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市璜土中学2016届九年级语文名著测试题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1小题5分,共90分) 1.下列情节叙述与名著不符的一项是( )
A.悟空为救唐僧打杀了强盗,却被唐僧赶走。悟空去后,一只六耳猕猴变成悟空来害唐僧,悟空知道后,去找假悟空算账。后来,如来识破,真悟空打杀了假悟空。(《西游记》)
B.《水浒传》给我们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例如拳打镇关西、智取生辰纲、三打祝家庄、等等。(《水浒传》)
C.武松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后,被发配到沧州,路过十字坡,险些遭到母大虫孙二娘的毒手,后与菜园子张清结拜为兄弟。(《水浒传》)
D.《西游记》中,孙悟空面对妖怪有时也会遇到麻烦。例如青牛怪有一个白森森的“金刚琢”,能把金箍棒一古脑儿套去,让孙悟空不得不另行设法。(《西游记》)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水浒传》的开篇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对梁山好汉的赞颂。这部小说的作
1
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
B.“杨志却要辰牌起身,申时便歇。”此句中的“辰牌”相当于上午七时至九时,“申时”相当于下午三时至五时。
C.林冲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豹子头”,他武艺高强,但安分守己,懦弱隐忍,逆来顺受,因被高俅陷害,被一步步逼上梁山。鲁智深是林冲的结拜兄弟,他胆大心细,疾恶如仇,侠肝义胆,有勇有谋。
D.《西游记》里朱紫国的王后被妖怪赛太岁掳去,妖怪赛太岁的“三个紫金铃”厉害无比,让悟空费尽周折。酣战之际,观音菩萨赶来带走了妖怪,悟空也救回王后娘娘。
3.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李逵想把母亲接到梁山泊,路遇李鬼打劫,因李鬼假称有老母无人奉养而放他生路,但随后又图谋作恶的李鬼还是被李逵杀了。
B.《智取生辰纲》选自《水浒传》,作者罗贯中。《水浒传》是中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白话小说,刻画了林冲、武松、李逵、宋江等鲜明的人物形象。
C.孙悟空和铁扇公主、牛魔王斗智斗勇,在众神的帮助下,取得芭蕉扇,师徒顺利通过了火焰山。
D.林冲曾是八十万禁军教头,虽然委曲求全,但终被逼上梁山,他最后风瘫病死。
2
4.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水浒传》中,鲁提辖替史进打抱不平,三拳打死郑屠,又机智脱身。
B.《西游记》中,孙悟空巧妙进攻,变作小虫子钴到铁扇公主的肚子里,逼她交出芭蕉扇。
C.《水浒传》中浔阳楼吟反诗、三打祝家庄、大破连环马等故事都与宋公明有关。
D.孙悟空具有超高的斗争艺术,他善于透过迷人的假象认清妖魔鬼怪的本来面目。
5. 选出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 ) ..
A.《西游记》中的沙悟净原是卷帘大将。他吃苦耐劳、任劳任怨,面对妖魔作战勇猛、不屈服妥协,但嫉妒心强、爱搬弄是非。
B.《水浒传》中由照夜玉狮子马引出祸端,晁盖怒而发兵,被诱骗进了陷阱,中箭而亡。于是宋江聚众商议,想替晁盖报仇,兴兵攻打祝家庄。
C.《西游记》中,为试探师徒四人的禅心是否坚定,铁扇公主假意要招他们为夫婿。唐僧不为所动,悟空识破,沙僧一心跟随,八戒却动了凡心。
D.林冲曾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一直安分守己,循规蹈矩,最后是在万般无奈、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才被逼上梁山的,是上层人物被迫造反的典型。
3
6.选出下列对文学名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 )
A.《西游记》中“大闹天宫”这一情节最能表现孙悟空敢于反抗压迫的精神。
B.《水浒传》故事情节紧张、生动、富有传奇性。其中武松拳打镇关西、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宋江智取生辰纲等故事脍炙人口。
C.《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作者在刻画这些人物时,非常注重他们之间的共性和个性,例如鲁智深和李逵同是疾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的人物形象,但鲁智深粗中有细、豁达明理,李逵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D.“智取生辰纲”“倒拔垂杨柳”“景阳冈打虎”等老百姓耳熟能详的故事均出自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
