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晏子使楚》教案

来源:化拓教育网

  一、教学目标

  1.会写14个生字,会认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侮辱、威风、矮小、冷笑、为难、规矩、招待、囚犯、出息、大臣、柑橘、盗贼、取笑、笑嘻嘻、赔不是、实话实说、面不改色、安居乐业”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通过朗读体会晏子语言的巧妙,并从他机智的回答中体会人物的特点。

  第一课时

  一、简介背景,板题揭题

  1、师:距今二千多年前,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个群雄纷争的春秋战国时代,其中齐国和楚国是大国,而齐国的强大离不开一个人,此人虽然身材矮小,但能言善辩,口才极好,被派到其它国家执行外交任务,帮助齐国解决了许多外交上的争端,他就是晏子。晏子是一个著名的外交家,他的许多事迹被记录在一本名叫《晏子春秋》的书中,大家在课外可以去看一看,读一读。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晏子春秋》中的其中的一个故事,那就是《晏子使楚》。

  2、板书课题,全班齐读——《晏子使楚》。

  3、师:谁来说一说你对课题的理解?

  (1)他原名叫晏婴,在这里为什么称他为晏子呢?

  (2)“使”:出使,就是一个人代表一个国家去访问另一个国家。

  二、课内自学

  1、认真读课文,想一想主要写了什么事?

  2、晏子到达楚国后,始终受到楚王什么样的“接待”?晏子是怎样对付的?结果怎样?

  3、通读全文,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写出段意。

  提示:

  (1)楚王为什么侮辱?这是故事的起因,从第( 1 )到( 2 )自然段。

  (2)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晏子怎样对待的?这是故事片的经过,从第( 3 )到第( 5 )自然段。

  (3)结果怎样?故事的结果,是第( 6 )自然段。

  第一段:楚王为了显示楚国的威风,想趁机侮辱晏子。

  第二段: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都给有力的反驳,维护了楚国的尊严。

  第三段: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

  三、交流汇报

  1、四人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指名回答。

  第二课时

  一、观看录像,导入新课

  师:昨天,我们初学了《晏子使楚》这篇课文。现在,我们来看看本课的情景剧。

  1、观看录像(情景剧)。

  师:看了这个情景剧,你觉得晏子这次出使楚国有没有完成使命?你从课文中哪句话可以知道?(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2、指导读句: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强调“不敢不尊重”几个字读重音。)

  3、在这之前,楚王想怎样对待晏子?(侮辱晏子)晏子又怎么做?(巧妙反击楚王)

  二、循循引导,潜心会文

  1、请认真读课文,用“—”划出楚王三次侮辱晏子的句子,用“﹏”划出晏子三次反击楚王的句子,并在小组内讲讲你是如何理解的。

  2、全班汇报:楚王三次侮辱晏子的句子。(生边汇报,边幻灯呈现)

  (1)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五尺来高的洞。晏子来到楚国,楚王叫人把城门关了,让晏子从这个洞进去。

  (2)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

  (3)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儿?”

  3、指导朗读以上三个句子。

  过渡:同学们读得真好!现在,让我们一起看看晏子第一次面对楚王的侮辱是怎样反击的?谁愿意把句子读出来?(指名读)

  4、学习:晏子第一次反击楚王

  师:晏子看到城门紧锁,旁边开了个五尺来高的洞,他生气吗?(生气!)可是他大发雷霆了吗?(没有)那他说这话时态度是怎样的?(冷静的,平静的)。

  (1)指名读句“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指导朗读)

  (2)晏子的话传到楚王耳中,结果如何?(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

  (3)晏子的话叫楚王不得不打开城门,晏子说的话妙在哪呢?(他的话妙在他让楚王没有任何选择地打开城门,为什么?他的话很明白,楚王要承认自己的国家是狗国,那他就钻狗洞。楚王要说自己的国家不是狗国,就应打开城门。)

  5、小组合作学习:晏子第二、第三次反击楚王

  过渡:晏子见了楚王后,又遭到了楚王的第二次、第三次侮辱,晏子又是怎样反击的呢?请认真读文,再讨论下面两组填空题。

  第一组:

  ①上等人访问上等国,下等人访问下等国。

  ②我是最下等人,访问楚国。

  ③所以楚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组:

  ①淮南自然条件好,产柑桔。淮北自然条件差,产枳桔。

  ②齐国人在齐国安居乐业,在楚国当强盗。

  ③所以楚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角色朗读第二次楚王侮辱晏子,晏子反击楚王的话。

  (2)完成第一组填空题。

  (3)说说晏子的话妙在何处?(楚王借口齐国无人,讽刺晏子无能,讽刺齐国无人才。面对楚王又一次对自己和祖国的侮辱,晏子大义凛然,再次回敬楚国:齐国人多得快要装不下了,怎能无人呢?然后又一本正经地先贬低自己,再贬低楚国:我无能,我是下等人,我有资格访问的只是你们楚国这样的下等国家!这段对话非常精彩,不仅是晏子的语言精彩,因为他将计就计,来了个顺水推舟,按照楚王的逻辑说下来,结果却是有力地贬损了楚国,而且晏子的表情也极其有趣,他的“装着很为难的样子”和“故意笑了笑”,表面上似乎是为自己的无能难为情,实际上正是在这不动声色的装模作样中,回击了楚国,让楚王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晏子的这句话极具讽刺意味,比正颜厉色更有力量。)

  分角色朗读第三次楚王侮辱晏子,晏子反击楚王的话。

  (4)完成第二组填空题。

  (5)说说晏子的话妙在何处?(他的话不但形象生动地点明了齐国人在楚国为盗的原因,而且也回敬楚王:楚王治国无方,造成楚国社会风气不好,致使好人变成盗贼。楚王不仅没有达到侮辱齐国的目的,反而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面对晏子不卑不亢的态度,彬彬有礼的回答(他没有直接说“是两国水土不同”,而是说“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反驳强劲又不失礼节),使楚王在连连败阵中只得认输,对晏子不敢不尊重了。)

  三、总结全文

  1、复述故事的前因后果。(瞧,晏子不愧是个能言善辩的外交家。楚王仗势欺人,本想显显自己国家的威风,故趁机侮辱晏子,可是,均被晏子巧妙反击,维护了齐国的尊严,楚王看到了晏子的高度智慧,所以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2、学了课文后,你觉得楚王和晏子各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扩展延伸

  1、 如果晏子回到齐国,齐王大喜,给他开了个庆功宴,你也去参加这个会,你讲一讲晏子为什么能取得胜利?

  2、聪明人的题目:一天,德国大诗人歌德在公园散步,在一条狭窄的小路上遇到了一位反对他的批评家,这位傲慢的批评家说:“你知道吗?我这个人从来不给傻瓜让路。”歌德却说:“……”说完闪身让批评家过去。(歌德会怎样说呢?)

  (板书设计)

  11、晏子使楚

  楚王(骄横)            晏子(爱国、能言善辩)

  (侮辱)               (反击)               结果

  钻狗洞                  是狗国             只好大开城门

  没人才                  是下等国           只好陪着笑

  没出息                  是强盗国           只好赔不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