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诉讼时效的民事纠纷,不再强制保护,当事人需自行追债或主张权利。但债权人仍可向起诉,将受理并判决强制偿还,若债务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
法律分析
1、民事纠纷超过诉讼时效的,不再通过强制方式进行保护。由当事人自己负责讨要债务或者主张权利。
2、超过诉讼时效的,债权人仍然可以向起诉,应当依法受理。债务人在受理后没有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将会依法判决强制偿还。
拓展延伸
逾期诉讼时效的民事纠纷应如何处理?
当民事纠纷超过诉讼时效后,当事人可以考虑以下几种处理方式。首先,可以寻求和解或调解,通过协商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其次,可以尝试申请适用特殊诉讼程序,如特别程序或简易程序,以简化诉讼流程并加快解决纠纷的速度。此外,当事人还可以考虑寻求法律援助,以获取专业的法律帮助和指导。最后,如果以上方法无法解决问题,当事人可以考虑寻求的特殊审查或豁免,以克服诉讼时效的。然而,需要强调的是,每种处理方式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相关法律规定进行评估和决策。
结语
在民事纠纷超过诉讼时效后,当事人应考虑多种处理方式。可通过和解、特殊诉讼程序或法律援助解决纠纷。如无效,可申请特殊审查或豁免,克服时效。需根据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评估决策。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修正): 第二条 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不应对诉讼时效问题进行释明。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修正): 第一条 当事人可以对债权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但对下列债权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人民不予支持:
(一)支付存款本金及利息请求权;
(二)兑付国债、金融债券以及向不特定对象发行的企业债券本息请求权;
(三)基于投资关系产生的缴付出资请求权;
(四)其他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规定的债权请求权。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修正): 第十条 当事人一方向人民提交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的,诉讼时效从提交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之日起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