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精华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建筑材料(A)》机考终结性3套真题题库及答案5

来源:化拓教育网
(精华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建筑材料(A)》

机考终结性3套真题题库及答案5

(精华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建筑材料(A)》机考终结性3套真题题库及答案 盗传必究 题库一 试卷总分:100 答题时间:60分钟 客观题 一、判断题(共25题,共50分) 1.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的物质基础。

T √ 2. 材料的矿物组成主要是指元素组成相同,但分子团组成形式各异的现象。

T √ 3. 强度试验时,加荷速度越快,所测强度值越低。 F √ 4. 矿物是由各种不同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天然固态岩石的集合体。

F √ 5. 建筑装饰工程上所指的花岗石是指以花岗岩为代表的一类装饰石材。

T √ 6. 生石灰具有强烈的消解能力,水化时需要吸非常大热量。 F √ 7. 目前,木材较少用作建筑结构材料,而广泛用于装饰与装修材料。

T √ 8. 建筑装饰工程中常用的石膏品种有建筑石膏、模型石膏、高强石膏和粉刷石膏。

T √ 9. 通用硅酸盐水泥是以硅酸盐水泥熟料和适量的石膏及规定的混合材料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T √ 10. 只要条件适宜,硅酸盐水泥的硬化在长时期内是一个无休止的过程。

T √ 11. 在硅酸盐水泥熟料中掺入某些人工或天然矿物材料(混合材料)可提高水泥的抗腐蚀能力。

T √ 12. 高铝水泥水化初期的7d放热量约相当于硅酸盐水泥1d放热量。

T √ 13. 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是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加入适量混合材料及石膏共同磨细而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T √ 14. 从广义上讲,混凝土是以胶凝材料、粗细骨料及其它外掺材料按适当比例拌制、成型、养护、硬化而成的人工石材。 T √ 15. 砂中的泥可包裹在砂的表面,有利于砂与水泥石的有效粘结,同时其吸附水的能力较强,使拌合水量加大,增强混凝土的抗渗性、抗冻性。

F √ 16. 拌合用水所含物质不应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及凝结。 T √ 17. 新搅拌的混凝土的工作性不同的施工环境条件下往往会发生变化。

T √ 18. 维勃稠度值大,说明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好。 F √ 19. 混凝土浇筑后必须保持足够的湿度和温度,才能保持水泥的不断水化,以使混凝土的强度不断发展。

T √ 20. 混凝土的耐久性主要由抗渗性、抗冻性、抗腐蚀性、抗碳化性及抗碱骨料反应等性能综合评定。

T √ 21. 外加剂掺量虽小,但可对混凝土的性质和功能产生显著影响。

T √ 22. 砂浆拌合用水与混凝土拌合水的要求相同,应选用无有害杂质的洁净水来拌制砂浆。

T √ 23. 防水砂浆层又称刚性防水层,适用于不受振动和具有一定刚度的混凝土或砖石砌体的表面。

T √ 24. 预拌砂浆的品种选用应根据设计、施工等的要求确定。 T √ 25. 蒸压(养)砖又称免烧砖。

T √ 二、单项选择题(共25题,共50分) 1. 木材、玻璃纤维、矿棉的构造都是( ) 纤维状构造 2. 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 ) 体积密度 3. 材料抵抗压力水或其他液体渗透的性质指的是( ) 抗渗性 4. 下列各指标中,表示材料传到热量能力的指标是( ) 导热性 5. 由岩石风化后再经搬运、沉积、胶结而成的岩石称为( ) 沉积岩 6. 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 ) 碳酸钙 7. 与