7.选出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 )
A.古典名著《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想象超凡,夸张神奇,赞扬了他们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
B.林冲被高俅所害,刺配沧州,鲁智深一路暗中保护到了野猪林。当两位解差欲加害林冲时,鲁智深及时出手,救了林冲一命。鲁智深欲杀两个解差,被林冲劝阻。
C.唐僧在宝象国被黄袍怪变成老虎,关在笼子里。恰巧三个徒弟都不在他身边,白龙马就变成宫女去
4
刺杀黄袍怪,自己因此身负重伤。
D.杨志虽是名门之后,但命运坎坷。先因失陷花石纲而流落他乡,又因怒杀牛二而被发配充军,最终因丢了生辰纲而不得不连夜投奔梁山。
8.选出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 )
A .唐僧原是如来的二徒金禅子,转世投胎,乳名江流,后与唐太宗结拜为兄弟,并赴西天取经,历经81难,终得正果,受职“旃檀功德佛”。
B.《水浒传》中的乌骓马是皇帝给卢俊义的赏赐。
C.《西游记》中的白龙马载着唐僧去西天取经。
D.《西游记》的主体部分写取经途中的九九八十一难,具体写了四十来个故事,故事情节精彩复杂,有着无比丰富的想像力。
9.下列有关名著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生动的人物形象,林冲是一百零八将中的著名英雄,他智取生辰纲,火并王伦,扶宋江坐上了第一把交椅,奠定了梁山英雄事业的基础。
B.《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生动鲜明、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如光明磊落、有胆有识的武松,嫉恶如
5
仇、粗中有细的鲁达,天真坦诚、毫无心计的李逵。
C.《水浒传》成功地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智多星”吴用、“黑旋风”李逵、“豹子头”林冲等,小说还讲述了风雪山神庙、智取生辰纲、醉打蒋门神等脍炙人口的故事。
D.《水浒传》中武松为帮助施恩夺回店铺,快活林醉打蒋门神。
10.下列对文学作品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西游记》中白骨精三变迷惑猪八戒,孙悟空火眼金睛识妖怪。
B.武松是《水浒传》中着力塑造的一位英雄好汉,他有仇必复,有恩必报,曾经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桃花村,血溅鸳鸯楼,火烧瓦罐寺。
C.《水浒传》是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小说塑造了宋江、武松等一大批人物形象,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D.《水浒传》人物形象鲜明,性格各异。如同为侠肝义胆,鲁智深侠义中透着率真,常以假见真;李逵则侠义中显出粗鲁,却粗中有细。
11.下列有关名著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武松斗杀西门庆,醉打镇关西,大闹飞云浦, 除恶蜈蚣岭,是《水浒传》中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
6
物。
B.《水浒传》采用了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第四十回以前先讲述单个英雄人物的故事,此后逐步发展到水泊梁山大聚义,七十回之后则写他们归顺朝廷、走向失败。这使小说环环相扣,头绪众多却线索分明。
C.《西游记》的猪八戒,在老庄被孙悟空打败,又听到唐僧的大名,就同意去西天取经。但是,他还有如若取经不成就回老庄的想法,这也充分暴露了他的动摇性。
D.《水浒传》中的鲁达个性鲜明,他拳打镇关西、大闹野猪林,尽显疾恶如仇、有勇有谋的英雄本色。
12.下列有关名著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水浒传》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小说塑造了众多草莽英雄的形象,表达了人们对平等与人人互爱的理想社会的向往。
B.《水浒传》写的是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位英雄,聚义在梁山水泊,杀富济贫,抗拒官府,造反的故事。
