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社保基数是按照职工上一年度所有工资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额来计算的,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加班工资等。社保基数有上限和下限之分,具体数额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而定,因为各地一个年度工资性收入的月平均额是不一样的,但计算方式都相同:
社保基数上限为职工工资收入超过上一年省、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算数平均数300%以上的部分,不计入缴费基数;
社保基数下限为职工工资收入低于上一年省、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算数平均数60%的,作为缴费基数。
社会保险具有以下五大功能:
1、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安定社会;
2、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增进劳动者体质;
3、促进生产发展,保证经济正常运行;
4、为社会、为基层服务,方便群众生活;
5、实行收入再分配,适当调节劳动分配,保险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社保卡的用途如下:
1、个人社会保障相关信息记录、电子凭证和信息查询等;
2、记录参保人员姓名、身份证号码、出生年月、性别、民族、户籍所在地等基本信息;
3、查询本人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缴纳情况;
4、可持卡到医院就医,进行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结算,到药店买药;
5、办理医疗、失业、养老、工伤和生育等社保事务;
6、查询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累计总额等信息;
7、办理领取养老金等社保事务,进行求职、失业登记,申领失业保险金,申请参加职业培训等;
8、用于身份证明。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七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全国的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社会保险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社会保险工作。
第五十 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自愿参加社会保险的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应当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国家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为公民身份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