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司治理结构的视角 浅析会计诚信缺失的成因 王良金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 0046 【文章摘要】 公司治理的状况可以通过会计信息 (一)缺乏有效的市场竞争约束 1、资本市场竞争较弱。资本市场对 公司治理及经理人员的监督约束主要是 接管。法马认为,董事会是一种引入市 二、公司治理结构对会计诚信的 场机制的制度,是公司控制权的内部市 场,接管则被认为是公司控制权的外部 影响 公司治理的状况可以通过会计信息 市场(法马,1 980)。接管市场或公司控 反映出来,。现代公司的委托代理关系影 响着会计信息质量,两者存在着互为因 反映出来,现代公司的委托代 关系影 果的关系。本文从公司治理结构浅析会 响着会计信息质量,两者存在着互为因 计诚信缺失的成因。 果的关系。因此,笔者认为必须通过完 善公司治理的各个方面来提高我国公司 【关键词】 的会计信息质帚。然而,就我国实际情 公司治理结构;会计诚信;成因 况而吉,我国公司治理(包括内部治理与 外部治理)存在着诸多缺陷,这些缺陷导 一 会计诚信的含义 致我国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低下,影响了 诚信渗入到人们活动的各个领域中, 我国经济发展。 经济活动中的会计范畴也不例外。会计 以利益最大化为目的造成的问题渗 诚信的产生,源于经济社会生活中无处 入到各个环节,主要表现为公司治理中 不在的契约关系。国家、市场、企业等 存在的问题。由于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中 各个主体的经济活动都离不开正常契约 治理主体的转变,管理者成为了公司的 关系的约束和制衡,而会计诚信可以说 具体操作者,以经济利益为中心的治 是维系这一制衡的原则和基础。伴随企 目标也在一定程度上有了缓解,但是由 业的发展,会计工作愈加系统化,在满 于所有者对管理者的绩效评价仍旧建立 足委托方代理方基本需要的同时,会计 在利润基础上,故管理者的管理目标不 做宏观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会计诚信与 会偏离利润这个主题。只要会计失信的 利润谋求的冲突便是典型。 成本低于寻租带来的利益,管理者就小 对会计诚信的理解可以依照会计诚 会放弃偏离会计诚信的行为。公司治理 信主体划分为广义和狭义。从利益相关 结构对会计信息的影响具体表现为:股 者角度考虑,会计诚信绝对不是单一的 权结构不合理引起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不 企业内部的问题,其涉及的范围应该更 足;会计参与内部人控制;委托代理关 广泛。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 系下国有资产的有效投资主体依然缺 会计诚信的概念在内涵上应该更为深 位;制衡机制不完善造成对会计信息质 入。会计诚信的相关主体包括所有会计 量的监督不力。可见,企业的治理对于 信息利益相关者,包括:企业管理者、会 会计诚信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计行为主体、会计信息使用者(部 门、投资者、债权人等)和其他与会计t 三、我国公司外部治理存在的问题 信息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个体。因而从 及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广义上讲,会计诚信是所有与会计信息 内部治理的有效性取决_丁所有权结 相关的人员,包括企业管理者、会计行 构,外部治理的有效性取决于市场的完 为主体(包括企业内外部会计人员)在 善性。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的天系是相 会计信息的生产过程中对会计信息使用 互替代的。但由于每~种机制都不能完 者、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一种企业责任, 全有效地发挥作用,所以,它们之间又 即客观公正地反应经济活动的真实会计 是相互补充的关系。从会计诫信的概念 信息,履行会计职责,为会计信息相关 可以看出,企业由十处于社会契约网 利益主体提供服务。 中,它已经是一一个利益共同体,因而公 从狭义上讲,会计诚信是指企业的 司的治理机制也不只限于以治理结构为 会计人员在企业管理者的领导下,诚 基础的内部治理,而是利害相关者通过 实、守信、客观、公正地把现实经济活 一系列内部、外部机制来实施共 治 动反映出来,并忠实地为会计信息相关 理。