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的危害
日常生活中,经常饮用的酒有啤酒、葡萄酒及白酒。各种酒的来源,酿造工艺及乙醇含量即酒精度数各不相同。酒精度数通常是指酒中所含乙醇量的百分比(按容量计)如北京啤酒含乙醇5.4%,葡萄酒含乙醇约11-16%,通常称11-16度,白酒含乙醇38-60%,其中含乙醇38%的又称为低度白酒。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第七条是“如饮酒应限量”,并有一段文字说明过量饮酒的害处。少量饮低度酒并不一定有害,但过量饮酒甚至酗酒肯定是有百害而无一益。那么究竟可以饮什么酒?又如何饮酒的量呢?
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大量数据提示,如果每天饮酒量不超过24克乙醇,即相当于540毫升啤酒,200毫升果酒,60毫升40度的白酒则危险性降低。
长期饮酒可以导致体内多种营养素缺乏。酒是纯热能食物之一。在体内可分解产生能量。但不含任何营养素,过量饮酒第一减少了其它含有多种重要营养素(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食物的摄入.其次,可使食欲下降,摄入食物减少,以及长期过量饮酒损伤肠黏膜,影响肠对营养素的吸收,以上都可导致多种营养素缺乏。
酒中乙醇对肌体的组织器官有直接毒害作用,对乙醇最敏感的器官是肝脏。连续过量饮酒能损伤肝细胞,干扰肝脏的正常代谢,进而可致酒精性肝炎及肝硬化。 过量饮酒影响脂肪代谢。乙醇减慢脂肪酸氧化,可能有利于膳食脂质的储存,肝脏脂肪合成增多,使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增高,发生甘油三酯血症的可能性增大。
此外人群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长期过量饮酒会增加高血压,脑卒中危险。酗酒还可引发暴力事故等,对个人健康及社会治安都有害。 最近人们常常谈到果酒的有益作用。法国有一项报告发现某些饮酒地区的冠心病较其它地区少。但是,心脏病危险性的减少不能全都归因于红酒中的某些成分,因为在法国红酒消费量高的地区,蔬菜和水果的消费量也多,而蔬菜和水果的抗氧化能力较高。这些资料表明是饮果酒者的生活方式(如吸烟较少,蔬菜,水果消费量高等)导致了心血管病的危险性减少。 综上所述饮酒对人体健康有利有弊,少量饮用低度酒有些益处,但长期多量饮酒有害。尤其对青少年及孕妇。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酒精的危害更为敏感。因此青少年不能饮酒。乙醇对孕妇的有害作用波及胎儿发育,甚至诱发胎儿先天性畸形,所以孕妇绝对禁止饮酒。
过量饮酒:危害不浅
虽说“无酒不成席”,同时,酒也是“穿肠毒药”,过量饮酒带来的危害也不少。每年不知有多少人因喝酒造成了意外,多少人把命断送在这酩酊酣热之际,多少健康消失在瓶罐之间。
令人扼腕,过量饮酒酿悲剧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的一项统计资料表明,在我国,近年来饮酒人数一直呈上升趋势。目前,我国男女饮酒率分别为 84.1%和29.3%,其中16.1%的男性和2.5%的女性为每日饮酒。1982年我国酒依赖的发病率仅为0.16‰,到了 1990年已上升了3倍多,且酗酒者出现低龄化现象,女性的比例不断增加。
世界卫生组织一组数据显示,由酒精引起的死亡率和发病率,是麻疹和疟疾的总和,而且也高于吸烟引起的死亡率和发病率。在中国,每年有114100人死于酒精中毒,占总死亡率
1
