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诈骗罪构成欺诈行为,属于诈骗罪的范畴。诈骗罪是结果犯,要追究刑事责任需达到法定立案标准。诈骗行为的量刑标准取决于欺诈金额的大小。过失行为不构成诈骗罪。
法律分析
一、股票诈骗罪构成诈骗吗?
构成诈骗,诈骗罪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股票属于公私财物之一,股票诈骗罪归类于诈骗罪。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个是虚构事实,另一个是隐瞒;从实质上说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
股票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是诈骗数额达到3000元的,应予立案追诉。股票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的方法骗取股票款额较大的行为。
构成股票诈骗罪要追究的责任有: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诈骗罪是结果犯吗?
诈骗罪属于结果犯,结果犯是指犯罪行为必须造成犯罪构成要件所预定的危害结果的犯罪,是指不仅实施犯罪构成客观要件的行为,而且必须发生法定的危害结果。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一般诈骗罪有数额的起刑点,未达到则构成未遂。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行为人因诈骗犯罪受到刑事处罚的,对认定的犯罪金额承担刑事退赔义务,这个金额即使一时没有赔偿,但也不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解决,救济方式是通过向执行局申请强制执行来获得赔偿。没有认定的部分,如有相关证据,可以通过另行提起民事诉讼的方式寻求救济。
股票诈骗行为会构成诈骗罪,诈骗罪是结果犯,存在诈骗的行为要达到法定立案标准,才会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诈骗罪的量刑标准有三个,是按照诈骗的金额来决定的,诈骗罪属于故意犯罪行为,过失行为并不构成诈骗罪,不需要追究责任。
结语
股票诈骗罪构成诈骗,诈骗罪在使用欺诈手段骗取公私财物方面表现为虚构事实或隐瞒,股票作为公私财物之一,股票诈骗罪属于诈骗罪。立案标准为诈骗数额达到3000元,追究责任的量刑标准根据诈骗金额而定。诈骗罪属于结果犯,必须造成犯罪构成要件所预定的危害结果。对于被诈骗的损失,可以通过刑事退赔义务和民事诉讼的方式寻求救济。股票诈骗行为需要满足法定立案标准才会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四节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第一百七十九条 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擅自发行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非法募集资金金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2019修订):第十三章 法律责任 第二百一十九条 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四节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第一百八十一条 编造并且传播影响证券、期货交易的虚假信息,扰乱证券、期货交易市场,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
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的从业人员,证券业协会、期货业协会或者证券期货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故意提供虚假信息或者伪造、变造、销毁交易记录,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期货合约,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