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目录
摘要 .............................................................. 1 Abstract .......................................................... 2 绪论: ............................................................ 3 一、我国股市存在的基本问题 ........................................ 3
(一)我国股市最初发展定位不准确 ............................ 3
1.中国股市的开端 ..................................... 3 2.我国股市最初的发展定位 ............................. 3 3.我国股市的现状 ..................................... 4
(二)我国股市信息透明度不够 ................................ 5
1.近几年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透明情况糟糕 ............. 5 2.没有完善股市财务信息审计的监督制度 ................ 5
(三)法律监管基础薄弱 ...................................... 5 (四)部分上市公司信誉低 .................................... 6 (五)市场自身功能得不到发挥 ............................ 6
1.股票市场的功能 ................................. 6 2.我国股票市场的自身功能 ......................... 7
二、我国股市制度缺陷的成因 ........................................ 7
(一)没有从国情出发,盲目大跃进式发展 ...................... 7 (二)股票市场内部结构不合理 ................................ 7 (三)我国股市行政化色彩过浓 ................................ 8 (四)股权分置的存在 ........................................ 9
三、解决我国股市问题的基本方法 .................................... 9
(一)健全股市监管法律法规 .................................. 9
1.我国股市法律监管缺失问题严重 ....................... 9 2.如何合理且有针对性的立法 .......................... 10
(二)新形势下股市发展模式转型 ............................. 11 (三)降低对股市的干预,使股市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 11 (四)调整上市公司股权结构 ................................. 12
1.我国股市股权结构现状 .............................. 12 2.如何调整和优化我国股市的股权结构 .................. 12
(五)建立和完善我国证券市场体系 ........................... 12
1.构建多层次的证券市场体系 .......................... 12
2.解决阻碍证券市场扩大发展的实际问题 ....................... 12 (六)建立地方性证券市场 ................................... 13
1.我国建立地方性证券市场的前提 ...................... 13 2.建立地方性证券市场的意义 .......................... 13
四、对我国股市发展远景的规划 ..................................... 13
(一)确定股期发展目标 ................................. 13
1.确定我国股期发展目标的意义 .................... 13 2.制定出合理的股期发展规划 ...................... 14
(二)降低机构投资者投资的 ............................. 14 (三)允许商业银行参与股市投资 ............................. 15
1.商业银行参与股市直接投资的可行性 .................. 15 2.商业银行参与股市直接投资的意义 .................... 15
(四)放慢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速度 ....................... 16
1.资本市场开放速度过快所产生的风险 .................. 16 2.如何选择合理的资本市场开放道路 .................... 16
结论: ........................................................... 17 参考文献: ....................................................... 18 致谢: ............................................................ 19
0
0
Abstract
Problems in China's stock market is the fundamental institutional defects, the legal system is not perfect; the initial development
0
and positioning is not accurate, the lack of basic conditions of market economy. The key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tock market lies in the system reform, China's stock market is not a long time, although the rapid development, but because in the growth stage, compared with foreign developed stock market, there is a big gap. Whether from the issuance and trading of process quality, stock listing Corporation or market regulation and related laws and regulations,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the basic national conditions in China, China's stock market has not solve the problem between government and market. Often himself some implementation of government policy, in providing basic condition of the market economy, the government has the huge advantage of scale. But this advantage is just theory. In fact, the government and its construction to provide the basis of these conditions, rather than basic conditions often destructive to destroy the market economy.