的1.3%;致残2737000人,占总致残率的3.0%。
说到饮酒引发的悲剧,上海市肝病研究中心主任瞿瑶教授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一位患急性黄疸型肝炎后,肝功能刚恢复正常出院的中年患者,适逢新春佳节婚宴接二连三,开始他还能牢记出院时医生的一再嘱附,做到了不管什么酒,也不管什么人劝说,确实一滴不沾。可就在一次特殊的餐桌上,一位挚友问他闻到什么味道时,他终于也拒绝不了扑鼻而来的茅台诱惑,心想只饮一小杯尝尝新总该不会出事吧!可就是在喝下这杯酒后的第二天,他发现自己小便发黄了,乏力、恶心……就是这杯酒引起他肝炎复发,并很快发展成急性重型肝炎,终因抢救无效而丢掉了性命。
过量饮酒不仅酿成了不胜枚举的悲剧性事件,而且还严重影响到个人甚至国家的形象。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就是其中的一个。
据说,1994年9月的一天,时任俄罗斯总统的叶利钦从华盛顿飞回莫斯科,按计划他将在途中与爱尔兰总理雷诺兹进行 40 分钟会谈。就在离开华盛顿的前一天,美国总统克林顿宴请他,尽管餐桌上没有烈酒,但葡萄酒应有尽有,叶利钦只吃了一小块肉,却频频举杯,杯杯见底。葡萄酒上头之后,叶利钦的话多了起来,说了不少粗话、“三级笑话”。翻译官为了“净化”他说的脏话,绞尽了脑汁。当飞机抵近会面地点善农机场时,叶利钦醒酒了,夫人把衬衫递给他,但他扣纽扣的手总不听使唤。陪同的见事不妙,经过一番讨论后,决定让副总理代表总统与雷诺兹举行短暂的会谈。当副总理下机后,叶利钦掉下了眼泪,对陪同羞愧地说:“你们这么做,让我在世界面前丢尽了脸”。
过量饮酒,身体很受伤
“饮酒过量,最受伤的莫过于肝脏。”瞿瑶教授指出:“酒最核心的化学物质是酒精(即乙醇),常说的醉酒,实际是酒精中毒。因为酒精入体内90%以上是通过肝脏代谢的,其代谢产物及它所引起的肝细胞代谢紊乱,是导致酒精性肝损伤的主要原因。据研究,正常人平均每日饮 40 克~ 80 克酒精, 10 年即可出现酒精性肝病,如平均每日 160 克, 8 ~ 10 年就可发生肝硬化,这是多么耸人听闻的数字啊!”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厉有名教授告诉记者,他带领一个科研小组,曾对浙江省城乡共 2 万人口做了一个有关酒精摄入等方面的调查,结果表明,人群酒精性肝病患病率为 4.34%,连续 5 年以上每天摄入酒精超过40克者,48%的人会患有不同程度的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肝病基本发生在饮酒年数大于5年,酒精总摄入量超过100千克的饮酒人群中。
有研究表明,过量饮酒比非过量饮酒者口腔、咽喉部癌肿的发生率高出两倍以上,甲状腺癌发生率增加30%~150%,皮肤癌发生率增加20%~70%。妇女发生乳癌的机会增加20%~60%。在食管癌患者中,过量饮酒者占60%,而不饮酒者仅占2%。乙型肝炎患者本来发生肝癌的危险性就较大,如果饮酒或过量饮酒,则肝癌发生率将大大增加。
除此之外,过量饮酒还会对身体其他部位产生不良影响:
大脑 摄入较多酒精对记忆力、注意力、判断力、机能及情绪反应都有严重伤害。饮酒太多会造成口齿不清,视线模糊,失去平衡力。
生殖器官 酒精会使男性出现精子质量下降;对于妊娠期的妇女,即使是少量的酒精,也会使未出生的婴儿发生身体缺陷的危险性增高。
心脏 大量饮酒的人会发生心肌病,即可引起心脏肌肉组织衰弱并且受到损伤,而纤维组织增生,严重影响心脏的功能。
2
胃 一次大量饮酒会出现急性胃炎的不适症状,连续大量摄入酒精,会导致更严重的慢性胃炎。
酗酒的危害
