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水不忘挖井人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 小学 2.学科:语文 3.课时:第2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 (2)搜索毛的有关资料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忘、挖等12个生字,会写“井、乡”等6个字。 难点;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三、教学目标: 1、认识忘、挖等12个生字,会写“井、乡”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的崇敬之情。 3、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4、初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 四、教学过程: 有效导入 师:今天这几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九课 出示课题 齐读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这课的生字词 (指名读 一起读)
1
(齐读课文) 师:好!读了课文我们知道了 出示:挖井人是( ) 不忘挖井人的人是( ) (指名学生填空) 二、整体感知 过渡:毛是带领乡亲们来挖井?为什么要去挖这口井?这井对于乡亲们来说,有多重要?这节课,我们就要仔细的读读课文。 三、深入文本 学习第一段 出示 谁来读这一段? 读了这段你知道了什么? 沙洲坝是个什么样的小村子,现在老师带大家去看一看! (出示图片) (学生自由说一说)(很贫穷 房子很旧…) (老师讲一讲沙洲坝的历史背景和毛为什么要住在沙洲坝) 旧社会,瑞金沙洲坝流传一首民谣:“有女莫嫁沙洲坝,天早无水洗头帕。”说的是沙洲坝是个干早缺水的地方。住在沙洲坝的人吃的是又脏又臭的塘水,吃了容易生病。也有人想过要挖井,可是一来穷,没人提得起头,二来又信迷信,听风水先生说过,沙洲坝的龙脉是条旱龙,不能打井,打井会坏龙脉,所以更没有人敢去冒这个风险。于是沙洲坝的人也只得祖祖辈辈到塘里去挑水喝 师:小朋友们,毛在沙洲坝就住在这样的泥土堆砌而成的房子里,看了毛住的地方,你想说什么? (学生说) 师:对!毛住的地方很破旧,条件很艰苦,作为伟大的,却和村子里的乡亲们每天吃住在一起,过着这样辛苦困难的日子,多么值得我们佩服呀! 一起读课文第一段 学习第二段 过渡:住在这样一个很穷很破的小村子里,毛和乡亲们会遇到哪些生活上的困 2
难? (学生自由说一说) 师:想的真好!(出示第二段)谁来读? 读了这段 你知道沙洲坝的人民生活上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吗? (村子里没有井 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 出示句式训练: (因为( ),所以吃水要到( ).) (指名学生填空) 师:那时候家家户户还没有自来水,要用水喝水一定要----(打井 用井里的水) 师:在毛没有来之前,村子里就没有井,乡亲们为什么不自己打井呢? (指名学生想象1 打井需要有力气的人,可能村子里有力气的男人都去打仗了 2 乡亲们没有打井的工具 3 村子很穷,乡亲们没有测试哪儿有井水的工具… 4 乡亲们挖了一口井就被反动派填了,不给乡亲们喝干净的水) 师:就因为那么多的原因,所以村子里一直没有井,那乡亲们要喝水怎么办呢?(到很远的地方去挑) 指名读第一句(指导读好很远) 那挑是什么意思?你能做个动作吗?(让学生理解很远的地方去挑要费很大的劲) 师:(出示图片)这就是乡亲们挑水必须要经过的小路,这是一条什么样的小路?(指名学生自己说一说)那在这条漫长的挑水的路上,乡亲们会遇到哪些困难?(学生自由说一说) 师:对!如果乡亲们不去那么远的地方挑水,那只能喝村里池塘里的水,再看看村里池塘里的水是什么样的?(出示图) 你看到了什么样的水?这样的水喝下去会怎么样? (学生自己说一说) 对!所以要吃水必须要去---(很远的地方去挑) 指名学生读好:村子里没有井,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 (板书:吃水) 师:毛知道了这件事以后会怎么想? 3
(乡亲们生活太困难了,我要帮助他们解决这样的困难) 师:于是他就-----(出示: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 (板书:带领挖井) 带领就是---(带头 第一个 带着大家去挖) 那毛自己动没动手去挖?他只是指挥大家去挖吗?(不是 毛和大家一起挖) 师:毛是一个伟大的,他自己站一边看着大家指挥大家挖就好了,为什么还要亲自动手去挖呢?(他要给大家做榜样,大家才能更努力地去挖 毛非常关心热爱群众,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个困难解决掉 毛也一起挖 说明他很想井快点挖好,想大家快点吃到干净的水 不用那么辛苦的再去挑水喝。) (出示图)你看着这样的毛,你想说什么? (毛 你真是关心大家呀 毛你每天那么忙,还要关心大家喝水的事,真是一位好,热爱乡亲们的呀! 