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秋兴八首(其一)》试讲稿
高中语文《秋兴八首(其一)》试讲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面试高中语文教师的1号考生。今天我试讲的篇目是《秋兴八首(其一)》,现在开始我的试讲。
一、导入
同学们,中外里赞颂秋的文字特别的多,如“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春日胜今朝”表达了昂扬激发之情,“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表达了相思怀远之情,“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表达了漂泊凄苦。不同的诗人面对不同的秋景,表达不同的情感。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一些情语皆心语,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秋兴八首(其一),体会诗人的悲秋情怀。(板书题目作者)
二、初读
现在就让走进我们今天的朗读者,哪位同学想来读一读?有请你来。哪位同学来评价一下呢?你来。你发现他“孤舟一系故园心”的系xi读成“ji”了,看来你听得很认真。是的,同学们,这个读作xi,意思是牵挂,读错的同学在书上把读音标上。现在全班一起齐读一遍。
三、析读
1、分析首联
同学们,这首诗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呢?
拿起你们的笔,带上你们的思想,和你们的小组成员交流讨论。
讨论的声音渐渐小下来了,哪一小组先来说呢?
好,第五小组。你们分享的诗句是首联“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这句诗写了玉露、枫树林、巫山、巫峡四种意象,营造了一种萧瑟凄凉的意境,表达了诗人老大伤悲、凄苦的情怀。你们能具体说说是从哪个词体会到的吗?“凋伤”,这个伤让人感到诗人内心的悲伤。是的,同学们,如果我把“凋伤”换成“凋落”好吗?不好,你说,因为伤可以表示伤感、伤心,只有人才会感到悲伤,诗文这样写就赋予了玉露、枫树林以生命,诗人感到悲伤,就好像玉露、枫树林也有同感。嗯,你的体会很深刻。是的,这一句诗通过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写出了杜甫老大伤悲、壮志难酬的情怀。(板书)
2、分析颔联
那么颔联呢,哪一组的同学再来分析一下?第一小组。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这句诗写了波浪、风云两种意象,描绘了一幅江水波涛汹涌、大浪滔天,塞上乌云密布,仿佛和地面接近的画面。嗯,你结合诗句想象出了这句诗的画面,很棒。
同学们,这里老师要给大家补充一下背景,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了,但是李唐王朝仍然面临北方军阀重新割据的危险,另外唐朝与吐蕃的战争也接连不断,秋兴八首就是在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客居他乡的社会背景下写成的。所以这里的骇浪滔天暗语了当时的时局的动荡不安;阴天盖地,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惨淡和诗人心情的阴沉郁闷。了解完背景,你们感受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对,就是忧国忧民。杜甫表达
这类情感的诗句还有很多,如“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等等。
3、分析颈联
颈联表达了什么情感呢,哪一组同学再来说一说。“从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看出了诗人的思想之情。你们从哪个词读出来的“故园”是的,同学们,故园就是家乡,如果把这句话中的故园改成家乡,你们觉得好吗?你说,不好,李白写过“月是故乡明”,没有写“月是家乡明”。你说,“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写得也是故园。那这种表达说明什么问题?什么是故园?相识的家园,是带有了主观情感的。
是的,故园它凝结了古人丰富的情感,成了固定意象,读着故园会有一种悠远深沉的情感。“故园心”,是颗向往故园之心,是一种思乡的情感。这里的心系故园,这个“系”字你们能体会到什么?船系在岸上,还有吗?你说,杜甫心系故园,思念故乡。是的,由此可见这个“系”字什么用法?对,一语双关。但船能系住,诗人的心能系住吗?不能,他的心早已越过江河越过关山,飞到了长安。
4、分析尾联
哪一组再来分析一下尾联?大胆举手,机会都是靠自己把握住的。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尾联写了快到冬天时,家家户户忙着为亲人赶制冬衣,诗人听到了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同学们,诗人这时候已经两年没有回家了,在客居他乡时,听到这声音,他会,会更加的思乡。是啊,这声音怎么能不引起诗人孤苦无依的羁旅思乡之情呢?
同学们,通过这首诗歌,我们体会到了杜甫壮志难酬、思念故乡、忧国忧民的悲秋情怀。那么你们能想到哪些关于秋的这种意向,为什么秋总跟悲连接在一起呢?
你说,秋天会发生很多事情,杀人叫做秋后问斩;一到秋天就征徭役,春行秋反。你说,秋季常常生离死别,你说,如沙场秋点兵,战争也是这时候发生。宋玉在九辩中就说过“悲哉,秋之为气也”悲秋,成为文人的共同情怀,正如陆游所说,“逢秋未免悲。”
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就接近尾声了,这节课的作业是把这首诗和王维的山居秋瞑进行比较阅读,进一步体会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
各位评委老师,我的试讲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的聆听。
板书设计: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悲秋情怀:壮志难酬
忧国忧民
思念故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