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送元二使安西》说课材料

《送元二使安西》说课材料

来源:化拓教育网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古诗。

  2、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二、教学重难点。

  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教法。

  采用情境教学法,在朗读中加深体会,丰富想象,获得审美感受。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忆诗句,明题材。

  师述:人生自古伤离别,送别一直是古今人们情感交流的不变话题。我们以前也学过不少描写离别的诗句,谁能背一背?(学生背诵)。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送别诗。

  2、知诗题。

  ①、板书课题: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②、读准诗题,解读题意。

  师述:这首诗是唐朝诗人王维送别他的朋友元二出使安西的时候的真情流露,让我们一起读读诗题。(注意引导学生读好题目的停顿,以便更好的理解诗题。)

  3、知背景。

  结合地图述:在当时,提到安西就不能不提起“阳关”,它在今甘肃省境内与“玉门关”相临。唐朝时,人们以此为界,把以东的地区叫“内地”,以西的地区叫“西域”。安西是唐朝为统治和管理西域地区而设立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今库车地区)。这首诗正是诗人王维在渭城送朋友元二出使安西时所作。

  (二)、初读古诗。

  1、大声读读这首诗,读准字音,把诗读流利。

  2、读诗韵。

  读诗就要读出诗的美感,(师范度),你能不能把诗读美?(指名读)。

  3、谈收获。听大家读诗真是一种享受,你们对这首诗又理解多少呢?(生交流)。

  (三)、知诗意,悟诗情。

  师述:读诗要读得精、读得深、读得有情需要深刻的理解诗意以及诗中蕴涵的真情。

  1、创情境,意场景。

  朋友送别的酒宴即将结束,在这分别的最后时刻会是怎么的情景呢!让我们伴随着《阳关三叠》的古曲回到唐朝,去见证一段深厚的友情!(播放古曲)。

  (1)出示:“渭城朝雨浥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师感情朗读。

  (2)深情地读读这两句诗,结合刚才自己的收获和书中的注释有字到句想想诗意。

  (3)比较诗句,深入体会。

  出示:

  ①“渭城朝雨浥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②“渭城朝雨湿清尘,客舍青青柳色绿。”

  学生交流。

  (4)感情朗读。

  ①配乐畅想:客舍,本是远行着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平日的风尘早已把这一切笼罩上一层蒙蒙的尘雾,这番阴沉的景象在离别人的心中不免又增添了几番黯然消魂的惆怅。这场雨来的好啊!陈旧的景物经它的洗礼焕然一新,他把杨柳洗出它青翠的本色,它把客舍洗出原先的亮丽,澄尘而不湿路,仿佛特意为远行人安排了一条轻尘不扬的道路,又仿佛为送行人透露一种轻快而富于希望的情调。真是天从人愿。

  ②配乐朗读。

  让我们伴随着音乐边想象当时的情景,边深情得读读这两句诗把!(生朗读)。

  2、感情升华,品味离别。

  (1)此时此刻,看到此番情景,想到朋友即将离别,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生交流)。

  (2)师小结:千言万语一时之间怎能尽言!不如化作一杯酒把!

  出示:“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读读诗句说说诗意。

  (4)这酒中蕴涵着怎样的真情呢?(生交流)。

  ①附阳关之外风貌的古诗帮助感悟。

  ②演一演送别场面。

  (5)感情朗读。

  (四)整体回味。

  1、从这首诗中你都感受到了什么呢?(生交流)

  2、回味读。

  (五)课外拓展。

  朗读更多描写人间真情个古诗或故事,记录下自己的感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