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肖像权的相关法律规定
侵犯肖像权的起诉流程及条件。起诉流程包括提交起诉书、提供证据、办理立案手续、预交诉讼费用等。起诉条件包括案件属于法院管辖范围、原告是直接利害关系人、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与理由。
法律分析
一、侵犯肖像权怎么起诉
1、侵犯肖像权的起诉流程如下:
(1)当事人起诉,首先应提交起诉书,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当事人是公民的,应写明双方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住址;当事人是单位的,应写明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姓名。起诉书正文应写明请求事项和起诉事实、理由,尾部须署名或盖公章。
(2)根据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原告向法院起诉应提交下列材料:原告主体资格的材料和证明原告诉讼主张的证据。
(3)当事人向法院提交书证,应填写一式两份证据清单,详细列明提交证据的名称、页数。证据经法院承办人核对后,由承办人在证据清单上签字盖章,一份交当事人,一份备案。
(4)立案庭在当事人履行必须的手续和交齐有关证据材料之后,在七天内,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办理立案手续;对不符合立案条件的,依法裁定不予受理。
(5)当事人应在收到受理通知书之日起七天内预交案件受理费和其他诉讼费用,如确有困难,可在预交期内向本院提出减、缓、免交的书面申请,逾期不交或者书面申请缓、减、免交未获批准而仍不预交的,本院将裁定按自动撤诉处理。
(6)立案手续后,案件由法院排期开庭,当事人应服从法院的各项工作安排,并于结案后到财务室结算诉讼费用,多退少补。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1)第一百二十条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2)第一百二十一条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
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二、起诉的条件是什么
1、案件属于受诉人民法院的管辖范围;
2、原告是案件的直接利害关系人或是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人;
3、有明确的被告;
4、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
结语
侵犯肖像权的起诉流程较为繁琐,需提交起诉书及相关证据。起诉书应明确双方当事人信息、请求事项、起诉事实与理由。原告应提供主体资格证明及诉讼主张证据。法院在核对材料后,对符合立案条件的案件进行受理。原告需在收到受理通知书后七天内预交费用,如有困难可申请减缓或免交。立案后,案件将安排开庭,并在结案后结算费用。起诉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20条和121条。起诉的条件包括:案件属于受诉法院管辖范围、原告为直接利害关系人或受侵犯的合法权益人、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肖像权 第一千零二十二条 当事人对肖像许可使用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任何一方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肖像许可使用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当事人对肖像许可使用期限有明确约定,肖像权人有正当理由的,可以解除肖像许可使用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因解除合同造成对方损失的,除不可归责于肖像权人的事由外,应当赔偿损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肖像权 第一千零二十条 合理实施下列行为的,可以不经肖像权人同意:
(一)为个人学习、艺术欣赏、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在必要范围内使用肖像权人已经公开的肖像;
(二)为实施新闻报道,不可避免地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
(三)为依法履行职责,国家机关在必要范围内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
(四)为展示特定公共环境,不可避免地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
(五)为维护公共利益或者肖像权人合法权益,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的其他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2022修正):第三章 人身和人格权益 第二十八条 妇女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和个人信息等人格权益受法律保护。
媒体报道涉及妇女事件应当客观、适度,不得通过夸大事实、过度渲染等方式侵害妇女的人格权益。
禁止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或者其他方式贬低损害妇女人格。未经本人同意,不得通过广告、商标、展览橱窗、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网络等形式使用妇女肖像,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