1
Keyword:
Development orientation、Administration、
Transparency of information、Equity division
绪论
我国股市发展经历了20多年时间,已经初具规模,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由于我国股市发展时间与发达国家相比较短,股市经营和管理经验不足,我国股市还存在诸多结构性及制度性的缺陷。我国股市问题的存在阻碍了我国股市进一步发展,股市投机现象严重,管理混乱,监管不到位,股权结构不合理,行政化色彩过浓,股权分置存在等一系列问题的存在构成了阻碍我国股期健康发展的直接原因。下文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以及给出一些建议和对策,有不足的地方请见谅。
一、我国股市存在的基本问题
(一)我国股市最初发展定位不准确 1.中国股市的开端
我国股市发展起步晚,但是发展速度快,股市从开始至今有接近30年的时间了,股市真正形成的标志是1984年7月北京天桥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人民银
2
行批准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那时正是改革开放的初期,也是中国经济腾飞的开始,每天都有新的事物产生,股票,对于当时的绝大部分的人来说都是一个新鲜而陌生的东西,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股市也如雨后春笋般的飞速发展。十二届三中全会上通过了《关于经济改革的决定》,更是标志着股份制从此开始进入了经济改革的试点阶段。1990年的12月1日和19日,是中国股民和经济界各层人士忘不了的日子,因为在这两天里,深圳证券交易所开始试营业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由此,奠定了我国股市发展的伟大基石。
2.我国股市最初的发展定位
股票市场只是资本市场的一部分,其基本功能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优化上市公司的治理以及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进行风险预警与控制。但是我国股市从开始建立至今,一直都是畸形发展的,最初的发展定位就模糊了,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着我国高速的经济增长,我国的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也是风云变幻,而且二者之间的联系特别大,相互之间的关联甚广。房地产市场有点什么风吹草动,股市也会立即有相应的反应。最近几年,我国股市始终是一蹶不振,特别是自2008年底世界金融危机发生以来,我国股市就没有真正“牛”过。与股市相比,房地产市场比较争气一点,进入新千年以后至今,楼市的发展就好比芝麻开花似的,一直都是牛气冲天,十几年了,楼市带动了几十个行业的飞速发展,甚至说它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核心动力也不过分,显然,它与我国股市的关系也就不一般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二者之间已经谁也离不开谁了。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经济是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与资本主义国家有所不同,由此,股市的发展定位也应该与资本主义国家有所不同,资本主义国家的股市都有几百年历史了,但是我国股市才有30年不到的历史,虽然和资本主义国家一样,产生和发展股市都是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我们只用了几十年就走了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的路程,发展速度上已经算是超速行驶了,所以在发展定位上就不能出问题了,股市的发展应该准确定位,股市发展应该合理、有效的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不是使经济发展滞后,更不不能使我们的日常生活雪上加霜。 3.我国股市的现状
3
近几年以来,国家对股市的和整治是用尽了办法,然而股市的表现确越来越差,毫不见起色,股价一直是越调越跌。正常来说,事物的使用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应该随着价值波动,供求关系影响价格变化,股票本质上是一种商品,所以股票的价值、价格、供求关系的变化应该受到价值规律影响,但是最近几年以来,我国的股票确是供过于求,从而价格一直下跌。应该做到使股票价格回归股票价值。在股市的二十多年发展历程中,我国的上市公司已经达到2500多家,这一点值得庆贺,可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得包括我国股市在的世界股市受到了重创,至今还没完全恢复。股票市场有着巨大的融资功能,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受到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的冲击,并且国内需求不旺盛,从而促使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下滑,股票市场长时间处于低迷期,因为我国股市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根本承受不了如此猛烈的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的重压。可是股票供给一直没减少,股票需求却减少了,股市的不景气恶化了投资环境,投资者心灰意冷,国家也没什么有力的刺激,导致了股市一直下跌,股票本是让投资者炒的,所以应该从制度改革切入,营造理性的投资场所,使我国股票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二)我国股市信息透明度不够
