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乐滩水电站工程建设的主要技术成就

乐滩水电站工程建设的主要技术成就

来源:化拓教育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5卷第2期 红水河 V01.25.No+2 2006年第2期 HongShui River No.2.2006 乐滩水电站工程建设的主要技术成就 徐培基 (广西桂冠开投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南宁530028) 摘要:简要总结了乐潍工程建设取得的具有一定创新和较大经济、社会效益的技术成就,展现了乐滩工程建设技 术进步的新理念。 关键词:工程建设;技术进步;乐潍水电站 中圈分类号:Tv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08X(2006)02—0007—07 乐滩水电站工程是红水河规划建设的第八座梯 忻城县,枢纽和施工场地布置在U型河谷内。工程 级水电站,电站位于广西中部的忻城县,坝址控制流 建设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两岸土体植被的负面影 域面积为11.8万1 ,多年平均径流量688亿m3,水 响,减少水土流失,也是乐滩工程建设的重要课题, 库总库容9.5亿m3,总装机容量600 MW,年均发电 我公司和设计单位给予了高度重视,按照工程与环 量35亿kW・h,船闸可通航250 t船队,工程概算总投 境和谐,建设与环保双赢的原则进行设计优化和组 资40.24亿元。工程从2001年2月开始坝区征地移 织施工,取得了显著成效。 民,当年1O月底开始施工准备,首台机组于2004年 1.1优化设计,工程与环保双赢 12月投产,2号、3号、4号机组分别于20o5年8月、 乐滩工程枢纽总布置的原方案,船闸布置在左 l1月和l2月投产。水库于2005年l2月底下闸蓄 岸狭长的一阶台地上,船闸建筑深切入左岸山体, 水。枢纽工程将于2006年7月完工。 220 kV开关站则布置在下O 4-212 ITI至下O+45O 乐滩水电站工程规模不算大,但有四大特点:其 ITI处船闸下游引航道左岸坡上。下游引航道底部高 一是国内屈指可数的大型转桨轴流机组,最高最宽 程79.9 ITI,开关站地面高程125 ITI,山顶高程3oo ITI 的河床式厂房;其二是左岸地形狭窄陡峭,枢纽和旧 左右,左岸下游整个地形较为陡峭,浅部岩溶较发 坝地质情况较为复杂;其三是工程安全和施工安全 育,地表覆盖较厚,为含碎石粉质粘土为主的坡残积 问题比较突出;其四建设工期短,从施工准备开始到 层,且下部岩土接触带有一层力学强度很低的软塑 首台机发电实际工期只有三十七个月零二十天,4 状粘土。按照这个方案建设船闸和开关站,将形成 台机全部建成投产用了不足5O个月的工期。“乐滩 地质情况比较复杂的高边坡开挖,造成大量表层土 不乐”,这是对乐滩工程各施工阶段困难的形象说 体滑坡,虽可进行工程治理,但山体地貌和植被将遭 法。面对各种困难,乐滩工程建设充分调动了参建 受较大毁坏。在施工图设计阶段,通过优化设计解 各方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科技进步的作用,解决了施 决了此问题。 工中的多项难题,取得了保安全、工期短、质量好、投 (1)经过方案比选,决定将开关站移至厂房安 资省、效益高的优异成绩。本文初步总结了乐滩工 装间下游的滩地上; 程建设取得的主要技术成就。 (2)优化厂房结构,使厂房总长度减少了14 m(在 1工程与环境和谐,建设与环保双赢 本文下述),船闸、冲沙闸亦相应地往右移了14 ino 以上成果的重要意义在于把枢纽设计与环境和 桂中喀斯特地区石漠化防治是我国环境保护的 谐密切结合在一起,取得的工程效益不菲,节约工程 重大课题。