石灰等胶凝材料相比,下列关于石膏的性质特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凝结硬化慢 8. 下列各类水泥,用量最大,应用最为广泛的是( ) 硅酸盐水泥 9. 从水泥加水拌和起到水泥浆开始失去塑性所需的时间称为( ) 初凝时间 10. 相比较来讲,对于抢修工程或早期强度要求高的工程宜优先选用( ) 铝酸盐水泥 11. 掺活性混合材料的水泥抗碳化能力差的原因是由于水泥石中的( ) Ca(OH)2含量高 12. 普通硅酸盐水泥与硅酸盐水泥的差别仅在于( ) 含有少量混合材料 13. 世界上用量最大的工程材料是( ) 混凝土 14. 砂的气干状态指的是( ) 砂的内部含有一定水份,而表层和表面是干燥无水的 15. 常将人工破碎而成的石子称为( ) 碎石 16. 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性能够反映( ) 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 17. 砂率指的是( )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砂的质量和砂石的总质量之比 18. 测定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时,立方体试件应养护的时间是( ) 28d 19. 减水剂能使混凝土拌合物在不增加水泥砂浆用量的条件下,提高( ) 流动性 20. 考虑实际砂、石的含水对配合比的影响,进行最后的修正得到的配合比,称为( ) 施工配合比 21. 混凝土的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 ) 初凝时间 22. 砂浆和易性包括( ) 流动性、稳定性和保水性 23. 抹面砂浆分三层进行施工,其中底层的作用是( ) 粘结基层 24. 砖坯中夹杂有石灰石,砖吸水后,由于石灰逐渐熟化而膨胀产生的爆裂现象称为( ) 石灰爆裂 25. 低碳钢受拉破环时经历四个阶段,其中最后一个阶段应是( ) 颈缩阶段 题库二 试卷总分:100 答题时间:60分钟 客观题 一、判断题(共25题,共50分) 1. 在我国,一般建筑工程的材料费用仅占到总投资的10~20%。 F √ 2. 材料的矿物组成主要是指元素组成相同,但分子团组成形式各异的现象。

T √ 3. 一般情况下,大试件的强度往往大于小试件的强度。 F √ 4. 石材本身存在着重量大、抗拉和抗弯强度小、连接困难等缺点。

T √ 5. 从外观特征看,花岗石常呈整体均粒状结构,称为花岗

结构。

T √ 6. 生石灰具有强烈的消解能力,水化时需要吸收非常大热量。

F √ 7. 针叶树的多数树种树叶宽大呈片状,多为落叶树,树干通直部分较短,材质坚硬,较难加工,故又称硬木材。

F √ 8. 建筑石膏呈乌黑色粉末状,密度约为2.6-2.75 g/㎝3,堆积密度为800-1100 kg/m3。

F √ 9. 通用硅酸盐水泥的生产原料主要是玻璃质原料和黏土质原料。

F √ 10. 水泥石的硬化程度越高,凝胶体含量越少,未水化的水泥颗粒和毛细孔含量越多,水泥石的强度越高。

F √ 11. 硅酸盐水泥拌合物易发生泌水,硬化后的水泥石密实度较小,所以抗冻性较差。

F √ 12. 高铝水泥的水化和硬化主要是铝酸一钙的水化和水化物结晶。

T √ 13. 磨细的活性混合材料,它们与水调和后,将立即硬化。 F √ 14. 混合砂是经除土处理的机制砂和人工砂的统称。 F √ 15. 若砂含泥量或泥块含量超量,可采用水洗的方法处理。 T √ 16. 拌合用水所含物质不应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及凝结。 T √ 17. 新搅拌的混凝土的工作性在往往不会因为施工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F √ 18. 坍落度试验时,坍落度筒提起后无稀浆或仅有少数稀浆自底部析出,则表示保水性好。