1.近几年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透明情况糟糕
上市公司是股票市场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就好比鱼肉和鱼丸的关系,没有新鲜的鱼肉就不可能有美味可口地鱼丸,把上市公司看作鱼肉的话,股票市场就是鱼丸。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上市公司的数量逐年增加,上市大量涌入股市发行自己的股票,对股市产生着很大影响。对此,随时关注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对于投资者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可是由于我国股市的法律监管程度还很低,很多上市公司钻了的空子,要么就是财务信息不完全对外公开,要么就是公开虚假、伪造的财务信息,要么就是信息公开不及时。少部分人故意使财务会计信息公布滞后,从而影响了投资者对信息的需求,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造成不良影响,甚至造成投资损失。 2.没有完善股市财务信息审计的监督制度
4
每个上市公司都有自己的股东大会、监事会以及董事会,但是每个上市公司的所有者或公司法人只是少数人或许一个人,这些少数股东占据公司大部分股份,他们操纵着公司的一切,对公司产权形成超强控制,和有些家族企业一样,少数人才是公司的产权代表,名义上说每个股民都可以行使自己的股权,但是由于公司的实际情况所致,大部分股民根本没有真正接触过公司的事务,所以信息公开不透明也就不足为奇了。同时,股市监管部门也没有行之有效的监管法规。从而在上市公司行业内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监督制度。要保证我国股市健康稳定发展,就必须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必须真实、有效、及时地向社会公布财务信息。 (三)法律监管基础薄弱
短短的20多年时间里,我国资本市场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股票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货币市场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但是资本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比较薄弱,其中包含法律制度,执法体系建设,证券交易机制,股票发行机制等。而且资本市场内部层次构架也需进一步完善和深化,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时间短,和欧美国家有相当大的差距,不论哪一方面有差距都是可以理解的,这是由我国国情所决定的,但是即使是早期的发展阶段,我们也应该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决不可忽视了法律监管制度的建设。在看到我国股市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清我国股市本身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证券市场正处于一个转轨时期,我们必须用发展和辩证的眼光看待证券市场的发展,不能松懈的对待我国资本市场的法律监管制度建设,为建设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努力奋斗。
在股市交易监管过程中,特别要打击内部交易,要保护好广大投资者的合法利益,出现内部交易是资本市场发展必然发生的问题,必须对其进行更加有针对性的监管,采取合适有效的对策,在发展过程中加强监管。同时在监管中寻求更好的发展,监管和发展相辅相成。 (四)部分上市公司信誉低
人民群众是国家的基石,同样上市公司也是股票市场的基石。要想保证股票市场的稳定发展,那么就必须稳固好上市公司这一基石。我国大量上市公司整体质量低,对我国股市的健康发展形成了威胁,流通股中国有股占据了绝对
5
的控股地位,大量上市公司内部决策机制、经营机制及收入分配机制都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上市公司的发展,也使股票市场的优化资源配置功能得不到全面发挥。
根据《民主与法治时报》报道,发现68%的企业财务报表存在严重不实,其中违纪金额超过1000亿元。财政部对部分企业检查时发现,1999年抽查100家,资产不实的有81家,利润存在问题的有家;2000年抽查159家,资产不实的有147家,利润不实的有157家;2001年抽查192家,查出企业资产不实115亿元,利润不实24.2亿元。从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出,我国上市公司的质量存在严重的问题。
(五)市场自身功能得不到发挥 1.股票市场的功能
最近几年以来,行政当局对股票市场的基本功能和发展定位模糊,没有高度重视股票市场在经济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把股票市场看作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相对的领域,认为股票市场是宏观经济的一个外生变量,部门在制定经济宏观时没有完全考虑股票市场的发展情况,反而使股市阻碍了宏观。部门应该逐渐放宽经济自由化,努力加强和完善股票市场自身的功能。
股票市场与货币之间的关系对股票市场的宏观功能有很大的影响,美国当代经济学家,货币主义学派代表人物米尔顿.弗里德曼将股票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分为替代效应和财富效应两种。弗里德曼认为,若影响股票市场价格和货币供求的其他因素恒定,那么股票价格的波动会从四个方面对货币需求产生影响,即财富效应、交易效应、资产组合效应、替代效应。
