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案后撤案的程序和条件。机关在侦查终结后决定是否撤案,公诉案件需报经上级领导审批,自诉案件可由自诉人和被告自行和解或撤回自诉。撤案流程包括协商赔偿、撤销案件申请书、审查等。撤案的情形包括无犯罪事实、轻微危害、追诉时效、特赦免罪、犯罪嫌疑人死亡等。对于非立案侦查的犯罪嫌疑人或共同犯罪案件中不够刑事处罚的嫌疑人,应终止对其的侦查。
法律分析
报案后撤案的方法是应当由机关报经上级领导审查批准,然后写出撤销案件报告。
报案后如果案件属于公诉案件,由相关机关在侦查终结后决定是否撤案,如果发现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撤销案件,如果案件属于自诉案件,自诉人在宣告判决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自诉,撤案的时候需要以下流程:
1、立案后被告及原告进行协商,确定所有的赔偿及其他补偿条款;
2、案件涉及的双方将协商结果以调解书的形式呈现,双方确认签字;
3、进行撤销案件申请书的攥写,并且涉案双方拿着撤案申请及调解书去相应,申请撤案;
4、民警确认案件是否符合撤案的要求,并做出相应的审查;
5、对于符合要求的案件,进行撤案。
报案后撤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判断,具体如下:
1、当事人报案后如果案件属于公诉案件,由机关在侦查终结后决定是否撤案,如果发现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的,机关应当撤销案件;
2、如果案件属于自诉案件,自诉人在宣告判决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自诉。
3、经过侦查,发现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撤销案件:
(1)没有犯罪事实的;
(2)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3)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4)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5)犯罪嫌疑人死亡的;
(6)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对于经过侦查,发现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但不是被立案侦查的犯罪嫌疑人实施的,或者共同犯罪案件中部分犯罪嫌疑人不够刑事处罚的,应当对有关犯罪嫌疑人终止侦查,并对该案件继续侦查。
结语
根据以上情况,报案后撤案需要经过一系列程序和审查。对于公诉案件,机关在侦查终结后决定是否撤案;对于自诉案件,自诉人可以在宣告判决前与被告人和解或者撤回自诉。撤案的具体流程包括协商赔偿条款、签署调解书、撰写撤销案件申请书,并向申请撤案。民警会对案件进行审查,符合要求的案件将会被撤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没有犯罪事实、情节轻微、危害不大、已过追诉时效、特赦免除刑罚、犯罪嫌疑人死亡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等情形下,应当撤销案件。对于非立案侦查的犯罪嫌疑人或共同犯罪案件中不够刑事处罚的犯罪嫌疑人,应终止对其的侦查,继续对其他相关犯罪嫌疑人进行侦查。
法律依据
《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
第一百八十六条经过侦查,发现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撤销案件:
(一)没有犯罪事实的;
(二)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三)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四)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五)犯罪嫌疑人死亡的;
(六)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
对于经过侦查,发现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但不是被立案侦查的犯罪嫌疑人实施的,或者共同犯罪案件中部分犯罪嫌疑人不够刑事处罚的,应当对有关犯罪嫌疑人终止侦查,并对该案件继续侦查。第一百九十条机关撤销案件以后又发现新的事实或者证据,或者发现原认定事实错误,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重新立案侦查。
对犯罪嫌疑人终止侦查后又发现新的事实或者证据,或者发现原认定事实错误,需要对其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继续侦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