T √ 19. 水泥的水化是放热反应,维持较高的养护湿度,可有效减缓混凝土强度的发展速度。

F √ 20. 混凝土中孔隙率越高、连通孔隙越多,其抗冻性越好。 F √ 21. 液体外加剂应放置阴凉潮湿处。

F √ 22. 和易性良好的砂浆容易在粗糙的砖石底面上铺设成均匀的薄层,而且能够和底面紧密粘结。

T √ 23. 用于砖墙的底层抹灰,多用石灰砂浆。

T √ 24. 预拌砂浆进场时,供方应按规定批次向需方提供质量证明文件。

T √ 25. 烧结多孔砖强度较高,绝热性能优于普通砖,一般用于砌筑六层以下建筑物的承重墙。

T √ 二、单项选择题(共25题,共50分) 1. 下列各种材料的构造属于纤维状的是( ) 木材 2. 材料的体积内,被固体物质充满的程度称为( ) 密实度 3. 材料在水中吸收水分达饱和的能力指的是( ) 吸水性 4. 材料在火焰和高温作用下可否燃烧的性质称为( ) 耐燃性 5. 由岩石风化后再经搬运、沉积、胶结而成的岩石称为( ) 沉积岩 6. 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 ) 氢氧化钙 7. 建筑石膏凝结硬化时,最主要的特点是( ) 体积微膨胀、凝结硬化快 8. 用来表示硅酸盐水泥细度的指标是( ) 比表面积 9. 从水泥加水拌和时起到水泥浆完全失去可塑性,并开始具有强度的时间称为( ) 终凝时间 10. 相比较来讲,严寒地区及处在水位升降范围内的混凝土工程宜优先选用( ) 普通硅酸盐水泥 11. 水泥浆中水和水泥的质量之比称为( ) 水灰比 12. 掺活性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的共性不包括 ( ) 水化热大 13. 在普通混凝土中赋予拌合混凝土以流动性的组分是( ) 水、水泥 14. 砂的全干状态指的是( ) 砂在烘箱中烘干至恒重,达到内、外部均不含水 15. 粗骨料公称粒径的上限称为该粒级的( ) 最大粒径 16. 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性能够反映( ) 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 17. 下面关于水胶比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水胶比越大,浆体越稠 18. 混凝土作为脆性材料,其最有利的受力状态为( ) 受压 19. 下列各种混凝土外加剂主要用来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的是( ) 早强剂 20. 在初步计算配合比的基础上,通过试配、检测,进行工作性的调整,对配合比进行修正的配合比,称为( ) 基准配合比 21. 混凝土强度应分批进行检验评定,当检验结果能满足评定强度的公式的规定时,则该批混凝土判为( ) 合格 22. 将砖、石、砌块等粘结成为砌体的砂浆称为( ) 砌筑砂浆 23. 将砖、石、砌块等粘结成为

砌体的砂浆称为( ) 砌筑砂浆 24. 国家已在主要大、中城市及地区禁止使用的砖是( ) 普通黏土砖 25. 低碳钢受拉破环时经历四个阶段,其中第一个阶段应是( ) 弹性阶段 题库三 试卷总分:100 答题时间:60分钟 客观题 一、判断题(共25题,共50分) 1. 建筑材料的正确、节约、合理的运用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造价和投资。 T √ 2. 胶体与晶体、玻璃体最大的不同点是状结构两种结构形式,分别称为溶胶和凝胶。

T √ 3. 毛细孔主要影响材料的密度、强度等性能; 粗大孔主要影响材料的吸水性、抗冻性等性能。

F √ 4. 岩石是由各种不同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天然固态矿物集合体。

T √ 5. 绝大多数大理石板材只宜用于室外。

F √ 6. 生产石灰的过程就是煅烧石灰石,使其分解为熟石灰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F √ 7. 木材的含水与周围空气相对湿度达到平衡时的含水率称为木材的平衡含水率。

T √ 8. 水玻璃混凝土具有机械强度高,耐酸和耐热性能好,整体性强,材料来源广泛,施工方便成本低及使用效果好等特点。 T √ 9. 改变熟料矿物成分之间的比例,水泥的性质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T √ 10. 硬化后的水泥浆体称为水泥石,主要是由凝胶体(胶体)、晶体、未水化的水泥熟料颗粒、毛细孔及游离水分等组成。