2.我国股票市场的自身功能
6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股票市场在最近几年规模不断扩大,股票市场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市场化程度逐渐提高,促进了股市自身功能的发挥。由于我国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一体化程度低,广大投资者的价值投资理念欠缺,股票市场信用体系不健全,导致我国股市没有有效的自身功能。要加强我国股市的自身功能,就应该调整货币供应量、利率水平、以及壮大资本市场。我国资本市场正处于转轨时期,流动资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依然很低,在众多的大中小企业中,上市公司也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因此,我们还需更加努力,致力于优化和完善我国股票市场对经济发展的宏观调监控功能。
二、我国股市制度缺陷的成因
(一)没有从国情出发,盲目大跃进式发展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是新兴市场国家,一切经济发展都要从国情出发,不可盲目大跃进式发展经济。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是我们的原则,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现在的经济已经不再是原来的了,股票市场发展没有和符合市场需求,发展速度过快,资本市场中货币供应量过多,股价下跌幅度大,看似繁荣的经济实际上内部已有很多问题。
我国股市虽然发展起步晚,但是发展速度快,过快的发展使股市内部产生了诸多问题。比如股票市盈率过高,大部分人投资理念模糊等。在股市过快上
7
涨过程中,很多投资者都能从股市中获利,他们从股市中得到的远比其他行业多,这样股市产生的财富效应会使社会上的分散资金大量涌入股市,最终导致股市泡沫化膨胀,过度膨胀将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经济灾难。
我国股市乃至整个证券市场的发展都必须结合我国的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经济健康发展应该造福于人民,而不是吸干人民的劳动剩余价值。 (二)股票市场内部结构不合理
欧美国家有着发达的证券市场,它们证券市场结构的演变也经历几百年的历史,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欧美证券市场结构日趋合理和完善。与欧美国家证券市场相比,我们可以清醒地看清我国目前证券市场结构的缺陷,从而相应的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措施改善和优化我国的证券市场结构。就股票市场而言,第一,我国股票市场层次结构上就存在问题。目前,我国大型的主板交易市场只有沪深两个,远远满足不了我国股市的需求,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创业板市场。第二,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平衡。我国的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混乱,主要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形成了股票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利等问题。第三,我国股市投资者结构不平衡,个人投资者占绝大多数,而机构投资者占很少一部分,个人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盲目跟风,没有把握准确的经济发展动向,往往没有取得多少投资收益,反而对于少数机构投资者而言,他们占据信息优势,操纵市场进行内幕交易获取暴利,对市场稳定产生很大的风险。第四,我国股票交易品种过少。目前为止,我国股票市场上仅有A股(中国境内公司发行的人民币普通股票)、B股(中国境内证券交易所发行的人民币特种股)、H股(以港币计价在发行并上市的境内企业的股票。)、N股(第一天境内上市的股票)等几个少数品种。
(三)我国股市行政化色彩过浓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韩志国认为:“中国股市实际上是一个行政化的市场”。的确如此,近几年股市资源配置都是失败的,在我国不会出现象巴菲特一样的人物。由于我国股市存在严重的行政化,投资者在股市中不可能长期获益。很多人认为,在我国股市只能做投机,不能老老实实地搞投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股市中不会有价值投资出现,投机是大多数人的必然选择。我国现任郭树清曾说过:“公司治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他认为,促进、完善
8
公司治理关键是去掉行政化,进一步优化股权结构和探索长期的激励机制和员工持股计划。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的公司治理已经取得了历史性的骄人成绩,良好的公司治理是提升公司效率、防范市场风险最主要、关键的防线。我国的上市公司,包括最优秀的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方面都还有太多改进的余地,应该长期努力致力于公司治理。对于我国股市的整治,应该加强市场化,减弱行政化,要以市场化的货币来代替行政化色彩过浓的国币对股市进行刺激。我国股市就像情窦初开的少女一样,年轻、不够成熟,自身还存在很多缺陷。对股市的治理要减弱行政化,走由中国特色的市场化。我国股市应该期待有像房地产市场一样的热情,重振我国股市雄风,稳中求进,使我国的经济发展更上新的阶梯。
(四)股权分置的存在
