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刑事诉讼申诉主体有哪些

刑事诉讼申诉主体有哪些

来源:化拓教育网

刑事诉讼法申诉的主体包括原案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受委托的律师。刑事申诉是指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致使侵害其合法权益的公务处理行为,有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请求重新处理的权利,最迟应在被告人刑罚执行完毕后二年内向人民提出。

一、报复侵犯的对象是怎样的

报复侵犯的对象只限于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这四种人。

所谓控告人,是指向司法机关和其他党政机关告发、检举国家工作人员违法失职的人。控告人既可以是一般公民,也可以是国家工作人员。

所谓申诉人,是指对于自己所受的处分不服,向原处理机关或其上级机关提出申诉意见,要求改变原来处分的人,也包括不服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向原审或上级提出再审请求的人。

所谓批评人,是指对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工作上的缺点、错误或思想作风,提出批评意见的人。

所谓举报人,是指揭发、检举国家机关或其工作人员违法、犯罪事实的人。

二、刑事案件申诉时效一般是多久?

申诉最迟应在被告人刑罚执行完毕后二年内向人民提出。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刑事案件申诉人超过两年提出申诉,人民应当受理。(1)可能对原审被告人宣告无罪的2)原审被告人在刑罚执行完毕后三年内向人民提出申诉,人民未受理的。

三、控告和控诉的区别

1、定义不同。

控告:是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向司法机关揭露违法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要求依法予以惩处的行为。

控诉:原意为告诉、申诉、陈诉。指向有关机关或公众陈述受害经过,请求对于加害者做出法律的或的制裁的意思。

2、享有权利的主体不同。

申诉是指没有上诉权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认为确有错误,向原审人民和上级人民提出的重新处理的一种诉讼请求。

3、提出的时间不同。

申诉是一种补救措施,只发生在判决结果生效以后;控告的目的在于要求依法予以惩处的行为,控告发生在判决以前。

4、针对的对象不同。

申诉是事后的补救,申诉的对象是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或者调解;控告是指向司法机关揭露违法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控告的对象是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二条

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或者人民提出申诉,但是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