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3年劳动纠纷案件判决后何时可以获得赔偿?

来源:化拓教育网

劳动纠纷判决后赔偿时间:判决书生效后被执行人按判决书时间支付赔偿,逾期可申请强制执行,法院要在6个月内执行。处理劳动纠纷方式:1.双方自行协商;2.调解程序,需双方同意;3.仲裁程序,可直接申请;4.法院审判程序,对仲裁裁决不服可起诉。

法律分析

一、劳动纠纷判决后多久可以拿到赔偿

1、劳动纠纷判决后,按以下情形确定多久可获得赔偿:

(1)、作出的判决书生效后,被执行人要按判决书确定的时间支付赔偿;

(2)、如果被执行人逾期不履行生效判决书的,权利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人民法院要在6个月内执行。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三条、第二百四十三条

二、如何处理劳动纠纷

处理劳动纠纷,有以下几个方式:

1、双方自行协商。双方通过协商方式自行和解,是当事人应首先争取解决争议的途径。当然协商解决是以双方自愿为基础的,不愿协商或者经过协商不能达成一致,当事人可以选择调解程序或仲裁程序

2、调解程序。当事人可以向本用人单位所在地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程序是自愿的,只有双方当事人都同意申请调解,调解委员会才能受理该案件;当事人可不经过调解而直接申请仲裁。另外,工会与用人单位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不适用调解程序,当事人应直接申请仲裁。

3、仲裁程序。若经过调解双方达不成协议,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可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也可以直接申请仲裁。仲裁程序是强制性的必经程序,也就是说,只要有一方当事人申请仲裁,且符合受案条件,仲裁委员会即应予受理;当事人如果要起诉到

法院,必须先经过仲裁程序,未经过仲裁程序的劳动争议案件,人民法院将不予受理。

4、法院审判程序。当事人如果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向当地基层人民法院起诉。

结语

劳动纠纷判决后,赔偿的时间取决于以下情况:一是被执行人根据判决书确定的时间支付赔偿;二是若被执行人逾期不履行判决书,权利人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应在6个月内执行。处理劳动纠纷可通过自行协商、调解程序或仲裁程序。协商解决应首选,调解和仲裁程序是可选的。仲裁程序是必经程序,若双方无法达成协议,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若对仲裁裁决不服,可向基层人民法院起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三条、第二百四十三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四章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第四十条 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节;

(三)国际劳动节;

(四)国庆节;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六章 劳动安全卫生 第五十二条 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四章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第三十六条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