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从会稽还阅读答案]王恭从会稽还
篇一:[王恭从会稽还]王恭从会稽还原文及译文
本文选自南朝宋·刘义庆编撰的《世说新语·德行》篇,这是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
本文的主人公王恭出身于东晋士族太原王氏,又是东晋孝武帝司马曜的皇后之兄,官至五州都督、前将军、兖青二州刺史,镇守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但他早年竟连坐的竹席也只有一领,送人之后自己只好坐草垫子。《晋书》本传说他死后“家无财帛,唯书籍而已”。晋代士族统治集团的贪财荒淫、穷奢极欲,在历史上都是有名的,王恭却家无长物,算是难能可贵的了。成语“身无长物”,就是来源于王恭的这则故事。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凭裙带关系,占尽了先利,这样的人物,自古就有很多。人常在河边走,会不会湿了鞋子呢?这也成为了环境影响人的口实;王恭却洁身自好,不受污染,给世人作出了榜样!
王恭[1]从会稽[2]还,王大[3]看之。见其坐六尺簟[4],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5]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 对曰:“丈人[6]不悉恭,恭作人[7]无长物[8]。”
王恭从会稽回来,王恭的族叔王忱去看他。王忱看王恭坐着一张六尺长的竹席,于是对他说:“你从东晋国都建康回来,一定有很多这种东西,可以拿一张给我吗”王恭没
第 1 页 共 5 页
有回答。王忱离开后,王恭就把这张席子给王忱送去了。王恭自己却没有竹席可以坐了,于是就坐在草垫上。事后,王忱听说此事,十分吃惊,就对王恭说:“我本来以为你有很多竹席,所以才向你要。”王恭回答说:“您并不了解我,我从来就没有多余的东西。”
[1]王恭:字孝伯,晋人。
[2]会稽:郡名,治所在今浙江省绍兴县。
[3]王大:王忱,字元达,小字佛大,亦称阿大,晋人。
[4]簟:音[diàn],即竹席,一说细苇席。
[5]荐:草垫子。
[6]丈人:古代对老人或长辈的尊称。
[7]作人:为人。
[8]长物:长,音[zhàng];多余的东西。
篇二:[王恭从会稽还]“王恭从会稽还”阅读答案
王恭从会稽①还,王大②看之。见其坐六尺簟③,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④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⑤不悉恭,恭作人无长⑥物。”
第 2 页 共 5 页
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①会稽:地名。②王大:人名。③簟diàn:竹席。④荐:草垫。⑤丈人:古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⑥长:旧读zhàng,多余,剩余。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①可以一领及我。 以: ②后大闻之 之:
2.成语“身无长物”出自本文,从文段看,它的意思是: ,从中可以看出王恭具有 的品德。(3分)
3.翻译“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2分)
参考答案:
1,答案:①把(或“拿”) ②这件事
2,答案示例:自己没有多余的东西 俭朴清廉
3,翻译 你从东边回来,一定富裕这种东西,能不能给我一领\"
篇三:[王恭从会稽还]《王恭从会稽还》阅读题及答案
王恭从会稽还
第 3 页 共 5 页
王恭①从会稽②还,王大③看之。见其坐六尺簟(diàn)④,因语恭:“卿东⑤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⑥及我?” 恭无言。大去后,既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⑦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 对曰:“丈人⑧不悉恭,恭作人无长⑨物。”
(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①王恭:东晋重臣。②会稽:古地名,今浙江绍兴市。 ③王大:王恭的族叔。④簟:竹席子。⑤东:会稽在东晋国度建康(今南京市)的东面。⑥一领:一张。领,量词。⑦荐:草垫。⑧丈人:古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可译为“您”。⑨ 长(cháng):多余,剩余。
王恭会稽回来,王大去看他。王大看王恭坐着一张六尺长的竹席,就对他说:“你从东边回来,一定有很多这种东西,能拿一张给我吗?”王恭没有回答。王大离开后,王恭就把坐着的这张席子给王大送去了。自己没有竹席了,就坐在草垫上。后来王大听说此事,十分吃惊,就对王恭说:“我原本以为你有很多(竹席),所以才向你要。”王恭回答:“您不了解我,我从来没有多余的东西。”
1.解释:
①卿:你,对人的尊称 ②举:拿、把 ③谓:以为、认为
④对:回答说 ⑤悉:熟悉,了解
2.翻译:
第 4 页 共 5 页
①可以一领及我?
译文:能拿一张给我吗?
②吾本谓卿多,故求耳。
译文:我原本以为你有很多(竹席),所以才向你要。
3.上文有“恭无言”,王恭没说什么,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答:无余席
4.上文即成语“身无长物”的出处,这个成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答: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穷。常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
第 5 页 共 5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