据研究,适度少量饮用酒精性饮料对保健有一定作用。但若嗜酒或酗酒则会危害心、脑、肝、肾等“主体硬件”的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后患无穷。
●饮酒过度误事致祸。酗酒闹出违法违纪之类事情屡见不鲜,逢年过节之时更甚。笔者所在的急诊科过年过节因酒精中毒的患者明显高于往常,几乎占急性中毒病人的50%。 ●酗酒猝死。已过不惑之年的赵经理,曾有陈旧性心肌梗死,朋友相聚只顾一时高兴,饮高浓度白酒后,突起剧烈心绞痛,大汗淋漓,大小便失禁,入院后约20分钟,一阵抽搐,经抢救无效死亡。酒精对心脏有直接毒性作用,损害心脏收缩功能,引起继发性心肌病。 ●急性应激性溃疡大出血。年逾花甲的钱大爷,大年三十,畅饮白酒一瓶,突起恶心呕吐大量胃内容物后,继起呕吐鲜血伴血凝块,随后解柏油样大便。经急诊胃镜检查,确诊为“急性应激性溃疡”,幸亏抢救及时,才免不幸。有研究表明,酗酒者通过胃镜发现,饮酒后30分钟就会出不同程度的胃黏膜糜烂,即应激性溃疡。应激性溃疡是上消化道出血致死的重要原因。
●急性胰腺炎。过量饮酒与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有密切关系。在美国过量饮酒是急性胰腺炎的主要原因,在我国此种情况并非少见,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酒精性心律失常。酒精不但能使酗酒者出现心律失常,而且也能在偶尔饮酒者中引起心律失常,其中,以室性早博和心房纤颤为常见。其次亦可出现短暂室上或室性心动过速、房早等。年龄越大,饮酒量越多,心律失常程度越严重,心律失常恢复越慢。
●脂肪性肝硬化。有报道,饮酒量40~80克/天为致肝纤维化危险阈界,超过此阈界可使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发生率明显增加。
●过量饮酒引发癌症。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过量饮酒比非过量饮酒者口腔、咽喉部癌肿的发生率高出两倍以上;甲状腺癌发生率增加30%~150%;皮肤癌发生率增加20%~70%;在食管癌者中,过量饮酒者占60%,而不饮酒仅占2%;乙型肝炎患者本来发生肝癌的危险性就较大,如果酗酒或过量饮酒,则肝癌发生率更大。
●酗酒影响性功能、殃及后代。酗酒和嗜酒不仅使男子出现性欲减退、性功能障碍、阳萎、不射精及精子发育不良,而且还可使26%的孕妇发生妊娠中毒症,并使胎儿发生畸形、死胎、脑发育不良、脑功能减退、呆傻等。
早在元代,医学家胡思慧就将酒的利弊总结为\"酒味甘辛,大热有毒,主行药势,杀百邪,通血脉,厚胃肠,消忧愁,少饮为佳;多饮伤神损寿,易人本性,其毒甚是也,饮酒过度,丧生之源\"。这段话基本上把饮酒的利弊都恰如其分地说出来了。
过量饮酒最明显的危害就是人们常说的醉酒,实际是酒精中毒。如果是慢性中毒,可以导致心脏跳动加速,血管硬化,动脉硬化导致脑供血不足,大脑功能衰弱;酒精刺激胃,破坏黏膜,因此好酒之徒多有胃病,严重的造成胃溃疡,长期溃疡会引起癌变,后果不堪设想。酒精刺激下,血液循环加快,过量的饮酒会造成大量的热急剧散发。散发后人体热量不足,更容易得感冒一类的\"小病\",而现代认为这类小病是大病的前奏。急性酒精中毒,可以使人中枢神经麻痹或心脏麻痹,可以诱发高血压患者心肌梗死、脑血管破裂。这些都是直接威胁
3
人的生命的可怕症状,更不用说因酒失误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了。最近报纸上看到美国某地举行的\"饮酒大奖赛\",第一名是一个24岁的青年人,但他由于深度酒精麻醉而死亡。
2. 过量饮酒的危害是全身性的
