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如何加强小学生素质教育

浅谈如何加强小学生素质教育

来源:化拓教育网
◆◆◆◆ 浅谈如何加强小学生素质教育 ◆张蔚 (吉林省公主岭市实验小学) 【摘要】素质教育注重学生个人潜能的发挥,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实施素质教育不仅能够 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得以体现,也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首要任务。本文从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自信能 力、道德修养、创新意识三个方面,就如何加强小学生素质教育进行了探讨和浅析。 【关键词l素质教育 道德修养创新意识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它体现基础教 懂得老人应该受到人们的尊敬。 育的性质、宗旨与任务。从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要求 看,素质教育势在必行,这是我们基础教育改革的时代主体和紧要任务。 素质与素质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的素质的提高离不开教育。有什么样 的素质,就应有与之相对应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不是靠老师单方面的行 动,应是靠多方面的行动,家庭、学校、社会都应加强小学生素质教育,从而 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要培养学生的自信能力 1.要尊重学生个性思维。自信心是小学生学习和产生创新意识,发展 实践能力的原动力。小学生有一个和大人完全不同的心理时间和价 值,他们以孩子特有的眼睛观察世界,以儿童的思维认识世界,以纯真的童 心感受世界。小学生判断能力较弱,老师对他们的心理投射是他们形成自 我评价的主要来源。因此教师在充分认识学生潜能基础上,应该尊重和理 解孩子这种独特的价值和心理特点,不能对他们要求过多,不能像要求成 人那样要求孩子,这是孩子养成自信的基础。赞赏学生的每一个优点,这 样学生天生具有的自信,就不会被压抑和打击,才能积极地面对世界,充满 自信。通向成功。 2.要激励学生获得赏识。美国教育家罗达?贝克梅斯特尔说:“如果 我们希望自己的学生自信,我们就必须相信他们。”斧头虽小,也能砍树。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多给学生创造一些动手的机会,并经常委托他们帮 老师做一些有一定难度的事,做完后老师应表扬他们,让他们体会到成功 的喜悦。如果学生仅仅拥有得到家长、教师的赏识和鼓励而形成的自信, 就像温室里的花朵,经受不住挑战,这种自信是不牢固的,只有真正挖掘出 学生的优势和潜力,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和潜力,才能巩固他们 的自信。所以,教师要善于从学生身上发现他们的优势,帮助每一个学生 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最大限度的开发出每个学生内在潜能,树立牢 固的自信心。 3.要鼓励学生展示自我。勇于展现自我,是人生的价值所在,是每一 个自信的现代人所应有的品质。学生年幼,通过展现自己获得成就感,对 于他们树立自信显得尤为重要。但现在的学生,大多由于胆小、害羞和缺 乏自信不敢表现自己。教师就要扮演推进器的角色,为学生搭建展现自我 的舞台,鼓励学生勇于表现自己。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可以为学生 提供展示自己才华,证明自己“能行”的大舞台。 二、要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 1.要让学生养成生活习惯。中国是古老的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的 美誉。小学生要从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做起,讲文明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 的传统美德,同时也是与他人进行人际交往、合作学习的基础。作为教师, 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要使学生具有基本的道德素质。学校是小学生生 活、学习的场所,是培养小学生良好品德的重要阵地,老师应对学生说得最 多的一句话就是“要养成好习惯”。 2.要对学生进行说理教育。适当扩大小学生的知识,以形象的事例教 育他们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为什 么这样做,不那样做,逐步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 例如,培养小学生尊敬老人,不光是要求小学生每天向老人问早、问 好,把好的东西让给老人吃,而且要向小学生讲清尊敬老人的道理,使他们 12 08/2014 3.要让学生懂得文明用语。小学生讲文明礼貌用语,有利于在人与人 之间建立一种友好、合作、互助、和谐的关系。讲文明首先应该懂得尊重他 人,从尊重父母、尊重老师、友爱同学做起,这也是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 要求,文明习惯的养成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教师和家长要对孩子的日常 行为正确的引导。只有人的素质得到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才有望得到提 高,人人和谐,社会才能和谐。 三、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要激发学生创新精神。诺贝尔奖获得者朱棣文教授认为,创新精神 是最重要的,创新精神强而天资差一点的学生,往往比天资强而创新精神 不足的学生能取得更大的成绩。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始源于学生的好奇心 和探究心理。小学生往往对许多事情都感到好奇,有着特强的探究欲望。 小学生如果对某一科学知识有了好奇心,也就有了学习的内在动力,他就 会主动地去探索,去研究。作为教师,老师应该及时抓住学生的这一好奇 心,鼓励他、帮助他,让这一创新的火苗发扬光大,使他的好奇心得以升华。 2要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学起于思。思起干疑。”疑,是打开知识大门 的钥匙,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在教学中通过情 境的创设让学生体验现实或某个典型角色,通过身临其境来获得对实际的 真实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的创新意识,主动获取知识。如学习了长、 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后,创设一个工厂的设计室情境:请若干名学生分别 扮演设计师和顾客;顾客提出不同要求,请小设计师满足顾客的要求:用同 样大小的一块长方形铁皮做一个无盖铁皮盒,容积要尽量大;在不浪费一 点材料的情况下(可以焊接)做一个最大容积的无盖铁皮盒;在材料不浪费 的情况下,焊缝要最短。通过活动使学生对决定长方体容积的三要素长、 宽、高及它们之间的主要关系理解得更深刻,增添了学生情感体验,培养了 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根据客观的需要产生强烈 的不安现状,执意于创造要求的内在驱动力,唤起他们的创新意识。 3.要发展学生创新潜能。探究式学习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所 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在小学自然科学教学的过程中尤为突出重要。其实 儿童生来就是一名探究者,也可以说是一种天生的本能,他们对所有的新 生事物都有探索的欲望。一个小学生能够把爸爸刚刚买给他的复读机全部 拆散,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这种行为都持责怪、打骂的态度,其实,孩子的 这种行为尽管是一种“破坏”,但他表现出来的却是一种探究的欲望,创新 的精神。而教师在学生整个探究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就是精心组织探究 活动,正确指导学生去探究,使儿童的这种天生的探究能力不断地得到发 展,促成儿童从自发的不成熟的探究,走向科学的探究,从而使学生的创新 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培霞.学生自信心培养方法及途径.重庆科技学院社会科学版, 2009,(11) [2]戚万学等.现代道德教育专题研究.北京:教育科研出版社,2005. [3]何成银.我国小学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国学教育研究.北京:北京大 学出版社,2011. [4]阎平.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东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