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伤属工伤,零时工也受法律保护。需申请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才能确定赔偿。赔偿包括医疗费、伙食补助、生活护理费、工资、交通食宿费、辅助器具费、伤残补助、津贴、医疗补助、就业补助。
法律分析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属于工伤。即使是零时工,只要证明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就受法律保护,可以按照工伤赔偿标准赔偿。你需要先申请工伤认定,再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然后才可以确定赔偿数额。工伤赔偿应包括:
医疗费、伤者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生活护理费、工伤期间的工资、交通食宿费、辅助器具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拓展延伸
员工遭顾客暴力伤害,如何确定赔偿责任?
在员工遭顾客暴力伤害的情况下,确定赔偿责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首先,需要考虑员工是否采取了适当的安全措施,例如提供安全培训、安保人员等。其次,需要评估顾客的行为是否构成过失或故意行为,以确定其是否应承担赔偿责任。同时,还需要考虑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以确定赔偿责任的法律依据。此外,还需考虑保险公司的责任范围和赔偿限额。最后,通过调查、证人证言和相关证据,可以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来确定赔偿责任。总之,确定赔偿责任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合理判断。
结语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工伤赔偿应包括医疗费、伙食补助费、生活护理费、工资、交通食宿费、辅助器具费等多个方面。对于员工遭顾客暴力伤害的情况,确定赔偿责任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员工采取的安全措施、顾客行为是否构成过失或故意行为等。同时,还需参考法律法规和保险责任范围。通过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可以合理判断赔偿责任。因此,在处理工伤赔偿案件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保公正合理的赔偿结果。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