股权分置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股权分置改革的要求,适应资本市场发展新形势,以及为了有效利用股市工具促进公司发展。从上市公司自身来看,实行股权分置改革有助于引进市场化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使上市公司形成良好的自我约束机制,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完成股权分置改革,使大多数投资者有了准确的投资预期。股权分置改革使得非流通股的流通问题可转化为一个纯市场问题,再考虑到非流通股东对流通股东支付的流通权对价,非流通股的流通也不可能对市场造成更大的冲击。从长远来看,方案有助于为最终解决股权分置培育市场条件。
股权分置改革促使资本市场的功能得到进一步得到发挥和体现,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一个完整及健康的市场经济体系绝对离不开一个健康的资本市场。股票市场最重要的功能是优化资源配置。我国的股票市场应当发展成为功能完善、制度健全、符合国际惯例并与国际资本市场接轨、有利于境内外各类投资主体广泛参与的机制灵活的证券市场。要达到这水平,那么必须使股市做到透明高效、结构合理、机制健全、功能完善、运行安全、股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由于我国股票市场创立于一个特殊的时期,建立初期制度设计上存在局限,股票市场还存在很多深层次问题和结构性问题,股权分置问题是目前制约我国证券市场市场化发展的最根本最突出的制度缺陷。股权分置的存
9
在,导致股票市场创造资本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功能缺失,股权分置是阻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只有全面有效地解决股权分置问题,我国股票市场才能充分地发挥其创造资本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我国的国民经济才能真正走上稳定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解决我国股市问题的基本方法
(一)健全股市监管法律法规 1.我国股市法律监管缺失问题严重
我国股市问题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股票价格波动频率高,而且波动幅度没有规律。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对股市的监管、不合理,为了更好地发挥职能,实现对股市更有效合理的监管和,就应该建立健全股市监管法律法规。我国股市每次出现问题的时候,部门就会出台一些刺激来挽救股市的暴跌,例如货币、税收优惠等。但是靠不是长远之计,我国股市存在诸多问题的直接原因是法律法规不完善,要改变我国股市现状就必须在股市监管方面设立相关专业性及完备的法律法规。
很多人都清楚什么才是造成我国股市近几年来持续下跌的原因,我国股期处于涨得少跌得多的情况。不像美国纽约一样,美国纽约股市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然而我国股市的发展和我国的宏观经济发展是脱轨的。我国的实体经济是世界上发展得最好的国家,十年以来,几乎每年都以接近8%的速度快速增长。国民生产总值每年都有很大的增长,为什么我国股市却老是下跌呢,因为我国股市现状导致我国股市没有长期的投资价值。我国股市红利少,我国股市的市净率过高,有时候投资者获得的股价收益还不如银行的利息。而且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大部分是没有改造好的国有企业,企业经济效益低,企业红利少,没有长期投资价值,导致股价长期下跌幅度大于上涨幅度。我国单股每股股价过高,在上市公司中流通股比例少,而且我国股市不允许做空机制存在。
2.如何合理且有针对性的立法
关于证券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我国相关部门虽然做了很多努力,但是很多规则已经过时,落后了,没有及时完整的进行补充。我国股市在发展过
10
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应该勇于正视其中的问题,积极努力寻求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着手努力完善股市监管制度:
第一,要明确监管理念。切实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区分好国家利益和投资者利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虽然国家也是投资者的一份子,在强调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同时也要注重保护个人投资者的合法利益,毕竟国家是由公民组成的,没有个体的存在,哪来的国家。国家利益不能随便的等同于公共利益,也不能替代投资者的利益,要有投资者的存在,股市才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所以股市中投资者的利益应该受到特别保护。