早在1992年,我国进行的\"中国9城市4种职业人群酒成瘾协作研究\"项目就已经显示,酒成瘾以重体力劳动者、受教育水平较低者为主要高发人群,患病率随年龄而上升,40~50岁左右是高峰。除了一次饮酒过量所造成的即刻性影响(俗称为酒醉)之外,一再不断大量饮酒会造成多种严重的长期性疾病,饮酒对各种人体器官的影响如下。
(1) 心脑损害。① 心脏: 长期过量饮酒是造成心血管疾病如心肌病、心律失常、冠心病、高血压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适量饮酒可以减少心脏病的发生。但是每天饮酒过量,即可对心血管系统构成威胁。过量饮酒不仅能升高血压,也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且与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减少饮酒量和饮酒频率与血压的下降成正比;② 大脑: 过去认为,少量酒精能使人自觉振奋、机警、注意力集中。但是实际结果显示,事实并非如此,少量酒精有镇静作用,摄入较多酒精对记忆力、注意力、判断力、协调功能及情绪反应都有严重伤害,饮酒太多会造成口齿不清,视线模糊,失去平衡力。
(2) 消化系统损害。由于酒精首先进入胃肠道,随即由肝脏代谢,因此,消化系统的损害是首当其冲的。美国大约有90万人患肝硬化,其中有40%~90%的肝硬化患者有过量饮酒的历史。肝损害的发生是与饮酒量直接相关的,当饮酒量达到一定程度后,肝损害的危险性会陡然增加,关于这一点,我们会在后面专门讲。过量饮酒还可引起慢性胃肠道炎症,如恶心、消化不良、胃炎、胃溃疡等。
(3) 生殖系统损害。可以肯定地说,长期过量饮酒和酗酒对人的损害是很大的,尤其是对人的生殖系统的损害。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长期饮酒会造成男性性征成熟延迟,男性生育力低下;过度饮酒会诱发前列腺炎,甚至继发性功能障碍,可造成不育;过量饮酒更损害生殖内分泌功能: 加快睾酮代谢,造成雌激素相对增多,有活性的雄激素减少,睾丸萎缩,出现阳痿。男性慢性酒精中毒患者,即使排除年龄差别的影响,也明显地表现出性欲比以前减退。酒精中毒的男性中大约40%有阳痿,约10%~50%有射精障碍。在戒酒之后数月或数年内,性功能恢复至正常者仅占这些病例的半数。饮酒还会危害后代。医学统计数字证明,爱饮酒的夫妇生下来的孩子多为畸形;酒徒之子多智力低下,体质衰弱。因为酒精能损伤精子,受到损伤的精子如果受精,则常会影响胎儿在子宫内的发育,引起流产,或导致畸形、低能儿,甚至诱发白血病,孕妇饮酒对胎儿发育危害更直接,因为胎儿不具备的血液循环系统,所需的营养物要从母亲的血液中不断供给,如果母亲饮酒,母亲和胎儿血液中的酒精浓度是一致的,可能会导致胎儿出现酒精综合征,表现为三大特点: 发育迟缓,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发育缺陷。另外,母亲饮酒,酒精可以通过乳汁排泄对哺儿造成不良影响。
(4) 泌尿系统损害。过量饮酒也会伤肾。饮入的酒精大部分通过十二指肠和空肠在30分钟至3小时吸收入血液,被吸收入血的酒精分布于所有含水的组织和体液中。吸收后的酒精90%在肝脏代谢、分解,10%由肾脏和肺排除。酒精对肾脏的损害虽不如其对肝、胰腺、心脏、神经肌肉等脏器的损害突出,但可通过上述各脏器的损害而导致肾脏损害,甚至可导致肾功能衰竭。如酒精性胰腺炎,尤其是急性坏死性酒精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的危重
4
症,随着病情进展可导致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伴急性肾功能衰竭,死亡率很高。急性酒精中毒常导致高尿钙,长期过量饮酒者高尿钙更为明显,而高尿钙、高血尿酸和高尿尿酸是形成肾和输尿管结石的重要因素,尿路结石可导致梗阻性肾病使肾脏功能减退。