乐滩水电站工程位于石漠化较为严重的 投资在2 000万元以上,获得的环境效益显著,不对 收稿日期:2006—05—20 作者简介:徐培基(1953一),男,重庆市人,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壮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和建设管理工作,现任广西桂冠开槛电力有限责 任公司副总经理,E—mail:gxgk—xpj@sina.corno 7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红水河2006年第2期 左岸条形山体开挖,基本保持了原生态面貌。 1.2开挖弃料的综合利用 乐滩工程需要的土料约3O万m3,砂石料约190 万m3。一方面由于缺乏天然砂卵石,工程所用的砂 石料全部需用石灰岩人工轧制而成,需用灰岩石料 约270万m3。另一方面工程开挖又产生大量弃料: 土方294.94万m3,石方390万m3。大量采石、取 土和弃料对乐滩河谷环境的毁坏是很大的。乐滩工 程从设计到施工,在技术上和施工组织上采取了分 类开挖,剥离废料,控制进度,适量储存等措施,将质 量符合要求的弃料充分用于加工砂石料,这部分弃 料利用率达到64.4%,其余的石碴则主要用于筑路 和库区边坡防护,石碴总利用率达到85%以上。开 挖土方尽量用于填石滩造地。避免了大量开采石料 和弃料,保护了坝区的青山绿水,经济效益和环保效 益显著。 1.3环境恢复工程 在业主的积极倡导下,设计院进行了枢纽区环 境生态恢复设计,业主列出专项资金实施施工区环 境恢复工程,采取适当的工程措施保持水土,绿化、 美化环境,对坝区进行环境恢复,尽可能减少工程建 设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枢纽区共征地103.08 hm2,枢纽占地17.4 hm2,施工用地85.65 hm2。实 施环境恢复工程后,复垦土地18 hm2,利用弃碴场 为两个自然村修建公路6.7 km占地5.45 hm2,其 余扰动过的施工用地将全部实施绿化。工程竣工 后,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工程与自然环境和谐的绿 色电站。 2大型河床式发电厂房的结构创新 2.1乐滩厂房的特点 由于挡水特性和机组特性,乐滩电站的发电厂 房具有以下特点: 、(1)厂房挡水高度高。受洪水暴涨暴落的影 响,厂房上游墙的挡水高度为28.86 m,下游墙的挡 水高度达53.81 m,厂房最大高度83.5 m。汛期挡 水水位高,但上下游水位差较小,枯水期上下游水位 差较大,但上游挡水水位较低; (2)厂房跨度大,主机间底宽85.5 m,主厂房 跨度27.5m。由于厂房跨度大,受施工条件和工期 的,主厂房无法采用框架式的挡水结构,受大面 积高水头的水压力作用,给厂房下游和两侧挡水墙 的结构布置带来不少困难; 8 (3)流道空间尺寸大,乐滩厂房单机容量为 150 MW,其蜗壳进水口流道面积为497.37 m2,与 葛洲坝175.5 MW机组的进水口流道面积相当,但 蜗壳边墙的高度是葛洲坝的1.12倍,蜗壳侧墙的挡 水高度是葛洲坝的1.5倍,尾水管肘管段的跨度达 到28.38 m。 这些特点给厂房的设计和施工带来许多困难,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也给厂房设计创新带来了机会。 施工图设计阶段,设计院通过有针对的结构功能、工 况分析,采用三维通用结构计算软件对厂房结构进 行系统的应力分析,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比较新 颖的结构有4项。 2.2缩短厂房长度 为了解决船闸闸首和闸室建筑深深切入左岸山 体形成高边坡,且下游引航道布置很不顺畅,也极大 地增加下游施工主干道布置上困难,因此闸首闸室 布置必须往右移。从总体布置上分析,船闸在坝轴 线方向的尺寸已无缩减的余地,厂房也不能往右移, 若厂房右移将挤占溢流坝布置,使溢流坝不能满足 泄洪要求,同时一期纵向围堰也会右移至深河槽中, 一期导流工程施工将变得十分困难。因此,将船闸 右移的唯一途经只有缩短厂房的长度。为了缩短厂 房长度,设计在结构设计上采取了两项新的措施: (1)安装间左端墙与船闸上闸首右闸墙原设计 为各自的挡水结构。