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石线路工区2016年防洪措施
测石线路工区2016年防洪工作措施
为确保工区汛期行车安全和运输畅通,减少水患对运输的影响,根据《太原铁路局关于2016年防洪工作安排的通知》(太铁工函〔2016〕271号)以及《太原南工务段关于做好2016年防洪工作的通知》.(太
南工桥〔2016〕95号)要求,结合工区实际情况,工区制定2016年防洪工作措施如下:
一、2016年防洪工作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
1.防洪工作总体要求:根据工区管辖设备实际情况,以“积极预防、超前预警、果断处置”为主,将预防管内的高路堑护坡溜坍、隧道洞口仰坡塌方、路基塌陷下沉以及落石、危树作为防范重点,开展并落实各项防洪工作。
坚持物防、技防和人防相结合,强化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持续推进管理规范化、作业标准化、检查整治常态化建设,坚持关口前移,过程控制,严防死守,确保列车安全。
2.防洪工作目标:杜绝旅客、货物列车撞压坍体和落石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害对运输的影响,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
入汛时间:6月1日8:00起。此前,如管内出现连续3日累计降雨量(管内雨量观测点平均雨量)达50毫米以上时,比照汛期进行办理。
二、认真落实防洪责任制,实施防洪目标分级管理
1.建立健全防洪组织
— 1 —
工区成立防洪抢险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安志彪
副组长:荆兵兵
成员:工区全体职工
2.认真落实防洪责任制
1.班组是防洪工作的执行主体,负责按照防洪指挥部和防洪办要求,完成汛期各项检查、整治及抢险任务。
三、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危机意识和责任感
今年,我国气候的影响将更为显著,局部强降雨可能会增多。由于雨量偏多的趋势,发生高大挡护溜坍、崩塌落石、隧道出入口仰坡及防护坍塌下沉的风险概率较高;加之近年来周边环境隐患,遇汛期强降雨极易诱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给防洪工作带来巨大压力。
要认清防洪工作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切实增强做好防洪工作的危机意识,承担起自己肩负的责任,扎实做好各项工作,确保2016年防洪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圆满完成。
四、从严从细,切实做好防洪准备
5月10日—5月25日期间,对管内防洪基础设施和周边环境再进行一次全面细致的记名排查,。
— 2 —
1.检查重点:要以山体崩塌落石、线路两侧危树、高路堑护坡及堑顶排水沟为重点;1.管内防洪地点;2.线路侧沟有无断裂、渗漏、堵塞、淤积、变形、反坡排水等现象;3.发生过水漫线路、路基下沉地段;4.外单位施工影响设备安全度汛的处所。
2. 大力整治防洪设备隐患
5月31日前对管内排水设备全面清理一遍,工区负责线路两侧侧沟的清理;加强排水设备的检查整修,确保无淤积、无渗漏、无冲刷、排水畅通。。
3进一步完善防洪抢险预案
结合设备状况,针对防洪工作实际,要认真调查铁路周边地形地貌及水文地质等基础情况,做到一点一案,要明确抢险路径、抢险方案、抢险人力、机具材料准备情况,确保一旦发生水害,能迅速到位,现场组织有条不紊,抢修进程快速有序。在抢修过程中,要安排足够的人员、机具分班作业,保证人员、机具的有序衔接。
五、严格执行汛期行车安全各项制度,全力降低水害影响
雨量警戒制度、雨中雨后检查制度等汛期行车安全各项制度是确保汛期安全的强有力保障,坚持加强协作、密切配合,进一步强化关键时段、地段和环节的过程控制,关口前移,严防死守,确保绝对安全。
(一)防洪重点处所的安全卡控。要严格执行防洪地点管理制度,
Ⅱ级防洪地点:降雨极易诱发危及行车安全水害的处所,降雨量达出巡雨量时派人临时看守,一般情况下雨后延时看守不少于48小时。
— 3 —
Ⅲ级防洪地点:所处环境复杂,降雨可能诱发水害隐患的处所,当降雨量达到出巡警戒值后,班组要安排职工按照巡回图分批次不间断冒雨重点巡查。
(二)紧急情况下的行车安全卡控。采用扣、停、拦列车,是汛期非正常情况下应急处置的关键环节。工区巡守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加强检查观测,及时汇报信息,在河流水位上涨、线桥设备情况不明或发生可能危及行车安全的情况下,要按照“先防护、后处理”的原则,迅速设置防护,并立即向车站值班员报告险情,同时果断拦停列车,宁可错拦,不可错放。
六、构建常态化管理机制
加强汛期防洪值守。工区要安排半数以上人员昼夜值班,班组至少要有一名工长或班长在岗。
七、全力以赴做好抗洪抢险工作
发生水害后,班组要立即召集抢险人员,以最快的方式将人员、机具组织到水害现场,全力以赴做好抗洪抢险工作。
测石线路工区
2016.5.14
— 4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