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路旁的橡树》课堂实录

《路旁的橡树》课堂实录

来源:化拓教育网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宽阔、平坦、沉重、不约而同、赞叹”等词语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德育目标:让学生学习文中工人和工程师爱护树木的好品质。

  4、创新目标:理解筑路工人的心灵美,知道爱是人间最美好的情感。  

  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内容平凡情节简单的小故事,但却耐人寻味,蕴含着很深的道理。本文赞美了珍爱绿色,保护大自然的筑路人,教育学生爱护树木。

  2、学生分析:

  学生通过对前一课的学习,对于本课会比较容易理解,但文中别样的深意同样能给三年级孩子以心灵的震动,让他们感受文中人物的灵魂美。

  3、确定五点:

  重点:理解人们赞叹筑路人有一颗高尚的心的原因。

  难点:理解人们赞叹筑路人有一颗高尚的心的原因。

  创新点:

  1、还有比这个办法更好的吗?

  2、小树如果会说话,它会说一些什么?

  德育点:大家为什么说筑路人有一颗高尚的心?

  空白点:

  1、还有比这个办法更好的吗?

  2、小树如果会说话,它会说一些什么?  

  学具的选择

  与使用 教学挂图和教学课件,这样的教具有利于学生观察图画。  

  主要技术 留空白、加深体验、激励创新等技术  

  教学过程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一、导引目标

  请同学们阅读自学提示,并且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课文。 激发兴趣

  同学们从提示当中的几个问题入手后,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先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二、创设条件

  1、请同学们自由汇报,当小教师,给大家讲课。

  2、现在请同学们进行朗读,读出最高水平。

  3、说说橡树是一棵怎么样的树,理解公路“它像箭一样笔直,但只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这句话的深意。 自主参与

  1、学生在当教师的体验中,学会了知识。

  2、通过各种读法对学生进行朗读的训练。

  3、携引学生读懂课文,深入体会课文内容,领会人物动作语言所包涵的深意,理解工人们“沉默不语”“沉重地叹着气”。  

  三、组织研究

  讨论:提示中的两个问题你会吗?请小组合作讨论一下,拿出小组的意见。 体验发现

  1、在交流合作中,学习创新。

  2、理解人们赞叹筑路人有一颗高尚的心的原因。  

  四、引导创新

  1、还有比这个办法更好的吗?

  2、小树如果会说话,它会说一些什么? 应用实践

  留充份空间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  

  五、反思小结

  1、谈谈课文给你的启发

  2、说说你今后的打算 巩固提高

  让学生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做到爱护树木。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筑路人高尚的心。

  3、培养阅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人们为保护橡树而体现出一颗高尚的心,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教学准备:

  1、查字典,理解“高尚”一词的意思。联系生活及读书经历,想想哪些行为是高尚的。

  2、搜集有关人类保护或破坏自然环境的资料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我们刚刚学完的第7课<小村庄的故事>告诉我们人们为了贪图眼前的利益,乱砍滥伐,受到了大自然的惩罚.假如路旁有一棵橡树,人们会怎样对待橡树呢?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根握阅读提示自学课文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思考:课文将了一件什么事?

  三、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问题预设:

  1、工人为什么停下来,他们看到了什么,又是在想什么呢?

  2、工程师和工人为什么会叹气?

  3、他们想出了什么办法?

  4、为什么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会不约而同地赞叹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四、质疑答疑,理解课文,相机指导朗读。

  1、工人为什么停下来,他们看到了什么,又是在想什么呢? (指导读时注意读好“那么粗状、结实、挺拨,就像哨兵一样”这句话,声音要响亮、有气势。)

  2、工程师和工人为什么会叹气?{工程师沉默,工人也不语,都叹气,他们深恐伤害了橡树,可又想不出办法保护它。}

  {指导读这两句话,语速要舒缓、语调要略显低沉,以便表达出人们当时肃穆、不知如何是好的情境。}

  3、他们想出了什么办法?{绕开橡树修路,最终路呈马蹄形。}

  4、为什么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会不约而同地赞叹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 工人们与工程师经过精心设计,既保护了橡树,又的完成了筑路计划}

  5、师总结评价:对一棵树,如此珍爱:这不是平常的行为,这是对环境的保护,对生命的尊重,怎能不说筑路人的心是高尚的心呢!

  8、路旁的橡树

  橡树   粗壮  高大  挺拔

  工人和工程师    高尚的心

  保护环境

  教学反思: 

  《路旁的橡树》是人教版第六册略读课文,作者是著名教育家苏霍娒林斯基。课文写人们在两座大城市间要修一条路。一棵橡树挡住了计划中的路,为了保住大树,修路的人把路弯曲成马蹄形。过往的行人不约而同地赞叹筑路的人有一颗高尚的心。本文内容简洁,行文时有不少空白,比如工程师和工人们心里想的话。因此本课的教学以自学为主,利用教材,激发想象,填补空白,激发学生热爱绿色热爱生命的感情。在教学中我自认为比较满意的有以下几点:

  自学质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本堂课我采用多种方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抛弃一切无效的活动,让他们读、思,让他们交流,使课堂展现生命的灵动。

  拓展延伸,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学生完全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提了一个问题:假如你参加了这次修路,你还能想出什么好办法吗?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的是,同学们想出了不少的办法。

  以读促悟,升华情感

  教学中我始终将一个“读”字贯穿课堂始终:读通——读懂——读活,步步落实,层层提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