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判无期徒刑的囚犯申请减刑?
判无期徒刑的罪犯减刑至少需服刑10年;刑事强制措施包括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减刑的条件是确有悔改或立功表现,一般一次减刑不超过1年有期徒刑,重大表现最多减刑3年。
法律分析
一、判无期徒刑什么时候可以申请减刑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八条规定:“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年。”
也就是说,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在减刑之后,至少要服刑10年。在人民法院作出减刑的裁定之前,罪犯应当在监狱中积极表现,争取机会。
二、刑事强制措施有哪些种类
刑事强制措施,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为了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依法对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进行限制或者剥夺的各种强制性方法。刑事强制措施是预防性的,而不是惩戒性的,也是一种临时性措施,可能根据案件的进展情况予以变更或解除。我国的刑事强制措施包括: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五种。
三、减刑的条件有哪些
减刑是指对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由于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因而将原判刑罚予以适当减轻的制度。减刑的实质条件是指受刑人在刑罚执行过程中确有悔改立功表现。将悔改或立功表现作为减刑的实质条件,体现了刑法的宗旨,即通过肯定受刑人已有的改造成绩,激励其继续努力改造,逐步减少和消除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使其不再危害社会。确有悔改立功表现的,一般一次减刑不超过1年有期徒刑,如果确有悔改表现立功,或重大表现立功的,一般一次减刑不超过2年徒刑;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罪犯,如果有悔改表现突出的或有立功表现的,一次减刑不得超过2年有期徒刑;如果悔改表现突出并有立功表现;或有重大立功表现的,一次减刑不得超过3年有期徒刑。”
结语
综上所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在减刑之后至少要服刑10年。刑事强制措施包括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五种。而减刑的实质条件是受刑人在刑罚执行过程中确有悔改立功表现。减刑的幅度一般不超过1年有期徒刑,但对于悔改表现突出或有重大立功表现的罪犯,一次减刑可以达到2年或3年有期徒刑。这些规定旨在肯定犯罪分子的改造成绩,激励其继续努力改造,逐步减少和消除犯罪人的危险性,以保护社会安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三章 刑罚 第五节 死刑 第五十条 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对于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2012修正):第三章 刑罚的执行 第四节 减刑、假释 第三十一条 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符合法律规定的减为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条件的,二年期满时,所在监狱应当及时提出减刑建议,报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监狱管理机关审核后,提请高级人民法院裁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2012修正):第三章 刑罚的执行 第四节 减刑、假释 第三十条 减刑建议由监狱向人民法院提出,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减刑建议书之日起一个月内予以审核裁定;案情复杂或者情况特殊的,可以延长一个月。减刑裁定的副本应当抄送人民检察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