第二,必须科学的定位监管职能,进行有效监管。股市在对社会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时会出现失灵的情况而达不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第三,完善我国股市监管制度,最终走向全面制度化监管。那么打击市场违规行为、严禁披露股市虚假信息、严防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以及防范机构投资者操纵市场价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新形势下股市发展模式转型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面临转型挑战的新时期,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以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作为优势参与国际分工。但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这一优势很快就要失去了,为了经济的长远发展,必须促进经济转型,加大创新力度,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对于国家而言,应该进行经济改革,选择更有前景的道路。目前在华外企外迁,说明我国经济转型就更为迫切了,经济转型不仅体现在要从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而且还要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当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在全国经济面临转型的大背景下,我国股市的发展模式也要跟着转型。我国股市目前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同时面临发展模式危机,发展道路危机。为了更好地调整股市的发展模式,应该给股市一个调整恢复期。在不损害广大投资者合法利益的前提下对股市发展进行转型,制定更好地红利分配以刺激股市的发展。
我国股市转型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首先,在一段时间内,应当坚决对股市实行恢复性发展,合理的放缩股市的融资及再融资规模。改革股票发行制度,使股市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放慢股市扩容速度,降低新股上市的发
11
行价格,对于大盘股和超大盘股应当发行量,缓解股市压力。其次,快速着手制订更好地现金红利分配,努力使股票红利超过债券红利水平和银行利息。再次,应该针对股市建立诚信的股市文化体系,努力回报股市投资者。扭转漠视投资者利益的不正之风,迅速建立以服务投资者、回报投资者为主的股市文化。最后,应该全面清理、整顿目前我国股市监管体系中的各类法规、制度、议事规则、决策规则,纠正股市投资过程中漠视投资者利益的不良之风。并且还要建立一套长期的股市投资量化评价体系。提高我国股市监管队伍的整体素质,培养各类专业型人才创新管理能力、决断能力和行动能力。 (三)降低对股市的干预,使股市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股票市场的产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股票市场的出现大大推动了现代经济的发展,股票市场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融资功能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主要表现在一级市场上,股票市场还有宏观经济调节功能,公司价值评估功能,投资功能,社会进化功能等,这些主要表现在二级市场上。要使股市的这些功能都能得到充分发挥,就必须降低对股市的干预程度,提高股市经济自由化程度。股票市场属于“自我触媒系统”,它具有自我组织、自我调节、完善和自我扩张功能。所以在正常情况下,股市能自我调节和修复,不需要外界力量来股市,外界的过度作用和干扰都不利于股市的健康发展。 (四)调整上市公司股权结构 1.我国股市股权结构现状
我国股市目前的股权结构现状是股权过度集中,国有股占绝对控股地位。所有者结构失衡,股市内部控制和部分大股东“圈钱”现象严重。股权结构复杂多样,流通股于非流通股并存,其中流通股比例较低,非流通股比例过大。上市公司中,职工持股比例过低,而且逐年下降,上市公司内部没有建立良好的职工持股激励机制。由于各种原因,我国机构投资者比例低,数量发展缓慢。我国股市股权的不合理,了我国资本市场的良性发展,影响了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
2.如何调整和优化我国股市的股权结构
首先,要转变观念,树立反垄断的意识。保持股市的开放性、竞争性。调整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其次,从多角度努力,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大力发展
12
机构投资者,鼓励股东之间进行股权置换。吸引更多外资参与股权改革,建立国有股、法人股转让市场。对国有股进行适量的转换,将适量的国有股转换成优先股。最后,循序渐进实施股票全流通制度,彻底解决股市股权分割难题。 (五)建立和完善我国证券市场体系 1.构建多层次的证券市场体系
构建多层次的证券市场体系,培育国际一流的证券市场一直是我国证券发展的长期目标。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缺乏明确的市场分工机制,证券市场资源使用效率低,资源浪费情况明显。为了应对世界经济发展全球化、一体化,我国的证券交易必须实现机构重组与分工。努力建立的创业板市场,推动新的经济发展浪潮。规范和发展场外市场交易,完善多层次的场外市场体系。 2.解决阻碍证券市场扩大发展的实际问题
首先,要构建统一便利的经济信息披露平台,做到信息披露达到国际标准。提高信息质量,规范信息审查,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信息披露的法律责任。其次,建立对应的多层次证券市场监管体系。我国及其下属分支机构应该将工作重心放在证券市场的建设、战略规划和法律监管上。向投资者提示各类投资风险,加强上市公司管理,增强券商上市指导、承销和保荐的责任。最后,加大违法处罚力度,细化市场监管和执法项目,提高监管水平,加大宣传力度,向投资者宣传投资保护意识和监督意识。完善交易设施和条件,提供税收优惠等。
(六)建立地方性证券市场 1.我国建立地方性证券市场的前提
