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阅读训练题
五年级小学语文下册课内阅读训练题(一)
《草原》文段选读一(35分)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新鲜 清鲜),天空是那么(晴朗 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 柔软),就像只用绿色渲(xuān xuàn)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 惊讶),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yín yíng)一道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
草原的无限乐趣。
1、用“√”在文段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4分)
2、我会划去文段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2分)
3、我能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奇丽( ) 愉快( ) 舒服( )
4、文中有2个表示“绿”的意思的词语,分别是 和 。我还从课外积累了2个,分别是 和 。(2分)
5、用“~~”画出文中的拟人句。(2分)
6、作者为了说明小丘线条柔美,把小丘比作 。(1分) 7、作者把草原上的羊群比作 。想象一下,羊群在草原上海可以比作什么写一写。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像
。(3分) 8、“一”有一下解释:A、相同 B、数量词 C、专一 D、满,全(3分) “一碧千里”的“一” 应取 解释; “一模一样”的“一” 应取 解释; “高歌一曲”的“一” 应取 解释。 9、作者为了突出草原的美丽,在这段中写了 、 、 、 和 ,写出了草原 、 的特点。(3分) 10、作者是按 来描写草原的,主要通过描写 衬托了蒙古族同胞的心灵美,民族团结的精神美。(2分) 11、“这种境界”,指的是什么境界(2分)
12、如果牛马真的会回味,它们可能在回味什么呢(3分)
13、在这个自然段中,你最喜欢哪句话为什么(5分)
《草原》文段选读二(26分)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明如玻璃的带子——!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为。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
见了几座蒙古包。
1、从文中为下面解释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2分)
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 ( )
衣襟和绸带迎风飘舞。 ( )
2、从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2分)
( )——( )
3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仿写一句。(3分)
。
4、“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这两句话说明草
原 。(2分)
5、“像一阵风吹来似的”说明了什么(2分)
6、“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你从这句话中看出了什么(3分)
7、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从哪看出请用“ ”画出句子。“洒脱”这个词可以换成
什么词 (3分)
8、“疾”的意思有:①疾病;②痛苦;③痛恨;④急速,猛烈。(2分)
“群马疾驰”中的“疾”的意思是( );“疾风知劲草”中“疾”的意思是( )。
9、从这一段的描写中,除了感受到美丽的草原风光之外,你还能感受到什么请写出来
吧!(3分)
10、请发挥想象,我们到了蒙古包后,主人会跟我们说什么做什么呢(4分)
《草原》文段选读一(35分)参考答案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新鲜√ 清鲜),天空是那么(晴朗 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 柔软),就像只用绿色渲(xuān xuàn)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 惊讶),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yín yíng)一道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
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用“√”在文段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4分)
2、我会划去文段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2分)
3、我能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奇丽(美丽、奇特 ) 愉快(快乐、愉悦 ) 舒服(舒适 )
4、文中有2个表示“绿”的意思的词语,分别是一碧千里 和翠色欲流 。我还从课外积累了2个,分别是 郁郁苍苍 和 苍翠欲滴 。(2分) 5、用“~~”画出文中的拟人句。(2分)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6、作者为了说明小丘线条柔美,把小丘比作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1分) 7、作者把草原上的羊群比作绿毯上的白色大花。想象一下,羊群在草原上海可以比作什么写一写。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像 碧海中的点点白帆。或无边的绿毯上撒上了一把把白色珍珠。或碧绿的湖面上飘着朵朵盛开的白莲花。(意思答对即可)。(3分) 8、“一”有一下解释:A、相同 B、数量词 C、专一 D、满,全(3分) “一碧千里”的“一” 应取 D 解释; “一模一样”的“一” 应取 A 解释; “高歌一曲”的“一” 应取 B 解释。 9、作者为了突出草原的美丽,在这段中写了 天空 、 平地 、 小丘 、
羊群 和 牛马或骏马和大牛,写出了草原辽阔、 碧绿 的特点。(3分)
10、作者是按 事情发展的顺序来描写草原的,主要通过描写 草原自然风光美
衬托了蒙古族同胞的心灵美,民族团结的精神美。(2分)
11、“这种境界”,指的是什么境界(2分)
参考答案:这种境界指的是草原天空明朗,空气清鲜,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那种如
诗如画的情境。
12、如果牛马真的会回味,它们可能在回味什么呢(3分)(自由发挥)
13、在这个自然段中,你最喜欢哪句话为什么(5分)
答:在这个自然段中,我最喜欢这句话“(自己自由选自己喜欢的话)”,因为这句话(写喜欢的理由,比如是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感情之类的。)意思相近答对