T √ 11. 当侵蚀作用比较强烈时,需在水泥制品表面加做保护层。 T √ 12. 硫铝酸盐水泥、低位热膨胀水泥和硫酸盐膨胀水泥均为自应力水泥。

F √ 13. 普通硅酸盐水泥,简称普通水泥。

T √ 14. 砂的粗细程度和颗粒级配是由砂的筛分试验来进行测定的。

T √ 15. 石粉对完善混凝土的细骨料的级配,提高混凝土的密实

性,进而提高混凝土的整体性能起到有利作用,因此越多越好。 F √ 16. 符合国家标准的生活用水只能拌制素混凝土。 F √ 17. 采用合理砂率可以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 T √ 18. 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值是指按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的百分率不超过5%。

T √ 19. 采用提高水泥强度来提高混凝土强度的方法,往往是最有效,也是最经济的措施。

F √ 20. 大量实践证明,耐久性控制的两个有效指标是最小水胶比和最大胶凝材料用量。

F √ 21. 外加剂应按不同供货单位、不同品种、不同牌号分别存放,标识应清楚。

T √ 22. 对于多孔吸水的砌体材料和干热的天气,要求砂浆的流动性小些。

F √ 23. 对于变形较大或可能发生不均匀沉陷的建筑物,易采用防水砂浆层。

F √ 24. 湿拌砂浆在储存及使用过程中应不间断的加水。 F √ 25. 烧结砖又称蒸压砖。

F √ 二、单项选择题(共25题,共50分) 1. 材料的体积内,孔隙体积所占的比例称为( ) 孔隙率 2. 材料的体积内,被固体物质充满的程度称为( ) 密实度 3. 质量为M 的湿砂,吸水率为W ,其中砂的质量为( )。

4. 材料的厚度加大则材料的导热系数( )。

不变 5. 毛石依据其平整程度分为( ) 乱毛石和平毛石 6. 石灰在使用前一般要进行陈伏,这是为了( ) 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 7. 水玻璃俗称( ) 泡花碱 8. 不溶物指的是( ) 水泥经酸和碱处理后,不能被溶解的残余物 9. 水泥石(包括混凝土和砂浆)的体积变化比较均匀适当,即水泥( ) 安定性良好 10. 在海工工程中使用的混凝土工程宜优先选用( )。

矿渣硅酸盐水泥 11. 硅酸盐水泥标准规定,初凝时间不得早于( ) 45min 12. 下列关于高铝水泥特性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耐碱性好 13. 按体积密度不同,混凝土可分为( ) 特重混凝土、重混凝土、轻混凝土、特轻混凝土 14. 水泥强度等级的选择是指( ) 水泥强度等级和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的关系 15. 下列关于碎石和卵石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相比卵石,碎石与水泥砂浆粘结力差,故混凝土强度较低 16. 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主要包括( ) 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 17. 在用水量和水灰比不变的情况下,采用级配良好,颗粒表面光滑圆整的骨料可提高混凝土拌合物的( ) 流动性 18. 混凝土的抗腐蚀性取决于( ) 水泥、矿物掺合料的品种及混凝土的密实性 19. 缓凝剂是指( ) 能延缓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并对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发展无不利影响的外加剂 20. 混凝土配合比的初步计算时,首先确定( ) 混凝土配制强度 21.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测定需要的仪器设备主要包括( ) 抗压强度试模、振动台、压力试验机 22. 砌筑砂浆的粘结力与其强度直接相关,强度等级越高,粘结力( ) 越高 23. 抹面砂浆通常可以分为两层或三层进行施工,若采用两层进行施工,省去的一层应为( ) 中间层砂浆 24. 下列关于新型墙体板材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石膏空心条板的胶凝材料为建筑石灰 25. 低碳钢受拉破环时经历四个阶段,其中第二个阶段应是( ) 屈服阶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