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了解并掌握 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的时间、地点、内容;开国大典的时间、过程和盛况;和平,了解中国派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理解 抗美援朝的必 要性和历史意义,了解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重点: 抗美援朝
学习要求:(1)认真阅读课本,做好读书标记,掌握基本知识点。
(2)同学们之间要团结合作,认真研究讨论,探求问题,解决问题。
学习过程:
(一)新课预习: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问题:
1、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____隆重举行,①会议通过了《__ _______》,起了________作用。②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_____为。③大会决定以____为国旗,以______为国歌,以____为首都并改名为___,采用___纪年。④大会还决定 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___。
2、1949年__月___日举行___________,宣告新中国成立。从新中国成立到____年__________完成是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4、___年, 地方派出以_________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______和平标志着祖国获得了空前统一。
(二)问题探究
“三年以来,在 人民战争和人民中牺牲的……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战争和人民中牺牲的人民英雄……
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反对内外 敌人 ,争取民族和人民自由幸福,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1)指出材料的出处。
(2) 材料中所指出的三个时间分别属于哪一历史时期?
(三)能力训练:
1、选择:
(1)下列哪一项不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决定( )
a.以“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 b.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c.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d.采用公元纪年
(2 )《共同纲领》起了临时的作用,主要原因是( )
a.确定了新中国的名称 b.确定了新中国的国歌
c.规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 d.规定了新中国的总和总原则
(3)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开始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标志是 ( )a.七届二中全会 b.新中国成立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
(4) “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标志是( )
a. 五四运动 b.抗 日战争胜利 c.七届二中全会召开 d.新中国成立
(5)开国大典上,54门礼炮齐鸣28响,你认为“54”“28”的含义最可能是( )
a.“54”标志着五四运动,中国党领导人民经过了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
b. 54门礼炮象征着参加“一届”政协会议的54个民族,28响标志着中国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的28年
c.甲午中日战争结束至新中国成立的54年间,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1928年的井冈山会师建立起了第一支红伍
d.1928年第一支红伍诞生,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6)下列地点是中国党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所在地,其先后顺序是( )
①延安 ②北京 ③西柏坡 ④瑞金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②④① d.④①③②
(7)全国领土获得基本的时间与事件是 ( )
a. 1949年——三大战役结束 b.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
c.1951年——和平 d.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
(8)1951年我国民族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是( )
a、和平 b、抗美援朝的开始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 d、土地改革的完成
(9)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这个“新”首要是指( )
a.国家的名称变了 b.国家自主了 c.中国的社会性质变了 d.人民 的生活改变
二、问答题:1949年3月,和其他领导人一齐离开 某地,乘汽车前往北平。上车时,风趣的对周恩来说:我们进京赶考去……
(1)、周恩来谈话的背景是什么?
(2)文中某地是何处?
(3)“进京赶考”的含义是什么?
(4)进京四年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