即可,主要是要求学生回答问题要完整。
《草原》文段选读二(26分)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为。这是主人来到
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
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1、从文中为下面解释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2分)
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 ( 洒脱 )
衣襟和绸带迎风飘舞。 (襟飘带舞 )
2、从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2分)
( 寂静 )——( 热闹 )
3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仿写一句。(3分)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4、“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这两句话说明草原很辽阔。
(2分)
5、“像一阵风吹来似的”说明了什么(2分)说明牧民们骑马的速度快。
6、“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你从这句话中看出了什么(3分)参考答案:
我从这句话中看出了牧民们大老远就来迎客,说明他们十分热情好客。
7、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从哪看出请用“ ”画出句子。“洒脱”这个词可以换成
什么词(3分)可以换成:自由或无拘无束等表示行动自如的词语。
8、“疾”的意思有:①疾病;②痛苦;③痛恨;④急速,猛烈。
“群马疾驰”中的“疾”的意思是(④ );“疾风知劲草”中“疾”的意思是( ④ )。
(2分)
9、从这一段的描写中,除了感受到美丽的草原风光之外,你还能感受到什么请写出来
吧!(3分)
参考答案:我还能感受到草原人民粗犷豪放、热情好客的性格。(意思答对即可)
10、请发挥想象,我们到了蒙古包后,主人会跟我们说什么做什么呢(4分)(自由发
挥)
草原》阅读提高题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新鲜 清鲜),天空是那么(晴朗 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 ),而并不( )。四面都是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 柔软),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色勒的中国画寻样,到处( ),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 使人(惊叹 惊讶), 叫人舒服, 愿久立四望, 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1、在( )里填上适合的词语
2、用“√”在文段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
3、在 里填上适合的关联词语
4、文中有2个表示“绿”的意思的词语,分别是 和 。我还从课外积累了2个,分别是 和 。
5、用“~~”画出文中的拟人句。
6、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句话中把 比作了 。
7、文中“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中的“绣”字用得真好,你能说说好在哪里吗
8、这段主要写 。
4、作者主要抓住了 、 、 来描写草原的,从中流露出作者 的心情,哪些词句能看出作者的这种心情,请用“▲▲”画出来。
9、作者是按 的写作顺序来描写草原的..
10、“这种境界”,指的是什么境界
11、如果牛马真的会回味,它们可能在回味什么呢
【语段二】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1.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填在相应的扩号里。
疾 (1)疾病 (2)痛苦 (3)痛恨 (4)急速猛烈
群马疾驰 ( ) 疾恶如愁 ( ) 疾风知劲草 ( ) 疾苦 ( )
2、从文中为下面解释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 ( )
衣襟和绸带迎风飘舞。 ( )
3、从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
( )——( )
4.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仿写一句。
4、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从哪看出请用“ ”画出句子。
5、读读画线的句子,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呢
6这段主要写了( )
7、文中的“玻璃的带子”指( ),写出了河的(
)特点,破折号表示( ),最后的感叹号表达了( )。文中的“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说明( )。“彩虹”形容( ),读了这句话让我们体会到( )。
8、请发挥想象,我们到了蒙古包后,主人会跟我们说什么做什么呢
十一、阅读与运用(30分)
阅读一 《白杨》片段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遇到风沙还是雨雪,( )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 )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 )不动摇。”
……
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了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1.“疆”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1分)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2分)
3.划横线的一段话说明了白杨树的特点是:
。(3分)
4.“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了沉思。” 发挥想象,爸爸可能在沉思什么呢(3分)
5阅读一
弓
2.不管……不管……总是……也……
3.高达挺秀,生长范围广,适应性强,不怕自然灾害
4.爸爸想让自己的子女也像小树一样经受锻炼,成为建设边疆的栋梁之才,扎根边疆,为建设边疆做贡献。
5.学生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联系课文,谈谈你学习《白杨》一课后的体会。(3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