经结构功能分析,结构上 作一些改动,即可将船闸上闸首右边墩和闸室相应 部分右侧墙与安装间左侧墙合为一体。此项设计优 化不仅使结构更加合理,更有利于安装间的侧向稳 定,而且将安装间的长度缩短了7 m; (2)减小厂房长度的另一个途经就是减薄边墩 厚度。原各机组的蜗壳边墙都采用挡水设计, 其混凝土蜗壳边墙应力较大,边墙边墩较厚。采取 的主要措施是:利用机组投运前的低温季节对水轮 机层以下的机组段间结构缝进行并缝灌浆,让相邻 两台机组的蜗壳侧墙联合受力,以此相互抵消一部 份水压力,降低蜗壳侧墙的应力,提高其承载能力, 使得每条伸缩缝两侧的墩墙厚度由4.35m减至 3.35m,每个边墩可减薄1 m,厂房总长度缩短7 m。 以上两个措施使厂房的长度由222.5 m缩短至 208.5 m,船闸及冲沙闸布置向右移了14 m,同时改 善了下游引航道的布置,避免了高边坡开挖和高边 坡治理,又为一期工程快速施工创造了条件,获得了 良好的环境效益和工程效益。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徐培基:乐滩水电站工程建设的主要技术成就 2.3流道肘管段采用分离式底板结构 以往的设计,考虑到满足厂房抗滑稳定要求和满 边坡岩体为一期纵向围堰和12号坝的基础,从围堰 堰顶算起至4号机建基面高差达65 m。据观测资 一期纵向围堰经过2002年汛期挡水,沉降 足基础承载能力要求,厂房尾水流道肘管段底板都采 料显示,且汛后未收敛,随着基坑 用整体式结构,即底板与边墩为一整体结构。乐滩厂 变形和水平变形持续增大,房肘管段底板的跨度达到28.38 m,采用整体式底 板,底板厚度要5.0 m才能满足结构强度要求。整体 式底板带来的问题较多:底板厚,工程量大;受力复 杂,肘管段底板容易出现裂缝;强约束区大体积混凝 的探挖,不仅纵向围堰水平变形有向基坑方向进一 步扩大的趋势,且于11月21日在12号坝中墩混凝 土发现顺河向裂缝,11月23日又在其坝体廊道内 发现顺河向裂缝,12月1日在纵向混凝土围堰下0 土,要求采用比较复杂的混凝土温控措施。 考虑到乐滩厂房1号~3号机组段,基岩岩体 完整性较好,承载力为3 MPa;洪水期厂房虽然挡水 高度高但上下游水位相差不大,枯水期上下游水位 差较大但挡水高度相对较低,抗滑稳定容易满足等 特点,在1号、2号、3号机组流道肘管段底板采用了 分离式底板结构,即底板与侧墙边墩之间设结构缝, 使底板和侧墙边墩受力明确,简化了受力关系,底板 厚度由5.0 m减薄至1 m。 4号机组由于基础较破碎,出现较严重的涌水, 右边坡滑动等不良地质,同时承受巨大的侧向水压 力,因此结合基础深挖仍采用了整体式底板结构。 并在肘管段底板设置预应力锚索,以满足抗滑稳定 要求。 采用分离式底板结构和包括减薄边墩等优化措 施后,1号、2号、3号机组段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在 7.61--61.2之间;基础最大压应力为0.82 MPa,远 低于厂房基础岩石3 MPa的承载力。 采用分离式底板,分别减少基础石方开挖和混 凝土工程量约4万m3,十分有利于简化强约束区混 凝土温控措施和加快施工进度。 2.4下游墙与蜗壳间采用封闭结构.减薄下游挡水 墙厚度 原布置的主机间下游挡水墩墙在70.0 m高程以 上为的悬臂挡水结构,挡水高度达53.81 m,挡 水墙厚度达7 m。尽管如此,在70.0 m高程处的闸 墩墩头拉应力仍然较大。为了改善下游墙的受力状 况,在下游墙与蜗壳之间的80.0~83.0 m高程和 90.5~94.5 m高程设两层厚板,使下游墙与蜗壳问 形成封闭的框架结构,下游墩墙、蜗壳、上游墩墙联合 受力,改善了应力分布,提高了结构承载力,下游墙的 厚度由7 m减薄至4.5 m,节省了混凝土工程量。 3厂房4号机深基坑边坡抗滑稳定综 合治理 厂房4号机基坑开挖形成了较高的右边坡,该 +132处发现J07裂缝。基坑深挖揭露了边坡岩体 存在多条断层和规模较大的结构面,主要有12月 中、下旬先后在边坡63~67 m高程、桩号下0+018 -032出露了顺坡倾向的F328缓倾角夹泥层,在52 ~56 m高程、桩号0+下020~0+下085出露顺坡 倾向的F7l1缓倾角夹泥层。