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丁和牵牛花》片断赏析
《丁丁和牵牛花》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这篇课文主要以“愿望”为主题,通过丁丁实现了让奶奶足不出户就能欣赏牵牛花美丽身影的故事,表现了丁丁热爱、体贴奶奶的一片淳朴而可贵的孝心,教育学生生活中要理解他人、关心他人,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来实现愿望。本课教学目的是能正确、流利,有一定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准确地朗读课文中的生字、生词。感悟课文,体会丁丁对奶奶的孝心,渗透感恩的意识,感知如何回报爱。想象牵牛花的言行,感受自然之美,体会人与自然和谐互助的美好。
本班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非常爱孩子,因此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识很强,对身边别人的关爱,视而不见,不会感受爱,回报爱。但是他们天真单纯,他们热爱大自然,对许多动植物怀着天然的同情与关爱。他们有着人之初向上向善的淳朴,只要得到老师的引导和帮助,很乐意去关心别人。
而在本节课里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具有一定的想象表达能力。通过一学期的语文学习,培养了学生对文本初步的感悟能力、自学合作的能力、初步的朗读能力。
我在课文的开始,直接猜谜语来导入,然后出示各种的牵牛花,让学生直观形象地了解牵牛花的外形及特点;再让学生用一句话来说一说牵牛花,这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最后设下了一个悬念“牵牛花帮丁丁实现了什么愿望?”此时,阅读课文不再是一种形式,而成了孩子们解决心中的疑问、寻找答案的途径了,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读书的积极性。
而在教学生字、课文,我主要让学生自己通过找一找、写一写、读一读、练一练、教一教来学习,让学生自己找生字,自己把不认识的字写下来,自己当小老师来教生字,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来朗读,归纳牵牛花、丁丁、老奶奶的对话来练习朗读等等,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写表达能力。并且通过学生练习对话来感受人与人之间为了实现美好愿望互相帮助的感情。但是在教学中,我在朗读方面做得不好,不能很好地、正确地引导学生带着感情去朗读,特别是牵牛花、老奶奶、丁丁的对话,不能给与正确的指引,学生读得不太理想,这其实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来读,让学生去扮演牵牛花、老奶奶、丁丁。同时,设计的问题多了,让学生朗读的时间少了,回答问题的时间占了很多,一篇课文一般设计两三个重点问题就可以了,一年级学生主要以朗读为主。
后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结合身边的人说出自己与丁丁不同的美好愿望,再结合课后题设计出不同年龄、不同工作的人不同愿望(如环卫工人的愿望,失学儿童的愿望……)这一环节的设计,既参考了语文课本,又走进了相现实生活,学生的分小组讨论,在交流中体会到人世间的真、善、美,使人的情感在学习之后逐步得到升华。但是,在学生汇报他们的愿望时,我没有好好抓好这个机会,只是让学生自己写一写,个别学生说出自己的愿望,不能整体地来说,这可以改为课前准备一个大树和许多的心形,让学生把愿望写在心形上,再把心形贴在树上,这样每个学生都看到了别人的愿望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会他提高,达到了课文的情感教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