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发生劳动纠纷可申请劳动仲裁,需携带相关材料去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立案后进行举证、答辩、调解等程序,最终仲裁委下达裁决书。劳动者可远程指导服务并自行准备法律文书,期间可就业。
法律分析
发生劳动纠纷,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1、去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立案时需携带:仲裁申请书2份、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相关证据复印件和证据清单2份;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地区不需要提供登记信息)!2、提交材料后,5个工作日仲裁委给予立案,然后给双方举证期,给对方答辩期;然后开庭审理,之后对双方进行调解,调解不成仲裁委下达裁决书;劳动仲裁60天内结案;对于裁决书不服,劳动者可以起诉到;
3、可以不请当地律师代理,请专业人士提供远程指导服务并写劳动仲裁申请书、证据清单等法律文书。并且申请劳动仲裁期间,不耽误劳动者去新单位工作!
拓展延伸
劳动纠纷处理流程及解决方案
劳动纠纷处理流程及解决方案通常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当面对劳动纠纷时,应尽量通过协商解决,双方可以选择通过谈判、调解或仲裁等方式来解决争议。其次,如果协商无果,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劳动争议仲裁提起仲裁申请。在申请仲裁时,应准备好相关证据和文件,以支持自己的主张。仲裁结果一般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应遵守仲裁裁决。此外,如果仲裁结果不满意,还可以考虑提起诉讼,向寻求司法救济。在解决劳动纠纷的过程中,建议雇主和雇员都要了解相关法律法规,遵守劳动合同和劳动法规定,以避免纠纷的发生。此外,及时寻求专业法律意见也是明智的选择,以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保护。
结语
劳动纠纷处理流程简明指南:申请劳动仲裁,提供相关材料后立案,双方举证和答辩,开庭审理并调解,仲裁裁决,60天内结案。不满裁决可起诉。可以请专业人士远程指导撰写法律文书,期间可正常工作。建议通过协商解决纠纷,如无法达成一致,考虑仲裁或诉讼。了解法律法规,遵守合同和法规,及时寻求专业法律意见,保护自己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五条 【不履行法定职责、违法行使职权的法律责任】劳动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玩忽职守、不履行法定职责,或者违法行使职权,给劳动者或者用人单位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十二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零五条 违反本法规定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其他法律、行规已规定处罚的,依照该法律、行规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六章 监督检查 第七十五条 【监督检查措施和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县级以上地方劳动行政部门实施监督检查时,有权查阅与劳动合同、集体合同有关的材料,有权对劳动场所进行实地检查,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应当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材料。
劳动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监督检查,应当出示证件,依法行使职权,文明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