为人民服务的好) (板书:关心群众) 出示句式: 毛带着战士和乡亲一起挖井,有的人在( ),有的人在( ),还有的人在( ),毛也在( ),大家干得( )。 师:毛下定决心,一定要挖一口井给大家,不用让大家吃水在那么的困难。 (出示第二段 指名读 ) 学习第三段 过渡:经过大家的努力,一口井终于挖好了(出示井的图片),乡亲们看到井里涌出了干净的泉水,会怎么想?会怎么说? (自由说一说) 毛给大家挖了一口井 这口井给大家带来了干净的水,方便的生活 ) 看着这口井,便想起了关心群众,热爱大家的伟大领袖毛,可是, 一九三四年,红军北上抗日走了,反动派杀了回来,听说这井是亲手挖的,恨得把井填了。乡亲们只好又去挑那塘水喝了。喝过了又清又甜的井水,再喝这又脏又臭的塘水,那苦味就更难受了。越难受,便越想红军和毛。白天不敢到井边来,乡亲们只好等到夜深人静,悄悄来到村头,默默的围坐在井边。抬头看看天上的北斗 4
星,低头摸摸倒塌的井垣,心里念着毛,念着红军,只盼红军能早点打回来。 出示第三段 (指名读) 师:乡亲们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感谢毛的呢? (立碑 上面刻字) (出示图片) 上面刻了什么?(吃水不忘挖井人 时刻想念毛) 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 (当喝水的时候就不能忘记挖井的人 每时每刻都要想念毛) 谁来读?时刻想念毛(指名学生读) 为什么要时刻想念毛? (板书:时刻想念毛) (一起读第三段) 四、及时反馈 背诵全文 五、拓展延伸 师:吃水的时候不能忘记挖井的人,再看! (穿衣不忘()()人 吃饭不忘()()) 穿衣不忘缝衣人 吃饭不忘种田人 师:小朋友们,正所谓“饮水思源”就是这个道理(出示饮水思源)就是在喝水的时候要想到这水出自哪里,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给我们生活带来帮助的人,我们现在能坐在整洁明亮的教室里快乐的学习,生活,最应该感谢的人是谁呢?(学生自由说一说) 六 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第九课,知道了一些有关这口井的故事,因为这口井是毛领导的红军挖的,所以沙洲坝的老乡们又把这口井叫做---出示“红井”(放红井的歌曲)听着这首悠扬的歌曲,我们歌颂着伟大领袖毛,记住这个动人的流传至今的故事吧。 五、教学反思:《吃水不忘挖井人》是一篇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课文,课文 5
写了毛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井取水,乡亲们为了纪念毛于是在井边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这样一个故事。 由于文本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去甚远,所以在课前我就布置学生收集有关毛的图片资料及小故事,在课堂上交流、反馈,加深对毛的了解,也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到水的来之不易,我让学生先了解沙洲坝的地理环境,出示童谣“沙洲坝,沙洲坝,三天不下雨,无水洗手帕”。让学生大声朗读,想象沙洲坝人民没有水生活是多么的不方便,再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缺水带来的烦恼,使孩子们切实体会到沙洲坝人民生活的不容易。然后抓住“村子里没有井,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这句话,让学生想象情境,练习说话: 每当烈日炎炎的时候,乡亲们…… 每当寒风刺骨的时候,乡亲们…… 每当大雪纷飞的时候,乡亲们…… 每当暴雨倾盆的时候,乡亲们…… 这样,学生深切的体会到水的来之不易后就更能感受到毛和战士们挖井这一举动给乡亲们带来的方便,以及乡亲们对的敬意。从而深刻地理解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然后让学生说说“石碑立好后,可能会有哪些人去看?看了以后,又会说些什么”。这样,学生既体会到了毛和八路军的奉献精神,也看到了普通农民的淳朴和真诚。 同时,在教学时我始终以读为主,让学生从带着问题读到读通、读顺,到抓住重点词句想象读,让学生充分朗读,静心品味,感受到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让他们感悟毛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好品质,感悟乡亲们饮水思源的行为。最后由文本联系生活,引导学生体会现在生活的幸福,谈谈“我们在享受他人方便的时候,又应该不忘哪些人”,如:“穿衣不忘织布人”、“吃饭不忘种田人”、“住房不忘建房人”等等,让孩子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感受到 6
他人的深深爱意,学会感恩,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