我国的证券市场虽然发展起步晚,但是到目前为止,已经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国际性证券市场。但是证券市场结构单一,只有全国性的证券市场,没有建立地方性证券市场。单一的全国性证券市场已经不符合我国的国情,满足不了我国众多企业对证券市场的需求。因为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现在企业众多,现在为止,我国大型企业总数已经超过了一万家,几乎每年都有一些新兴企业和外资企业陆续建立。而且在我国,地方性企业占据了绝大多数,所以,我国有条件建立地方性证券市场。 2.建立地方性证券市场的意义
13
为了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经济全面发展,有效发挥证券市场、资本市场的作用,推动乡镇经济的发展。就应该快速建立地方性证券市场和资本市场。借鉴已有大型证券市场的经验,推进地方企业上市进度,有力促进国企改革和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地方性证券市场具有以下实际意义:第一,有利于实现地方企业产权重组和转让,实行资本经营。第二,地方性证券市场的产生可以为乡镇企业开辟直接融资渠道。第三,有利于地方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第四,有利于推动市场经济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四、对我国股市发展远景的规划
(一)确定股期发展目标 1.确定我国股期发展目标的意义
我国快速的经济增长可以成为推动我国股市增长的推动力,但是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可能会出现泡沫,而且股市内部结构不合理也会阻碍股期健康发展。
要想长期保持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就必须保持我国股市的长期健康发展。和投资者应该共同努力把我国股市建造成为一个具有长期投资价值、法律监管严格、同股同权、开放式、多层次、以现货交易为主其他交易为辅的国际化一流水平的股票市场。
2.制定出合理的股期发展规划
首先,应该明确把握股市在经济中地位与作用,使股市具有长期投资价值,股市不能长期过度投机,应该做到长期投资,减少金融风险,维护经济秩序。其次,吸引机构投资者。发展投资基金,对机构投资者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再次,改善和优化交易条件。提高交易速度,使交易变得更灵活,加快股市信息传递速度。最后,加强股市监管,严格按照市场机制运行股市,发挥竞争机制作用,贯彻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 (二)降低机构投资者投资的
在我国对于机构投资者并没有确切的定义划分,一般情况下,拥有市场竞争势力的投资者都可以看作机构投资者,其他则为非机构投资者。与中小投资者相比,机构投资者有很多优势,一般来说,机构投资者不仅拥有充足的财力,可以对证券价格产生影响,机构投资者还掌握着市场中交易者的信息分布,有
14
明确的投资理念,强烈的市场认同感,参与股市分析等。为了扩大股市整体的交易量,就必须降低对机构投资者的投资,增加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实现投资利益最大化。另外还应该允许机构投资者参与证券市场治理,目前,我国证券投资几经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单只基金持有一家上市公司股票市值总额不得基金资产净值的10%,这样严格的打击了机构投资者参与投资的积极性。
逐渐适度的开放社保基金、保险基金投资于证券市场的,明确规定机构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的权利与义务,建立专门对应机构投资者的激励机制。逐步放宽社保基金、保险基金、企业年金的投资,吸引境外投资者,培育对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带来长期投资收益感兴趣的机构投资力量。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完善资本市场整治环境,强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及财务会计制度。确保股东享有对公司信息的知情权,加大对市场操纵、恶意炒作密谋的监管与惩处力度。
(三)允许商业银行参与股市投资 1.商业银行参与股市直接投资的可行性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经济一直处于低迷状态,我国经济发展也受到了巨大冲击。近几年来,股市低迷,成交额逐年萎缩,沪深股票指数长期低位运行,大量股票价格持续下跌。股票市场是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股市能通过自身的融资效应、财富效应等功能来对实体经济发挥积极作用,在我国,大型商业银行都是国有控股银行,大都是分业经营,国家不允许商业银行资金直接参与股市投资。1995年,我国《银行法》第43条规定:“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和股票业务”。1997年6月,人民银行也下发了《关于禁止银行资金违规流入股票市场的通知》。当时颁布这些法规是为了降低银行系统风险,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但发展,国内经济形势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禁止银行资金参与股市投资已经不利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利于银行业转型,我国商业银行应该逐渐向混业经营转型。
再者,商业银行经营项目众多,投资品种也很多,股票交易只占其中的很
15