(5) 皮肤。酒精是血管扩张剂,可使身体表面血管扩张,它除了使人看起来脸红红的之外,也会使人身体组织过分散热,这会造成人在天冷时全身冰冷(体温过低)。
(6) 过量饮酒与哮喘的关系。一般认为,过量饮酒对人体有害,而饮少量低度酒对身体可能有些好处。但对哮喘患者来说,不论饮酒的量多少以及酒的度数高低,都是有害而无益的。这是因为酒除可引起过敏性疾病外,还可诱发哮喘发作。通常在饮酒后约30分钟内出现酒精过敏症状,如面、颈部皮肤潮红、眼结膜充血、心率加快,有时有皮疹,并导致急性呼吸道症状,如胸闷、喘息发作或严重哮喘发作。有人曾调查了53名支气管哮喘患者,其中有30人反映在饮酒后哮喘发作,这个比例是相当高的。同时发现给哮喘患者饮烈性酒时,可引起患者立即发病;在饮低度酒时,哮喘者可出现明显的呼吸阻力增加。这是由于酒的蒸气刺激气管或是支气管表面的接受刺激的感受器,通过迷走神经反射,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而造成的。
对于哮喘病人来说大量饮酒后除引起抗体过敏反应外,还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并促使机体释放出一种内源性阿片样物质从而引起严重的支气管痉挛,呼吸变浅变缓,甚至死亡。醉酒后呕吐由于胃内强酸性物质吸入气管,也可出现致死性的哮喘发作。
3. 过量饮酒与肝损害的关系
长期大量饮酒,几乎不可避免地会导致肝硬化。有病的肝脏不再对来自消化道的营养加以处理,也无法再处理摄入人体的药物。肝硬化的症状很多,而且是扩散性的,这些症状包括水肿(液体滞留,腹胀),黄疸(皮肤及眼白发黄)。据统计,世界上有1500万~2000万人过量饮酒,其中10%~2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酒精性肝病。过量饮酒能毒害肝脏,损害肝功能,过量饮酒可加重肝脏负担(摄入的酒精主要依赖肝脏进行氧化分解),使肝细胞受损变性,最终导致肝硬化,医学上称之为酒精性肝病,简称为\"酒精肝\"。酒精性肝病有三种类型:
(1) 酒精性脂肪肝。一般没有症状,有人可出现乏力、倦怠、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还会有肥胖、肝脏肿大等体征。
(2) 酒精性肝炎。患者发病前往往短期内曾大量饮酒,临床表现除了有酒精性脂肪肝的症状外,还有发热、腹痛、腹泻等,且有明显的体重减轻。患者可出现贫血和中性粒细胞增多、转氨酶升高、血清胆红素增高等症状。
(3) 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早期无症状,中后期可出现体重减轻、食欲不振、腹痛、乏力、发热、尿色深、齿龈出血等症状。肝硬化失代偿期可出现黄疸、腹水、水肿、上消化道出血等症状,实验室检查可有贫血、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血清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增高等表现。在欧美国家,酒精性肝硬化占全部肝硬化的50%~90%。长期过量饮酒者还影响脂肪代谢,可引起脂肪肝。酒精可使肝细胞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而致肝硬化。现在,肝硬化已成为25~44岁男子死亡的五大原因之一,而这主要是由于人们大量饮入酒精所造成的,
5
对于嗜酒如命的人,到了老年会造成肝功能衰退或肝脏萎缩。