2003年1月7日至11 日,纵向围堰下0+047~下0+092段先后连续出 现Jlz、J13、J14、J15四条裂缝。J14为陡倾角裂缝,从堰 体延伸到基岩内且趋势走向12号坝基岩,由此推测 J14与12号坝混凝土顺河向的裂缝相关。这些迹象 表明,4号机基坑右侧高边坡的稳定存在严重的安 全隐患。边坡一旦失稳将危及基坑内1 000多名作 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一期基坑2003年度汛失去安全 屏障,发电工期将拖后10个月以上,同时还严重影 响到原恶滩电厂安全发电。 面对险情,需要迅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初步认 识该边坡的变形机制失稳模式和判定危险性究竟有 多大;怎样监测边坡的安全为安全施工提供可靠依 据;采取怎样的抢险加固方案与施工计划,确保 2003年安全度汛和2004年汛前厂房下闸挡水。 2003年1月11日,项目公司召开专题会议围 绕上述3个问题讨论了设计院初步提出的边坡加固 方案,果断决定立即按设计院初步提出的加固方案 进行边坡加固。1月14日项目公司又邀请有关专 家对边坡加固方案进行了咨询。 3.1边坡变形机制、失稳模式初步认识和危险性 判断 当时,根据裂缝的形成过程,结合地质资料、观 测资料和开挖出露的裂隙、节理断层情况分析,认为 河水水位的涨落变化对围堰本身的水平和垂直变形 影响较大,12号坝混凝土上升速度过快,4号机基坑 的深挖且对边坡未采取加固措施是导致12号坝裂 缝、纵向围堰和边坡发生较大变形的主要原因。 根据12号坝和纵向围堰的地质勘测资料,下0 +21断面有5条缓倾角断层,下0+40断面有2条 缓倾角断层,下0+60断面有4条缓倾角断层,下0 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红水河2006年第2期 +80断面有6条缓倾角断层,下0+100断面有3 用测斜仪对边坡进行水平观测,在5个典型剖面 布置了5个测斜孔,20 m一个。此项监测工作委托 北京中水科工程总公司负责,从1月27日至3月15 条缓倾角断层,这些断层的陡倾角绝大部分顺开挖 坡向倾向基坑。当时可定性的推断沿这些缓倾角断 层的主要结构面的深层顺坡滑动是边坡失稳的主要 模式,滑动体的后缘很可能就在已发现的12号坝顺 河向裂缝和纵向围堰后坡面J】4裂缝,边坡滑动主要 控制在开挖出露的f7llo 关于危险性判断,主要考虑了三点。其一,纵向 围堰施工时,为了解决其基础稳定问题,在纵向围堰 后坡下0+050至下0+070,针对h2o断层用了两排 21孔预应力锚索进行加固,针对f7l1打了93根锚 桩,深11 m,穿过了f7l1;12号坝施工时,在坝基内 针对f328打了80根锚桩,这些措施对4号机右边坡 稳定仍起一定的作用。其二,4号机基坑上游段已 开挖完毕,尾水流道段只剩下保护层开挖,可暂停爆 破开挖。其三,滑动体还可以依靠岩体的侧向约束 力对边坡的稳定起作用。基于这三点,当时认为4 号机右边坡已发生变形但处于临界稳定状态。 以上认识和判断为抢险加固和加快4号机组段 施工提供了依据,我们作出了对边坡立即进行抢险 加固决定。同时,委托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进 一步对一期围堰及4号机基坑高边坡稳定分析及加 固措施进行研究。通过对该高边坡失稳模式、抗滑 稳定性、加固措施和典型剖面应力变形特征等研究, 提出了边坡加固方案优化意见,已用于设计中。 3.2抢险加固方案与施工计划 边坡加固措施主要有三个:①用15 d时间在边 坡顶部打55根锚桩,深度达18 m,穿过f71]断层3 m;②用45 d时间在下0十015至下0十090边坡段 68 m和73 m高程设两排125根240 t的预应力锚 索,锚索间距3 m,下伏角15。,长28~34 m;③汛前 将4号机的混凝土浇筑至77 m高程以上,从根本上 改善边坡的安全稳定条件。 3.3安全监测方案 加大对裂缝的观测频次,包括纵向围堰、12号 坝,4号机右边坡的裂缝观测。1月11日起规定每 1 h观测一次,观测资料每天一报,有紧急情况则立 即通报,以便及时进行应急处理。