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要突破这个难点,我认为应该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着手。
一、充分利用课文教材,续写课文、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现行的语文教材,遵循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编写的。每册教材都安排了不同的知识内容,如低年级从一句完整话到有条理地说几句话;中年级训练重点为片断;高年级则将章为重点,要求文章有中心,有重点,懂得开头结尾的基本方法等。教师在时,要抓住每个写作知识点,做到胸有成竹,训练扎实到位。让学生在阅读中潜移默化地从不自觉到自觉地获取写作的知识与技能。 传统作文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和质量,很多教师在确定了作文题目的同时,也规定了学生的写作内容,致使学生总是逃脱不了固定的写作模式,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为调动学生写作欲望,教师可以选取优美的课文,引导学生进行文章续写,利用开放性的写作形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帮助学生积累素材
学生习作必须有素材,它是写作的基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丰富的材料储备,就好像一片贫瘠的土地,永远开不出美丽的花朵。学生的作文,需要素材来构架。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应该帮助积累素材。要帮助学生积累习作素材,就必须想方设法,丰富学生的生活。现在的大多数小学生整日忙于应付作业,对周围的事物经常是熟视无睹,更不会观察生活,观察事物。没有对生活的仔细观察,就不能发现事物的细部特征,就不会有新的发现,就不可能把握事物描写的准确度,因而作文没有新意,就会出现千人一面的现象。不论是描景状物还是叙事写人都是用现成的空话套话,没有自己的语言,没有任何新意,枯燥乏味。
三、日记练笔、开拓学生写作平台
学习时间有限,练笔机会少是小学生下笔生疏,写作水平得不到有效提高的最大因素。为了有效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写日记的形式练笔,增加学生的写作机会。例如:在引导小学生写日记的初期,学生往往会不知道日记应该写什么,只是简单地进行记些流水账。因此,教师在每天布置作业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讲一讲今日自己做过的有意义的事情,引导学生懂得写日记的内容和方法。可以记叙经历的一件小事、可以描写一段对话、可以写写自己的内心感受等等。既激发学生的写日记的兴趣,又可以让学生知道自己要写什么,可以促使学生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通过这种方法,能有效开拓学生的写作平台,增加小学生练笔的机会,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续写课文、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四、指导学生写生活作文。 生活作文是学生练笔,提高写作水平行之有效的途径,也是教师了解学生生活和内心世界的好方法。生活作文其优势在于它不受时间空间、形式和内容的,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因此也喜欢写。教师首先要尊重愿望,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有的学生往往把不愿意口说的话通过生活作文与教师交流。教师可以通过写评语等形式与学生书面交谈,并给以写作上的肯定和鼓励,这本身也是一种写作的训练。写作能力是反应学生语文素养的具体表现,也是判断学生语文能力和文学水平的重要标准。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进行,作文在考试中所占的分值越来越大,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是在时间较少的作文课中教授学生怎么安排作文结构、怎么遣词造句、怎么点题、怎么开头结尾,
目的就是为了得到考场作文的分数。学生也是在套用老师的模式,机械的在写应试作文。尽管是得到了相对固定的分数,都是没有真正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致使学生学习时间有限,练笔机会较少,作文效果并不理想。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教师应改变传统的作文教学观念,在日常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总之,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只是在课时较少作文课上培养学生写作能力,致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有限,没有足够的练笔时间,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对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和语文学习能力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是现代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为了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促使学生掌握写作结构,优化学生语言表达,开拓学生写作平台,教师可以从进行文章续写、引导段句仿写、注重文章字词讲解、引导日记练笔等方面入笔,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