少一部分,股票交易的风险远远低于其他金融衍生品的风险。适量的参与股市投资,并不会增加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积累,我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应该向世界第一的水平而努力,为此就更应该改革我国现在的银行制度,允许商业银行参与股市投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允许商业银行自有资金参与股市投资。此举可以加快商业银行的金融市场业务发展速度和理财业务速度,从而推动商业银行健康安全转型。 2.商业银行参与股市直接投资的意义
商业银行参与股市直接投资是我国商业银行向前发展的迫切需要,顺应经济改革的大潮,我国银行也开始经营模式转型,银行和股市间的关系应该更加紧密。一直以来,我国银行对股市的影响较小,因为银行没有参与股市投资,央行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对股市产生的影响较小甚至几乎没影响,然而财政可以对股市产生很大影响。所以商业银行应该参与股市投资,刺激长期低迷的股市。向股市中注入适量的流动资金,从而达到对经济宏观调的目的。商业银行参与股市投资可以促进我国证券市场进一步发展壮大,银行的资金也可以满足我国上市公司对资金的巨大需求。我国商业银行要想成功转型,就必须实行混业经营制度,增加中间业务经营种类,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四)放慢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速度 1.资本市场开放速度过快所产生的风险
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国内外对我国资本市场开放的程度需求越来越大,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全球化、一体化程度的加深,资本市场开放是我们必然面临的问题。资本市场开放是为了更好地吸引外资以及提高外资利用水平,从而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但是资本市场的开放既会带来巨大收益也会带来很多风险。因此,如何有效的控制资本市场开放速度和提高资本利用效率就显得至关重要。开放速度过快,外来资本就会大量流入本国市场,快速增加的资本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和配置,同时,资本增加必然导致银行体系资本流动性增加。二者共同作用刺激了资本市场上金融资产的价格上涨。导致经济泡沫化,最终是整个经济崩溃。此外,资本市场开放过快会给国内资本外逃大开方便之门。最近几年来,我国的国际贸易均是顺差,但是我国外汇储备量增速迟
16
缓,说明存在大量资本外逃的情况。资本大量外流,会导致国内资源流失和资金供应短缺,阻碍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还会加重我国债务负担,以及引发经济危机。
2.如何选择合理的资本市场开放道路
资本市场开放应当循序渐进,不可过快也不可过慢,我国虽然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毕竟还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身经济体系还不健全,市场经济内部还存在各类暂时无法解决的矛盾。而且我国目前的金融相对落后,抵御风险能力弱。应该首先加强和完善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建设,结合我国的国情,在保持宏观经济强有力,国内经济发展稳定的前提下逐渐开放资本市场。
结论
股票市场是股份公司融资和再融资、国民收入再分配、国家获得宏观数据等场所。我国股票市场成立以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各种交易工具、规章制度越来越完善,上市公司、股民队伍越来越壮大。我们应珍惜现在的成果,支持股票市场更加健康发展,把我国股票市场建设成世界一流的股票市场,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发挥股票市场最大的作用。本文根据我国股市的发展现状,指出一些确实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本身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希望对促进我国股市的健康发展有帮助作用。
17
参考文献:
(1)李仲彩:《提高会计透明度之我见》,《管理科学》,2007年第1期 。 (2)易行健:《中国股票市场对货币需求总量与结构影响的协整检验》,《经济科学》,2004年第6期。
(3)田银华,刘凤根,张敏:《论中国证券市场结构选择》,学》, 2004年第1期。
(4)韩志国:《中国资本市场制度缺陷》,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10月13日,第133页。
(5)许家旺:《论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管及其完善》,《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9期。
(6)于波涛:《中国证券报032版》,《中国证券报》2004年8月31日。
18
《湖南社会科
(7) 张妍,宋加升:《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及其优化研究》,《科技与管理》,2004年第1期。
(8)胡函均, 王志伟:《美国店头证券市场体系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投资研究》, 2001年第1期。
(9)张道宏,刘力昌:《对我国证券场外交易市场的认识与辨析》,《兰州大学学报》, 2000年第1期。
(10)李学:《投资者收益、风险和行为研究》,深圳证券交易所综合研究所, 2001年。
(11)赵锡军,陈启青:《中国资本市场开放进程中的风险分析》,《中国机电工业》,2002年第9期。
(12)赵锡军,陈启青:《中国资本市场开放进程中的风险分析》,《中国机电工业》,2002年第10期。
致谢
1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