完成边坡锚桩加 固后,经观测分析裂缝处于稳定状态,1月29日决 定将观测频次改为每8 h观测一次,12号坝裂缝每 天观察一次。 增加枯水期围堰沉降、水平位移观测,每周一 次;增加对12号坝沉降和位移观测,每天一次。 10 日连续观测48天,直到加固工程完工,这是分析和预 报边坡是否可能滑动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3.4治理效果 边坡按计划完成了抢险加固,抢险期间实行了 严格的安全状态监测和评估,实现了安全生产, 2003年一期围堰安全度汛,厂房经过20o4和20o5 两年挡水考验,监测结果表明,边坡已处于稳定状 态,工程安全和施工安全都得到了保障。也按期实 现厂房下闸挡水里程碑。 4快速施工的施工组织技术 乐滩工程是在广西严重缺电的形势下开工建设 的。2001年10月底开始施工准备。为了尽快缓解 广西缺电的局面,国家和自治区、中国大唐集团 公司和公司董事会都要求2004年12月底前首台机 组投产发电,2005年底全部机组建成投产。我们实 际用了不到30个月的工期建成了国内最高最宽的 河床式发电厂房,基本按期实现了机组投产发电目 标。首台机组投产发电工期比可研审查同意的工期 缩短了16个月,比项目建议书确定的工期提前了7 个月。在乐滩工程实践中,形成了较有特点的快速 施工组织技术。 项目公司确立施工组织的指导思想:创一流工 程,保发电目标。在运作中形成以机组投产发电为 目标,P3软件为计划管理平台,综合考虑自然因素、 技术因素、时空因素和安全质量因素正确果断处理 关键性问题为核心,项目整体文化为其人文环境的 系统技术。能够针对施工中出现的各种复杂棘手的 问题迅速做出最佳的决定。能够充分调动各方的资 源,从技术、安全、质量、进度等各个方面创造条件按 期实现投产发电的目标。将工程特点、技术、管理和 文化有机地结合成一体是系统技术的基本特点。其 关键要点如下。 4.1枢纽布置与施工的协调 按照原枢纽布景方案,左岸接头坝为13号、14 号、15号3个重力坝段和接头土坝,坝长98.5 m,其 中重力坝段53.5 m,土坝45 m。接头土坝和15 号、14号重力坝段深切左岸山体,接头坝的施工将 切断厂房和船闸下游的施工道路,推迟发电工期。 枢纽布置与施工之间矛盾突出,成为制约发电工期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的关键。2002年初,经现场勘察和研究发现接头坝 基础粘土覆盖层很厚,可在不影响大坝安全的前提 下取消左岸14号、15号重力坝,将接头土坝改为土 石坝紧接13号坝,优化设计后,接头坝总长为71.5 rn,其中土石坝长39.5 m,13号坝长32 m,整个坝 段缩短27 m。 为了使土石坝和13号坝施工不影响施工干道 的正常通行,其土方采取了垂直边坡开挖方案,施工 期对其边坡采用超长土钉墙进行支护,这项技术达 到了同行先进水平。 左岸接头坝的优化设计措施解决了枢纽布置与 施工道路的矛盾,减少了工程量,为一期工程快速施 工创造了必备的条件。 4.2导流工程与发电目标的协调 决定乐滩工程施工导流方案的主要因素有三 个:一是枢纽布置和河床地形,二是一期工程施工期 间小恶滩电厂继续发电,二是2004年底利用小恶滩 旧坝加固加高作上游围堰挡水,首台机组投产发电。 利用小恶滩旧坝作为二期导流的上游围堰挡水 发电,是缩短乐滩工程发电工期关键措施之一。然 而,为了减少赔偿降低建设成本,一期工程施工期间 电厂仍要发电,这在施工进度、安全生产、安全度汛 等方面给乐滩工程施工导流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旧坝虽可作为二期导流的上游围堰,但其复杂不清 的地质问题、坝体质量问题令人担忧,若处理不当, 不但发电工期将推迟一年,而且还可能发生重、特大 事故。因此,有针对性对施工导流的薄弱环节采取 合理的工程措施,保证了施工导流的安全和关键节 点的进度,为确保按期发电创造了条件。 (1)将一期围堰上游草土围堰改为土石围堰粘 土斜墙防渗,土石围堰长239.66 m,挡水标准为枯 水时段5年一遇洪水,相应流量为2 250 m3/s。为 抢在2002年5月15日前建成一期碾压混凝土围堰 施工赢得了工期。 (2)1O号坝是衔接一期厂坝工程和二期溢流 坝工程施工的重要坝段,从施工总进度分析,在二期 溢流坝开工之前即2004年1O月前将1O号坝抢至 设计高程且桥面贯通,可为二期溢流坝工程在一个 枯水内抢至106 m高程以上创造条件。为了保证 1O号坝的安全施工,增加了1O号坝导流子堰施工 的导流子围堰。 (3)重点研究了旧坝的安全问题和提高其挡水 水位的可能性。施工图阶段,设计院对旧坝进行了 补充勘探和加固设计,项目公司多次组织加固方案 徐培基:乐滩水电站工程建设的主要技术成就 讨论会完善其加固方案,并要求加固后旧坝挡水标 准从原设计的97 m提高至99.5 m,以充分发挥旧 坝挡水发电的效益和保障机组初期运行的安全。根 据勘探资料分析,旧坝的主要问题有三个:一是基岩 岩溶和缓倾角构造发育,钻孔遇洞率和缓倾角构造 发育率分别为46%和0.18条/m,存在大量漏水和 缓倾角泥裂隙。二是旧坝基础清理不彻底,坝体施 工质量较差,相当一部分坝体中有松散混合堆积体 存在。三是旧坝的4孔导流底孔钢闸门不满足二期 导流设计水位下的强度要求。针对第一第二个问 题,采取了固结灌浆、帷幕灌浆和预应力锚索综合措 施对旧坝进行加固处理,既解决抗滑稳定问题,又有 利于减少二期基坑的漏水。针对第三个问题,选择 了在闸门前的石碴体中作6 m厚的静压注浆防渗 墙,与钢闸门共同受力,解决了旧坝导流底孔封堵强 度不足的问题。 在施工及蓄水计划的安排上,充分考虑到加固处 理的风险性,采取了措施。2003年底,项目公司组织 施工方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共同进行了膏浆 灌浆技术在旧坝加固中的应用研究,并完成了旧坝闸 坝段的加固和导流底孔静压注浆防渗墙的施工,总结 出了先对旧坝及基岩进行固结灌浆,后做帷幕灌浆和 预应力锚索的施工顺序,为在2004年底完成旧坝加 固和下游土石围堰的防渗处理做了充分的技术准备, 减少了2004年底旧坝加固工程量和施工风险。旧坝 加固加高后,分期将其挡水水位从97 m提高至99.5 m,经安全监测,挡水运行1年,运行正常,保证了二 期施工导流安全,充分发挥了挡水发电的效益。 4.3优化设计。减少工程量和预防地质灾害 项目公司将实施施工图阶段的优化设计作为施 工组织的重要环节,为实施优化设计创造条件,鼓励 设计院挖掘潜力,优化设计,一方面节省了工程量, 另一方面有效地预防了地质灾害的发生,为加快工 程进度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经项目公司认可的 预防地质灾害的工程措施达1O项,投入治理资金 2 000多万元。经项目公司认可实施的主体工程的 设计优化达到29项,节约工程投资1.3亿元。 4.4简化温控实现混凝土连续施工 乐滩混凝土工程量为126万m3。水工混凝土 温控是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乐 滩工程混凝土温控的难点在于:①坝基绝大多数为 较完整的厚层灰岩,弹性模量高对建筑物基础约束 大,特别是对厂房深挖基础呈多向约束,且结构复 11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红水河20o6年第2期 杂,要求严格控制混凝土最高温升;②为了满足发电 工期目标的要求,厂房、船闸等建筑强约束区大体积 混凝土都必须在高温季节连续施工,增加了温控难 工期从2003年10月提前至8月;为保证2004年8 度;③没有复杂的预冷设施。 月开关站具备设备安装条件,船闸闸室右边墙工期 针对其难点,我们总结出了简化混凝土温控实 比原计划提前5个月;为保证厂房下闸挡水,各机组 现高强度连续施工的方法,在没有骨料风冷或水冷、 段上下游墙混凝土工期、桥面通车工期都作了较大 加冰拌和等预冷措施条件下搞好混凝土温控,保证 调整。为了充分发挥机组投产后的发电效益,将二 了施工质量、实现了混凝土高连续强度施工,保证了 期溢流坝工程下闸蓄水工期调整至2005年底,比原 发电目标的要求,及时对重要节点工期进行了分析 调整,如左岸接头坝、船闸及冲沙闸上闸首坝面通车 质量,赢得了工期。