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劳动总结
对于培养未来人才的全面素质来说,劳动技能素质是必不可缺少的。然而,家长和老师往往忽视学生劳动教育,不重视学生 劳动习惯的培养。 在家里学生有舒适的生活环境,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对学生“超 负荷”的包揽,在学校里,老师少安排劳动活动,使得学生动手机会减少,生活自立 能力降低,自己的事情不会做或不愿做。 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中非常 重要的一环,加强劳动教育可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兴趣和劳动习惯,也能培养 学生的自我服务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同时也能让学生更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靠劳 动创造出来的,让学生从心底尊敬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我校是从下面几方面进行 劳动意识、劳力技能的教育。
一、创设环境,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兴趣在每个人的学习过程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首要因素。学校教育教学时刻要 求教师培养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兴趣。首先,组织学生进行劳动教学活动,开展 \"小小能人\"等系列活动。通过\"家务我来干\"等角色游戏活动,有意识培养学生劳动能 力,如种植树浇水实践性的活动,教师在具体操作活动中让每位学生参与活动,学生 的兴趣油然而生;其次,教师利用多种废品旧材料带领学生一起制作并把学生制作的 小作品陈列在活动室或让学生带回家。这样学生尝到了劳动的喜悦,同时学生的动手 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二、通过了解、观察,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是长辈的掌上明珠,在家中任何事长辈都包揽了,使 孩子们缺少了锻炼,养成了娇气、懒惰的坏习惯,以至于到了学校给老师和自己带来 了不便,由此,我校便针对这一具体情况,首先从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入手。通过让 学生观察家庭长辈的一天的劳动活动,使学生知道家庭中每个成员的劳动及其对社会 的贡献,学会关心别人的冷暖,尊重他人的劳动;同时,我们还经常带领学生参观, 结合季节特点,让学生了解小区公园环境的变化,从不同角度来了解大自然中万物的 变化,了解劳动成果,从而意识到劳动带来的欢乐。
三、通过一日生活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要运用恰当的方法,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不要 叫孩子干他们力所难及的事。充分利用学生的一日生活,教育、培养学生爱劳动是十 分必要的。学会自我服务劳动是所有劳动中最首要的,如:学会做简单的家务、整理 床铺等。我校很重视培养学生各方面的习惯,注重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有助于学生自 我服务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能使学生间养成互相帮助、互相团结等等。 因此,早晨来校老师会带领学生一起搞卫生;放学前让学生和老师一起整理教室,培 养学生爱劳动,主动参与劳动的习惯。
四、加强家园配合,共同培养学生劳动习惯。 学生生长在不同的家庭里,所在的家庭环境也不同,有的家长注重学生的劳动教 育,但有不少家长过分里溺爱孩子,包办一切,致使学生最基本的自我服务能力和劳 动习惯却比较差。所以,搞好家校配合工作,请家长配合教育学生爱劳动,并主动指导家长让学后在家庭中积极参与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实施劳动素质教育培养了 学生的情操,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后我校还需进一步 把这项内容深化,为培养新时代自理能力很强的人付出最大的努力。 第三篇:劳动教育总结 2014-2015学年劳动教育工作总结 劳动课的第一特性就是实践性强,没有实践或实践得不够,都不能体现劳动课的 最大特点。
因此、在劳动课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组织好 劳动课的实践活动,是我校劳动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之一。
(1)组织学生进行劳动项目竞赛 组织学生进行劳动项目竞赛,激发学生劳动兴趣,培养积极的劳动情感,参加劳 动实践时,一定要具有集体活动的色彩,只有将不同的集体活动形式同具体的劳动内 容很好的结合起来、才能稳定学生的劳动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劳动自觉性。由于 劳动条件和内容的不同,集体活动的形式也想象是我们的大脑对已存储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要创新就必须会想 象,因此,在劳动课实践操作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对劳动课动手操作 过程的兴趣,来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 膀,展开丰富的想象,是培养学生和发展学生创新意识的必要手段。 例如,在纸工课上,学生折出的东西非常多,有的连老师都没想到,这时适时表 扬那些学生,对其作品给予鼓励和肯定,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只有勇于想 象,勤于想象,善于想象,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2) 在实践操作中发展发散思维。 在教学中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通过尝试和探索, 对原有的制作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是发展学生发散思维的有效途径。课堂上的实践 操作是整个课堂教学非常重要重要,在整个课堂教学占较大的比例,在这一过程中要 不断积累学生点点滴滴具有创新意识的闪光点。
(3)在实践操作中强化合作意识。 在劳动实践操作中,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建立合理的竞 2 争机制,激励全体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小组之间开展竞争,使每一名学生的个 性得以发展,特长得以锻炼,素质得以提高,最终走向成功。追求学生人人进步为最 终目标,以合作学习小组为运行载体,以全员激
动为操作手段,以小组团体成绩评价 为导向,激发竞争活力,强化合作意识。 (4)在实践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每个学生总是希望自己成功,总是能得到老师的赞赏,可见,让学生在劳动实践 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是非常重要的。尽力满足学生的成就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心,依靠自身的努力达到成功和从知识的获益中得到满足,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 在劳动教学过程中总是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促使每一 个学生学会学习,达到愿学、乐学、会学、善学。 总结一年的工作,只要意识到学生具有创造潜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坚 持\"教、学、做合一\",积极创造条件,劳动课教学将使无数学生创造力迸发出艳丽的 火花,而且常开不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