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中旗二中八年级语文上学期周考测试题(5)

来源:化拓教育网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中旗二中八年级语文上学期周考测试题(5) 新人教版

给下列词语加音或写汉字:

孕育( ) 翩然归来( ) 簌簌落下( ) 销声 迹(nì)

度(wěi). 草连天(shuāi) 连翘( )D.风雪载途( ) 2、解释下列加点词

斯是陋室( ) 无案牍之劳形( ) 可爱者甚蕃( ) 出淤泥而不染( ) 濯清涟而不妖( )( ) 亭亭净植( ) 陶后鲜有闻( )节不可亵玩焉( ) 不蔓不枝( )( )

3.《陋室铭》中写景色之雅的句子是 ; 写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写情趣之雅的句子是 ; 4.《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 5.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其字母序号填在括号内。 (1)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 )得多。A.灵验 B.灵敏 C.灵活 D.灵便

(2)为了便于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 )是必要的。 A.观察 B.观测 C.预测 D.观望

(3)月亮的影子帮助现代人解开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之谜,( )了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A.决定 B.制定 C.确定 D.肯定

6、.对《大自然的语言》一文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

A.“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这句话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B.“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年到1750年10年平均同1921年到1930年10年平均的春初7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9天。”这段文字中“后者”是指:开花日期,“前者”是指:抽青日期。 C.题目“大自然的语言”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 D.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此句运用了打比方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7(二)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_________(A.纷纷;B.刷刷;C.簌簌)的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去播禾。”这#者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1.在语段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2.解释词语:销声匿迹 翩然

3.这两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

A、物候现象;B.气候变化;C.物候规律;D.四季景色变化。

1

4.这两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主要的说明方法是: 5.去掉“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这几个词语行不行,为什么? 7.将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所表示的意义写在句后的括号里。 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要学会明辨是非( )

10.文中“年年如是”的“是”为指示代词,请说明它指代的内容。(在文中用浪线画出。)11、请你写出三句能表现物候现象的农谚。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