其方法的要点如下: (1)通过试验优选J'i,]JI1剂,严格控制粉煤灰质 量,加强“双掺”,逐次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减少水泥 用量,降低混凝土温升; (2)严格控制水泥、粉煤灰入罐温度;保证骨料 堆高避免烈日直晒骨料,降低骨料温度; (3)设计院运用当地气温资料并按优化配合比 的混凝土水化热温升,提出各月、各旬浇筑温度标 准。实施情况表明,调整后混凝土浇筑温度较为合 理,减免了计算误差; (4)合理分层分块,设计院为此做了大量分析 计算工作,推出了符合实际的较优的分层分块方案, 并根据不同气温条件调整分层,以适应快速施工,高 温季节强约束部位采用1.0~1.5 rn薄层浇筑,冬春 季节随气温降低而适当提高层厚,基础部位层厚为 1.5~2.0 rn。基础约束范围内的大面积浇筑块埋 设冷却水管进行通河水冷却; (5)优化结构设计,流道采用分离式底板结构, 减少大体积混凝土工程量,在结构约束较大的部位 预留后浇槽,加强温度钢筋配筋等; (6)采用混凝土表面保护,防晒或保温及中期 冷却等措施以减少表面裂缝的产生。 实践证明,采用简易方式有效地降低和控制了 结构内部的混凝土最高温升,据混凝土内观资料表 明,大部分混凝土最高温升能控制在32℃ ̄36"C范 围之内,少数测点超过标准,超过的幅度不大。施工 中所设的后浇预留槽和在结构允许部位所设的永久 缝都能有效避免温度应力的危害。经检查统计,每 万立方米混凝土出现裂缝不足2条,没有产生危及 结构安全的贯穿性裂缝。乐滩工程的做法对于其它 同规模工程具有很好借鉴作用。 4.5关键节点进度的优化与控制 乐滩工程开工不久,项目公司就建设了以P3 软件为平台的计划控制系统,对工程进度有效地实 行分级动态管理,做到了每个施工阶段关键路径清 楚,资源配置要求明确,计划纠偏措施及时。按确保 】2 计划提前3个月等。 4.6营造和谐奋进的项目文化氛围 投产发电目标需要得到各参建方的高度认同才 有实现目标的动力,先进的计划和措施需要得到各 参建方积极参与才能够获得坚决地执行。面对巨大 的工期、安全、质量等多重压力,项目管理与执行需 要一种和谐的人文环境。施工组织应当也必须创造 这样一种环境。我们的做法要点是:以项目公司为 主导,没有项目公司的倡导就不可能创建这样一种 氛围。以项目共同利益为基础,构建公平、多赢的利 益格局,避免各自的利益动因带来的负面影响。以 投产发电为目标,协调工程的技术、时间、空间关系, 合理整合资源,正确果断处理关键性问题。营造和 谐安全的环境,形成沟通合作、共创一流的项目文化 氛围,凝聚各方的积极性,构造为实现发电目标而克 服各种困难的合力,鼓励参建各方以充满活力的精 神状态投入工程建设。 5高水头作用下的基坑堵漏技术 厂房3号、4号机组段岩溶发育,基岩较破碎。 由于汛期上游水库水位一直保持在98 m至106 m, 在高达50多米的水压作用下,20o2年7月中、下 旬,当基坑开挖预裂爆破至49 m高程时溶蚀破碎带 被揭鳝而发生了较大漏水,漏水量达到3 000 m3/h, 涌水点最大流速达15 m/min。8月初3号、4号机 组段被迫停止开挖。为了尽快堵漏恢复施工,科莱 公司与我公司、设计院研究制定了高水压作用下的 基坑堵漏技术方案。该课题的难点在于:高水头作 用,渗径短,涌水点多且出露处被大面松动爆破。堵 漏技术的要点:利用2号、3号机组之间的填充较好 的断层的隔水作用,根据该区域岩溶发育特点和断 层走向,研究制定了“从左往右,从上往下,分层减 压,分片灌堵”技术方案,采用了“引滤反堵”、“多泵 制浆”“双液灌注”等工艺流程,经过两个多月的努 力,解决了在高水压作用下的基坑堵漏难题。其堵 漏难度在国内少见。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徐培基:乐滩水电站工程建设的主要技术成就 6大型转桨轴流机组快速安装 项目安全管理委员会 乐滩机组是国内屈指可数大型转桨轴流水轮发 I ± 『I.M± f 1 w ⅡH 电机组,单机容量为150 MW,转轮直径达10.4 m,转 子直径14.96 m,安装工期普遍比合同工期缩短15% -30%。尤其4号机组,从定子组装到机组投入商业 安全状态评估 I.