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虞世南《蝉》诗歌鉴赏

来源:化拓教育网

  中国文学。1981年,以“中国作家在香港的文艺活动”之论文获得硕士衔。

  小思曾任多家中学中文教师,1978年任教于香港大学中文系,1979年起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已出版的作品有《路上谈》《承教小记》《不迁》《彤云笺》《香港文纵》《日影行》《丰子恺漫画选绎》及合集的《七好文集》《七好新文集》《三人行》等。

  一、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通过朗读,学生讨论对生命有什么新的思索,可以从文中找出句子做出解答,并说说对句子的理解。

  ——“哪管是九十年,九十天。都不过要好好地活过。”对它的理解是不管生命短暂还是长久,都要好好地活。此句也是全文的文眼。

  2.这是作者由蝉引发的对于生命的深刻感悟,但作者以往对蝉的认识却是那么浅薄,以往作者眼中的蝉是什么样子的?

  ——文中第1、2自然段,写出蝉的烦人、聒噪,病蝉的微弱、细小。表现了蝉的惹人厌烦和微不足道的特点。

  3.作者对蝉的厌烦转变为宽恕、理解,那是什么让他思想转变呢?

  ——是朋友的话让他重新认识了这个小生物。(全班齐读朋友说话的内容)

  4.朋友的话揭示了什么样的哲理?

  ——生活历程就是如此,为了生命延续,必须好好活着。不管是九十年还是九十天,都不过要好好活过。

  5.文中哪些地方说明作者也体悟到了生命的意义?

  ——最后两段。

  二、写法探究

  1.探讨:作者由以往的“烦”转变为现在的“宽恕”,这种写作方法有什么不同之处?

  ——先抑蝉的厌烦、微弱、细小,听了朋友的话后令作者惊讶起来,对蝉产生了同情和理解,此处开始扬。作者运用了先抑后扬的写作方法。

  2.探究质疑:最后结尾句与开头有什么联系?

  ——由结尾的“宽恕”照应开头的“烦”,首尾照应,结构完整。

  三、体悟升华

  1.你是怎样理解结尾句的?

  讨论并归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但对蝉而言,却意味着生命的结束。虽然生命短暂,但蝉执著地等待,想到这些,“我”以往对蝉的不敬全部消除了。

  2.探讨:你认为应该怎样做生命才有意义?

  讨论并归纳:不管生命短暂还是长久,都应该积极面对,全情投入,好好地生活。在有限的生命里创造出无限的价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