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乐学才会好学

乐学才会好学

来源:化拓教育网
乐学才会好学

作者: 周颖斐

来源:《成才之路》 2012年第25期

江苏无锡●周颖斐

摘要: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兴趣被激起、被提高,学生怎么不会乐学呢?学生乐学了,怎么不会好学呢?

学生好学了,相信教师和学生都有笑容了。

关键词:乐学;好学;自学;减负;合作学习

现在的家庭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家长都把自己的理想和愿望寄托在自己的子女身上,希望自己的子女能考取理想的大学,找到一份好工作。所以,从小就给孩子制订了学习计划,布置了繁难的任务,不管孩子的喜好、兴趣,强迫孩子学习。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如父母所愿,却反而使一大批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做出一些违反校纪校规的事。这一现象,使我想起陶行知的一次有趣的演讲。

有一次,陶行知先生在武汉大学演讲。他走向讲台,不慌不忙地从箱子里拿出一只大公鸡。台下的听众全部都愣住了,不知陶先生想要干什么。陶先生从容不迫地掏出一把米放在桌上,然后按住公鸡的头,强迫公鸡吃米。可是大公鸡只叫不吃。怎么才能让公鸡吃米呢?他掰开公鸡的嘴,把米硬往鸡的嘴里塞。大公鸡拼命挣扎,还是不肯吃。陶先生轻轻地松开手,把鸡放在桌子上,自己后退了几步,大公鸡自己就开始吃起米来。这时陶先生开始演讲:“我认为,教育就像喂鸡一样。先生强迫学生去学习,把知识硬灌给他,他是不情愿学的。即使学也是食而不化,过不了多久,他还是会把知识还给先生的。但是如果让他自由地学习,充分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那效果一定好得多!”

我觉得,就像陶行知说的,强迫学生去学习效果不一定好,特别是职业教育,到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大多本来对学习就不是很感兴趣,如果我们再使用强迫的方法强迫他们去学习,肯定效果不好。于是,怎么让职业学校的学生主动去学习,这也成为职业老师经常谈论的话题。

我认为,要让学生主动自主地去学习,首要就是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所谓:乐学才会好学。

一、转变观念,帮学生从心理上减负

大多数学生、家长包括一些老师,都以分数来衡量学生的成绩的好坏。导致很多学生把成绩看得很重,而一些考试成绩不好的学生也对自己失去信心,从而也开始不认真学习,然后就进入了恶性循环。怎样才能扭转这种情况呢?我觉得,要改变这种情况就要给学生从心理上减负。首先,教师要摆正观点,成绩只能作为衡量掌握情况的一点,而不是全部,每个学生的能力是不同的,不管学生学多学少,只要有所收获,就是好学生。其次,教师在自己摆正观点的基础上,还要去扭转学生和家长对学习的态度。能把所有学科都能学好的学生毕竟是少数,俗话说:“条条道路通罗马”,只要掌握适合自己的一门技能,也能成才。比如我现在教的机电专业的学生,他们对于理论知识学得都不是很理想,但是他们在学习动手技能时却很有兴趣。针对这个现象,我对学生的态度就是放低理论知识内容的要求,但在学技能的时候,却要求他们一定要有收获,必须学好。同时,我也是用这种态度对待学生,鼓励学生重视动手技能的学习。

二、尊重理解,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陶先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达到心灵的深处。就是说作为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这样才能同学生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我们在授课时,一般都会发现这种情况:很多学生都可能会因为喜欢上某一位教师,从而爱好这位教师所教的那门课程。同样也会因为厌烦上一位教师,而影响他对一门课程的学习。在课堂上,师生之间不仅仅是知识的交流,也是感情的交流。教师要设法让每一位学生喜欢自己所教的课程,一方面教师要多关心自己的学生,多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给学生自由发言的机会,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师德修养,精湛的教学艺术,良好的外表形象。教师还要钻研教材,拓宽知识面,研究教法,提高教学水平,通过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赢得学生的尊敬。

三、巧设时机,让学生体会成就感

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有想获得成功的愿望,一些学生可能由于教师的不关注,或者批评,渐渐对自己失去信心,从而对学习失去兴趣。而又有一些学生由于教师的关注和赞赏,从而对学习产生兴趣,取得较好的成绩。其实,教师的一个小小的鼓励,或者赞赏都可能影响学生以后的学习过程。在我所任教的班级里,有一个学生上课比较调皮,课后我找他谈话,首先就给他戴高帽子。说他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希望以后认真听课。他记住了我的话,认为我很重视他,于是接下来的课听得都很认真。在教学过程中,表扬和鼓励比嘲笑、讽刺、挖苦对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有效。教师要针对学生各自的特点,关注所有的学生,并及时给予肯定。要给不同的学生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去克服,并给予表扬。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学生体验了成功的快感,就很乐意去挑战更有难度的问题了。

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不会学习的学生,学习效果不好,肯定不能提高学习的兴趣。到中专学习的学生,难道有的智商低吗?不是的,其实,所有学生都聪明,那为什么他们都学不好呢?我认为,影响他们学习效果的一个很大原因,就是他们没有掌握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也就是说,他们“不会学习”。所以,我认为,教师在授课的同时,要教会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

如何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呢?我认为,一方面,教师要让学生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做笔记,按时完成作业,同时还要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另一方面,教师要让学生注重“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共同达成学习目标,同时,学得好的学生也能去辅导学得差的学生。最后,也是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养成自学的习惯,让他们会自学。学生要是学会自学,就算没有老师,他们也能自己学习,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陶先生曾经说过: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副精神去做事情。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作为一名负责任的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兴趣被激起、被提高,学生怎么不会乐学呢?学生乐学了,怎么不会好学呢?学生好学了,相信教师和学生都有笑容了!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江苏省惠山中等专业学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