诬陷罪的立案标准为:1、捏造的犯罪事实情节严重的;2、诬告陷害的手段恶劣的;3、严重影响了司法机关的正常工作的;4、有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
什么是诬陷罪
诬陷罪在我国《刑法》中的完整罪名为诬告。诬告是指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
本罪侵犯的是他人的人身权利,和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即不仅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使无辜者的名誉受到损害,而且可能导致错捕、错判,甚至错杀的严重后果,造成冤假错案,干扰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破坏司法机关的威信。
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实,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告发,或者采取其他方法足以引起司法机关的追究活动。
放火罪立案标准
放火罪立案标准为:需要满足主客观条件,具体而言包括:①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放火行为一经实施,就可能造成不特定多数人的伤亡或者使不特定的公私财产遭受难以预料的重大损失。②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以作为方式实施的放火行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要有火种;二是要有目的物,即要烧毁的财物;三是要让火种与目的物接触。③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由于放火罪社会危害性很大,所以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放火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④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自己的放火行为会引起火灾,危害公共安全,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法律依据 该内容由 覃涛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