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残鉴定需要提交哪些文件?
事故伤残鉴定所需的资料包括入院记录、出院记录、病历本、诊断证明书等。事故伤残鉴定的内容包括伤残级别鉴定、后续治疗费鉴定、护理级别鉴定和误工损失日鉴定。伤残鉴定涉及到精神、生理功能和解剖结构的异常,以及导致的生活、工作和社会活动能力的丧失程度。后续治疗费鉴定和护理级别鉴定针对需要长期护理或后续治疗的伤者。误工损失日鉴定根据治疗方法、效果和全面分析来确定。
法律分析
(一)、事故伤残鉴定所需的资料
1、入院记录;
2、出院记录;
3、出院小结;
4、病历本;
5、疾病诊断证明书;
6、损伤初期和治疗终结后的X片、CT及诊断报告;
7、交通事故认定书;
8、交通事故伤者身份证或户口本;
9、伤残鉴定委托书(若对治疗尚未终结或者出院的伤者,因调解需提供鉴定等级而提前做伤残鉴定的情况,应当在伤残鉴定委托书中予以说明)。
(二)、事故伤残鉴定的内容
1、伤残级别鉴定
伤残鉴定的内容包括精神的、生理功能的和解剖结构的异常及其导致的生活、工作和社会活动能力不同程度丧失。
2、后续治疗费鉴定
如伤者需要后续治疗或康复的,可以委托鉴定机构对后续治疗所需的费用进行鉴定。
3、护理级别鉴定
伤者受伤严重,如一、二、三、四级伤残的,由于需要长期护理,可以委托鉴定机构做护理级别鉴定。
4、误工损失日鉴定
误工损失日,是指伤者受伤后经过诊断、治疗达到临床医学一般原则所承认的治愈(即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或体征固定所需要的时间。误工损失日的确定应以原发性损伤及后果为依据结合治疗方法及效果,全面分析,综合评定。
拓展延伸
伤残鉴定程序及相关文件要求
伤残鉴定程序及相关文件要求通常根据不同的法律体系和地区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进行伤残鉴定时,需要准备以下文件:1.身份证明文件,如身份证或护照;2.医疗记录,包括病历、化验报告和诊断证明;3.事故相关文件,如事故报告、警方记录或保险索赔文件;4.证人证言或证词,以支持伤残程度的评估;5.专业鉴定机构的鉴定申请表和费用支付凭证;6.其他相关文件,如就业记录、收入证明或社会福利申请材料。请注意,具体要求可能因地区和具体案件而有所不同,建议咨询当地律师或相关机构以获取准确的要求和指导。
结语
事故伤残鉴定所需资料包括入院记录、出院记录、病历本、诊断证明书、X片及诊断报告等。鉴定内容包括伤残级别、后续治疗费、护理级别和误工损失日等。根据临床医学原则,结合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定。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十三条残疾辅助器具费按照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标准计算。伤情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参照辅助器具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相应的合理费用标准。
辅助器具的更换周期和赔偿期限参照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2012修正):第四章赔偿方式和计算标准第三十四条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的,赔偿金按照下列规定计算:
(一)造成身体伤害的,应当支付医疗费、护理费,以及赔偿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减少的收入每日的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最高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五倍;
(二)造成部分或者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应当支付医疗费、护理费、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康复费等因残疾而增加的必要支出和继续治疗所必需的费用,以及残疾赔偿金。残疾赔偿金根据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按照国家规定的伤残等级确定,最高不超过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二十倍。造成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对其扶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还应当支付生活费;
(三)造成死亡的,应当支付死亡赔偿金、丧葬费,总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二十倍。对死者生前扶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还应当支付生活费。
前款第二项、第三项规定的生活费的发放标准,参照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执行。被扶养的人是未成年人的,生活费给付至十八周岁止;其他无劳动能力的人,生活费给付至死亡时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