外部治理需要资本市场、产品市场 利益主体服务,其主体只是局限在企业 和经理市场等市场和法律、传统文化等 的会计人员和企业管理者。 共同发挥作用。 坝代商业 MODERNBUSINESS 制权交易市场的存在并有效运行对不良 管理者是一个持续性的外部威胁。所谓 接管市场或公司控制权交易市场,是指 通过收购股份或征集投票代理权取得对 公司的控制权,达到接管和更换不良管 理层的作用。它的作用机理是:当管理 者不能成功地治理公司或滥用职权导致 公司业绩和形象恶化时,股东会抛售或 寻机转让股票,股票价格就会下跌,公 司从证券市场上融资的成本提高,这时 潜在的接管者通过收购目标公司股票或 征集其他股东的投票代理权来接管目标 公司的控制权,并重构公司治理结构, 整顿公司业务。接管一旦发生,被接管 公司股权结构就会发生根本性变化,进 而改组董事会,撤换的经理人员, 部分或全部董事和经理人员的人力资本 就会贬值。就以我国国企上市公司的情 况来看,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育不成熟 和国企以 有股占主导的畸形股权结 构,上市公司通过资本市场竞争被接管 的可能性极小。由于目前并购的法规的 不完善,使公司间的并购缺乏有效的法 律保护,一旦出现问题,就会造成巨额 损失。由于管理层缺乏接管的威胁,代 理人管理懈怠,盲目投资,资金被滥用 等现象相当严重,而经理层却能高枕无 忧的怪现。 2、产品市场缺乏竞争。如果企业产 品市场是充分竞争的, 么这种竞争会 对经济形成 力;如果产品市场是垄断 的,则经 的日_了就舒服得多。产品市 场的竞争是对经理人员最直观的评价, 也是最直接的约束,同时也是检验企业 治理效率的标准。产品市场所提供的信 息 产品的价格、销售量、市场占有 率、利润等可以对经理人员的经营能 力、努力程度作一个基本的判断,反映 企业的治理效率。资源利用效率低的企 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必然处于劣势,企 业所有者就会采取措施,改善企业治理 机制,解雇治理业绩不佳的经理人员。 因此,产品市场的充分竞争至少能够起 到三种作用:一是改善治理机制,提高 治理效率。二是对经理人员彤成巨大的 业外部的许多监督机构,各自为完成自 上意识”、“关系哲学”等,严重阻碍了 压力,迫使其改变和调整经营管理方 身任务,各司其职却偏离了最为核心的 市场诚信基础的建立。由于受传统文化 式。三是区分经理素质。通过声誉机制 职责,如工商部门对企业的监督,往往 中“唯上意识”的影响,企业负责人或 迫使在职经理努力工作,驱逐劣质经 就是一年一次的工商年检,而财政部门 会计人员很少意识到自己是平等履行职 理,提高经理的整体素质。反之,如果 平时与企业几乎没有联系,税务仅是监 责的个体,听任领导安排,使得很 产品市场是垄断的,企业产品尢替代 督企业是否如实纳税等,部没有对企业 多情况下违背诚信。此外,传统文化中 =芏很大程度上致使会计 性,经理人员完全可以通过抬高价格的 会计工作实施具体全面的监督。再次, 的“中庸之道”J方式来增加利润收益,那么经理就能蒙 混过关,经理人员就会因缺乏刺激诱因 而懈怠,减少努力和投入。 3、缺乏竞争性的经理市场。经理市 场的竞争对经理施加了有效地压力。如 果一个经理把企业搞得一塌糊涂,那么 在经理市场上,他的个人价值就会贬 值。因此,如果从动态的观点看问题,即 使不考虑直接报酬的作用,经理要顾及 长远利益,因此他会努力工作。在有效 率的经理市场的情况下,从长期来看, 经理会为自己的声誉和人力资本价格而 努力工作,而且经理人员也会不断充电 来提高自己的人力资本价值,以抗衡同 行或“在野经理”对他构成的威胁。现 代公司制企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经营管 理职业化,而经理人员作为特殊的人力 资本的职业经理人对企业的经营起着决 定性的作用。若企业经营不善,经理人 员的人力资本就会贬值,如果被解雇, 埘于已经积累了企业特有管理技能的人 来说,是一种很大的人力资本损失,并 有可能因此而被逐出经理市场。因而, 经理市场的配置功能为具有不同才能的 经理人员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并通过经 理市场的价格机制为企业提供确定经理 报酬的合理依据。 (二)法律法规监督机制 我国处于经济转轨期,法制不 完善,各种类型的“寻租”活动普遍存 在;政治改革滞后,地方保护主义、 部门利益主义,为企业经营者寻找“庇 护”和“攀亲拉关系”提供了方便之门。 这一切客观上弱化了经营者面向市场开 拓创新的积极性,助长了“杈钱交易”腐 败行为的蔓延,人为地破坏公平竞争的 外在环境。在委托代理制下,加强 对企业的监管是十分必要的。 