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管理专业简介
【该文章阅读量:23】【字号:大 中 小】
一、交通管理专业概况
交通管理专业是为交通管理部门培养交通管理一线道路执勤执法岗位复合式应用型人才的一个专业。学校在1984年就设置了交通管理专业,目前为学校确定的重点建设专业之一。 交通管理专业现状表 序号 内容 现状 专任教官教师共14名,以交警队业务专家、技术标兵、优秀民警、劳动模范为主的兼职教官20名。 “双师”素质7名,比例50%;有5年以上交警工作经历7师资 名,比例50%。 条件 40岁以下青年教官教师5人,均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现有高级职称师资3名、中级职称师资6名、初级职称师资名。 本专业目前实战实训课程的比例已经达到50%。 实训实习有宝山、浦东分局交警支队等实习实训的校外实习实训点基地 4个。 课程与教省级精品课程1门,学校重点建设课程3门。 材建设 主编或参编专著、教材11本。 近三年来,本专业教官教师发表科研论文10篇,承担或参与了5项各级科研项目的研究。 科研 4 情况 市科技项目奖。 本专业师资2006年有6人次获得多项教学奖励。 人才培养2007年在校交通管理专业学员2名,近三年就业率达100 %,5 质量 专业对口率100%。 本专业参与的《执法岗位核心能力教学模式研究》获上海 二、交通管理专业建设基础
(一)积极开展“校队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自2005年以来,本专业联合上海市交警总队和本市各基层交警支(大)队广泛开展了道路执勤执法岗位职业能力的分析,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建设、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师资队伍的建设、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估等方面的调研和有关规范、标准的制定工作,基本形成了依托交通管理部门建设专业、联合交通管理部门做强专业的长效机制。
(二)开展了以能力为本的课程体系改革。借鉴国外DACUM法的课程开发方法,梳理了道路执勤执法岗位能力结构、标准,编写了“三材合一”(具有学材、教材、工作指导手册功能)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本课程已被评为上海市精品课程)以及《交通指挥与疏导》、《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等教材,初步建立了本专业培养“二专科”道路执勤执法岗位复合式应用型人才的课程体系。
(三)开展了以“实地、实景、实兵”训练考核为主导的教学模
式的改革。调整了理论课与实践课课时比例,注重学员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实训课时的比例占到了总课时的50%以上;广泛采用了现场教学、模拟训练、顶岗实习等“实地、实景、实兵”训练方法和考核方法。依托市交警总队和分(县)局交警支(大)队建立了4个实训实习点,基本做到了“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教、做中考”,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几年来的改革与实践,交通管理专业初步成为了专业建设理念先进、专业建设思路清晰、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师资队伍优良、发展基础良好、专业能力较强的学校重点建设的专业,为进一步创建国家示范性的专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交通管理专业社会服务情况
(一)坚持为交通管理工作提供各类优质的教育和培训服务,和市交警总队共同开展上海交警条线上的岗位大练兵、大比武、在职民警业务培训、各基层单位业务小教员培训等。
(二)2006年至2007年,为全市各级交通部门培训交通民警1800多人次,为各分(县)局交警部门岗位培训编写教材和提供师资。
(三)2007年,本专业派遣副教授曹芝蓉同志赴专科学校进行援教,成绩显著,受到当地院校的好评,并荣立三等功,目前该同志仍在继续援教中。
(四)2008年,本专业专职教官王晨耀通过选拔和竞聘,被交通管理局聘为“机动车假牌查缉工作专家”,并为全国
查处假牌工作培训业务骨干2次,共计培训学员3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