-—-{安全评审与考核 —一危险源预控 运行安装调试工期为169天,扣除处理1号转轮耳柄 I I 缺陷所占时间,实际工期只有149天,从转轮吊装到 机组投入商业运行工期仅为27天,速度之快创造了 J 整改 国内同类机组的先进水平。乐滩机组快速安装的要 ll 资源投入  点是:①按发电工期倒排计划和优化流程,并对计划 【 l 实行动态管理,执行出现偏差后只调整措施,不动摇 形成新的l l形成新的I l形成新的I 发电目标;②按目标制定措施,按计划投入资源,赶工 技术规范I I管理规范I l安全理念I 突破工期瓶颈;③研究和实施快速处理缺陷的技术组  l1 织方案;④逐级落实安全、质量责任制,以安全、质量 保工期;⑤发挥经济杠杆的积极作用。 人员环境设备工法勘察设计 7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系统预控技术的 l^ + ^ l 研究与应用 l I 水电工程施工是安全生产风险较大的行业。如 图1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系统预控技术基本框架圉 何在目标工期无调整余地,施条件较多,风险较 大,资源有限投入的条件下,有效地预防事故的发 存在,我们按照预控技术框架所示的原理周而复始 生,实现工程和施工的本质安全,是摆在乐滩工程项 地加强安全生产的动态管理,突出管理的时效性。不 目管理面前急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初步研究 断夯实安全生产的基础,在复杂高危状态下有效地 并应用了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系统预控技术(下简称 预防了事故的发生,施工上连续4年实现了安全生 预控技术)。这一技术的基本思路是运用系统工程 产,工程上为机组建成投产后安全运行创造良好 的原理和方法,将专业技术与管理、安全文化建设相 条件。 结合,运用安全状态预控、危险源管理、安全隐患治 8结语 理、安全评审与考核等方法,对水电工程施工的人 员、环境、设备、工法、勘察设计和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尽管本文的篇幅已经很长了,但仍没有把乐滩 六大要素进行全员全过程的预控管理。 工程建设主要技术成就总结完,如船闸、溢流坝等, 预控技术的基本框架见图1。 在设计和施工方面都有许多特点,只好另文总结 主体工程开工以来,我们不断在实践中完善预 介绍。 控技术,推广应用取得的较好效果。经过安全状态 致谢: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许多从事乐滩水电站工程 评估,随工程进展每年都有十几项重大危险源客观 建设的同事的支持。在此深寝谢意。 Main Technical Achievement on the Proj ect Construction of Letan Hydropower Station XU Pei-ji (Guangxi Guiguan Development Investment Electric Power Co.,Ltd Nanning 53 ̄23) Abstract:The technical achievement with some innovation and relatively large economical and social benefit achieved from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of Letan hydropower station is summarized up,and the new theory and idea of technical advancement is showed in the paper,too. Key words:proj ect ocnstruction;technical advancement;Letan hydropower statio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