l、会计监督体系不健全,企业外部 监督软弱无力。这是会计造假能够实现 的根本原因。首先,企业内部审计部门 只能在企业主要负责人领导下行使职权 开展工作,无法履行其对企业内部的财 务状况,进行审计的职能。其次,企 从社会监督来看,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 人员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 态从 机构的性远未达到市场经济发展的 事,认为没有必要坚持原则而得罪人, 要求,由于管理上的不规范以及其出于 这样企业负责人或会计人员参与作假就 商业目的、素质低下等原因,给企业虚 不难理解。在和企业内部的监管部 假的财务报告出具审计报告,助长了会 门及会计师事务所在履行监管职责时, 计信息失真的恶性循环。 只重人情而不顾客观事实,会计失信行 2、相关法律机制不完善。法律的规 为由此产生。 定构成了对会计信息质量最基本的监督 和约束,但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有一定 四 结语 得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放纵了上市公 诚信之所以是会计工作的灵魂,不 司的会计造假行为。我国法律法规体系 仅仅因为会计失信的巨大危害,还因为 不健全、不完善。我国还未形成健全的 会计是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发展 财务、会计、审计法律法规体系,许多 经济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越 法律法规尚未建立,己建立的法律法规 重要。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更 又不严密,法律法规之间又有许多矛 要求会计行为必须准确、真实、完整反 盾、不协调之处,执行起来就有很多漏 映经济运行状况,也就是要求会计行为 洞可钻。如即使是专门为会计法律问题 的诚实守信,即诚信。社会发展需要会 而制定的《会计法 中,只字不提会计 计诚信,所以对未来我们应持乐观态 问题中的民事责任问题。因此,一旦牵 度。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信以立志,信 涉到民事法律纠纷,作为专门处理会计 以守身,信以处世,信以待人,毋忘立 法律问题的《会计法 却为力。此 信,当必有诚”的诚信精神,已深深植 外,我国各种税收中也缺乏相应的法律 根于会计执业界人士的心中,成为忠诚 规范,征收依据的都是会计信息,一些 敬业的座右铭。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 企业为了维护企业小集团的经济利益, 展,这一思想将会进一步发扬光大。只 利用税法与会计的规定存在的差异进行 要大家共同努力,一定能够在全社会营 造假,以偷逃税款。 造出诚信的氛围,提高单位和个人的诚 3、现行财会人员管理不完善。 信度。圃 由于没有建立适应当前经济形势的财会 人员的管理,企业财会人员的录用 【参考文献】 与分配全是企业领导说了算,而且财会 1、杨雄胜.会计诚信问题的理性思考 人员的劳动报酬多少往往由企业领导决 [J】.会计研究,2002,(5):6一】2 定,尤其是集体、个体、私营企业,这 2、肖涛,肖平.会计诚信缺失的戍因 样企业财会人员就难以地依法行使 及对策[J].财会研究,2006,(01) 其职权,使得财会人员的工作身不由 5、高莲盛,会计诚信缺失原因探析 己,否则会得到不公正的待遇甚至下 [J].财会研究,2007,(01) 岗、解聘。 4、罗正英.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诚信机 (三)传统文化对企业诚信的影响 制的建立与完盖[J】_会计研究,200,2 我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是单方实践 (8):5 ~ 6 诚信,即“道德义务型”信任,重视以 5、张学平.建立会计诚信体系的构想 家庭或家族关系为基础的诚信,而不是 【J】.财会月刊,2005,(7):48--49 以市场关系为基础的“契约型”伦理信 6、宋丽丽,刘巨钦.史论中国企业诚 任。因此,这样的中国传统诚信观,并 信缺失的历史成因与制度背景[J】.中 不能提供市场主体所必备的诚信素质, 国经济评论,2004,4(7):27-;51 延续两千年的封建文化的糟粕,如“唯 MODERNBUSlNESS 坝代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