酒中的乙醇与大脑和神经系统的亲和力最强,长期慢性酒精中毒,可导致大脑、神经系统损害,严重时可出现幻觉、幻视、幻听、幻触、幻嗅、幻味等精神障碍。酒对肝脏、大脑、肾脏、胰腺和消化道的损害十分明显。饮酒10年以上的人,记忆力、判断力明显下降,酒后不想吃东西,造成低蛋白血症,维生素族缺乏。乙醇还可促进胆固醇的合成,使血脂浓度升高,血黏度增加,血流速度减慢,导致动脉硬化、高血压,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溃疡病等。
醉酒就是酒精中毒,饮酒过量所致。醉酒以后,轻则脸面潮红,兴奋多语,头痛眩晕,时悲时喜,重则烦乱呕吐,步态蹒跚,或燥热烦渴,或恶寒呻吟;如果到了“烂醉如泥”的程度,就会呕吐不止、神志不清、昏睡不醒、以至大小便失禁、呼吸衰竭。如不及时治疗,会有生命危险。饮酒后70%经胃吸收,其余经小肠吸收,2-5分钟后开始进入血液,30-90分后达到高峰。摄入的乙醇有95%以上经肝脏代谢,酒精对胃及肝脏的损害很大,可造成肝硬化、营养不良等。酗酒成瘾危害极大,其中最直接,最多见的是对胃黏膜的损伤。乙醇分子中既有疏水性的烃基,又含亲水性的羟基。因此,它既有脂溶性又有水溶性。故可以破坏黏膜的防御系统,使胃肠黏膜极易遭受胃酸、各类消化酶、胆汁等的侵袭,进而引起黏膜组织发生水肿、糜烂、甚至出血、坏死;另外,高浓度的乙醇对胃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直接引起黏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为什么喝酒时经常感到胃部烧灼样痛,酒后几天内还感觉胃部不适,甚至出现呕吐、呕血、便血、道理就在于此。
慢性酒精中毒病人每日饮酒常超过150g纯酒精(约50度白酒300g,或15度葡萄酒1000g,或5%啤酒3000g)。当血液乙醇浓度达到500mg/L时可有欣快、话多;血液乙醇浓度从500mg/L到800mg/L时,兴奋逐渐转向抑制;血浓度达到1500mh/L为饮酒过量,到3000mg/L引起明显意识障碍,甚至死亡。酒依赖可表现为三个症候群,精神障碍——抑郁、焦虑、易激怒,轻者出现乏力、睡眠障碍,重者出现幻觉、妄想、意识障碍等;神经症状——心慌、胸闷、多汗等自主神经系统症状,重者可有抽搐、震颤、癫痫样发作;胃肠道症状——食欲下降、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腹泻等。
女性饮酒易流产,美国联邦卫生部生殖流行病学研究人员新近发表报告,妊娠女性多次饮酒,易发生流产。
酒对性功能的影响:有一种错觉认为酒可以激发人的情欲,提高人的性能力,其实并非如此,酒不但没有催情作用,相反,却是高级中枢神经抑制剂。酒精进入体内会引起性能力下降,甚至造成阴茎勃起功能障碍。酒精引起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的机制:首先是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先兴奋后抑制;其次是大量次酒后血液中雄激素睾酮的数量会随之减少;最后长期饮酒或经常醉酒的人会出现消瘦、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使人的整体体质每况愈下。
酗酒可致癌:目前医学界较为公认的是过量饮酒与口腔癌、咽喉癌、食管癌、肝癌、直肠癌、乳腺癌的发病有密切的关系。虽然直接用乙醇做动物试验,诱发不出癌肿,但是,乙醇在体内代谢后产生乙醛,而乙醛被证明有诱癌作用。
酗酒损害记亿力:美国农业研究局的科学家最近发现,酗酒可导致人体血液里维生素B12含量降低,损害记忆力.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