣或为了提高个人英 语阅读水平。因此,应该进一步深化大学英语教学 改革,使学生不再为了过级考试而学习英语,使英语 阅读成为学生内在的需要,从而产生强大的学习动 力。因此,作为教师要积极引导鼓励学生进行课外 阅读,指导其充分利用阅读策略。提高英语自主学习 能力,为日后工作与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Cohen,A. 岫/n 嘶and 口Smmd Lea- gl棚 [M].London:hHl 。1998. [2]Ellis,R. Study of&cnod Aequkiaaa[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3]Flavell,J H.Metacogniifon and Cognltivo r,ionitoring:A New Area of Cogniitve i ̄velopment,d+Inqll [J].greet/- canpsycho/oe/a,1979,(34):9O6—911. [4]o’mUey,J.M.&A.U.Chaa ̄.£棚 鼬岫/n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C ̄nbridge:Cambridge 究,1998,(1):47—52. University Press,1990. [14]吴一安,刘润清.中国英语本科学生素质调查报告[J]. [5]Oxford,R./41ng/zo,ge Learn/ng Strategies: Every Teacher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1):36—46. Should Know[M].New York:Newbury House Publishers. [15]吴霞。王蔷.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词汇学习策略[J].外 1990. 语教学与研究,1998,(1):53—57. [6]Rubin,J.What“the Good Language LeAtuller”Can Teach [16]文秋芳.英语学习成功者与不成功者在方法上的差异 us[J].TESOL Quarterly,1975,9(1):41—51. [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3):6l一66. [7]Stenr,H.H.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Good Language [17]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 Learner?[J].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1975, 版社,1996.3—1O. 31(3):304—317. [18]文秋芳.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变化的趋势及其特点 [8]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 [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6,(4):43—56. 究出版社,2002. [19]文秋芳,王海啸.学习者因素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 [9]蒋祖康。学习策略与听力的关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 的关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4):33—39. 1994,(1):5l一58. [20]文秋芳.英语学习者动机、观念、策略的变化规律与特 [1O]李炯英.中国学生二语学习策略的观念语运用——一 点[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2):105—110. 项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2002,(1):42—48. [11]秦晓晴.外语教学研究中的定量数据分析[M].武汉: 收稿日期:2006—03—28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李晓艳,女,内蒙古人,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 [12]秦晓晴.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研究生,主要从事英语教学法研究。 [A].文秋芳,王立非.英语学习策略理论研究[c]. 责任编校:冯革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55—166. [13]王文字.观念、策略与英语词汇记忆[J].外语教学与研 (上接第136页)实n.-f ̄lJ时地交流。这样我们可以在 观点[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34—36. 国内教室同步共享国外口译课的教学内容和训练方 [2]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教 法,及时获取国外的社会文化信息。同时,我们还可 育技术研究,1997:(1):28—29. 以通过互联网与国外口译训练学院举行口译活动与 [3]黄若好.建构主义与多媒体外语教学模式[J].外语电化 实践,熟悉外国人的思维方式、文化和表达方式等, 教学,2000:(6):32—35. 不断增强学生的跨文化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学 [4]王毅敏.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看英语情景教学[J].外 生自身的跨文化意识的提高必定会对口译质量提高 语教学,2003,(2):85—86. 大有帮助。 [5]Mc Garry,D.Learner Autonomy 4:The Role of Authentic 4.结语 Texts[M].Dublin:Authentik,1995.24一l6. [6]郑艳群,虚拟现实技术和语言教学环境[J].世界汉语教 多媒体网络英语教学是对传统外语教学的深 学,1999,(2):3—6. 刻变革,以建构主义理沦为指导,通过多媒体和网 [7]张肖莹,李天贤.建构主义理论与多媒体机助大学英语 络通信技术,可以建立一个理想的第二语言习得环 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2002,(2):23—25. 境。利用情境、意义(“图式”)建构学习者与教师、 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教学内容之间及学习者与网 收稿日期:2006—05一lO 络之问的协作交互性学习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交 作者简介:王小风,女,湖南永州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外 互性,突出主体地位,诱发学生积极参与,体现了 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翻译和中西文化对比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特征,使学生在实践过程 研究。 中,在整合各种语言技能的基础上提高了他们的语 肖旭华,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 言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其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授,主要从事英语语言学研究。 责任编校:李伟民 参考文献: [1]刘学惠.跨文化交际能力及其培养——一种建构主义的 14l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