C.鲁智深是《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他为人粗中有细、勇而有谋、安分守已,对社会不平和罪恶势力怀有强烈的愤懑。
13.下列对文学作品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7
A、武松武艺高强,性情刚烈,嫉恶如仇。他“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温酒斩华雄”“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一步步走向反抗的道路。
B.《水浒传》中的宋江因怒杀阎婆惜被官府判了死罪,在法场被梁山好汉搭救。
C.吴承恩《西游记》中的沙僧,既是唐僧惩罚悟空时的求情者,也是悟空与八戒闹矛盾时的调节者,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配角。
D.悟空看见观音菩萨手中有一顶嵌金花帽,连忙抢过戴在头上,从此头戴金箍;取经成功后,在悟空要求下,唐僧除去了悟空头上的金箍。
14.《西游记》中下列故事情节发生在“黄风岭唐僧有难”之前的一项是( )
A.悟空一借芭蕉扇 B.车迟国猴王显法 C.猪八戒义激猴王 D.八卦炉逃大圣
15.下列情节与鲁智深无关的一项是( )
A.大闹五台山 B.除恶蜈蚣岭 C.单打二龙山 D.大闹野猪林
16.以下故事情节中,以宋江为主要人物的是( )。
A.私放晁天王 B.景阳冈打虎 C.风雪山神庙 D.拳打镇关西
17.下列有关名著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8
A.《水浒传》成功地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鲁智深和李逵,他们都嫉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粗中有细,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孙悟空一调芭蕉扇》中,孙悟空向铁扇公主借扇时被公主扇得悠悠荡荡,后来他施计智取了芭蕉扇,可他得到的这一把芭蕉扇是假的。
C.《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的长篇章回体小说,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
D.唐三藏在五行山救出孙悟空,在高老庄收服猪八戒,在流沙河又收服沙悟净。从此,师徒四人跋山涉水西天取经。
18.下列有关名著内容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智取生辰纲》中,林冲为了赶路而打骂部下,导致部下对他不满和反感,这为他们在黄泥冈中计埋下了隐患。
B.《水浒传》精心塑造了一群栩栩如生的反抗压迫的英雄形象。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美满家庭被高俅毁灭,本人也屡遭暗算,终于忍无可忍,百般无奈下,投奔梁山;鲁智深疾恶如仇,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醉打蒋门神,大闹野猪林。
C.《水浒传》中晁盖因长得黑,有孝名,被人称为“孝义黑三郎”。
9
D.《西游记》描写了一个奇幻的神话世界,作品中塑造的孙悟空号称“美猴王”和“齐天大圣”,他桀骜不驯、敢作敢当、勇敢机智、爱憎分明、幽默,深深赢得了人们的喜爱。
二、问答题。(共10分)
1.下面是《西游记》第23回“三藏不忘本,四圣试禅心”故事结尾处的颂子。请根据它的提示,简述这一故事,并概括这个故事中八戒的性格特点。(5分)
黎山老母不思凡,南海菩萨请下山。
普贤文殊皆是客,化成美女在林间。
圣僧有德换无俗,八戒无禅更有凡。
从此静心须改过,若生怠慢路途难!
简述故事:
性格特点:
2.阅读下面名著,回答后面的问题。
10
说时迟,那时快,蒋门神急要挣扎时,武松早落一刀,劈脸剁着,和那交椅都砍翻了。武松便转身回过刀来。那张都监方才伸得脚动,被武松当时一刀,齐耳根连脖子砍着,扑地倒在楼板上。两个都在挣命。这张团练终是个武官出身,虽然酒醉,还有些气力;见剁翻了两个,料道走不脱,便提起一把交椅轮将来。武松早接个住,就势只一推。休说张团练酒后,便清醒时也近不得武松神力!扑地往后便倒了。武松赶将去,一刀先割下头来。蒋门神有力,挣得起来,武松左脚早起,翻筋斗踢一脚,按住也割了头;转身来,把张都监也割了头。见桌子上有酒有肉,武松拿起酒盅子一饮而尽;连吃了三四盅,便去死尸身上割下一片衣襟来,蘸着血,去白粉壁上写下八个大字道:“杀人者,打虎武松也!”
⑴请为这段文字拟写一个贴切的标题。(1分)
⑵本选段大量运用了动作描写,请举一例,简要分析其作用。(2分)
⑶武松杀人后,在墙上写下“杀人者,打虎武松也!”八个大字,体现了武松的什么性格特征?(2分)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