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累犯的处罚应从重处罚,参照不构成累犯时应承担的刑事责任,根据犯罪行为的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确定刑罚,不一律判处最高刑。根据刑法第65条规定,累犯应从重处罚,但过失犯罪和未满18周岁的除外。被判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累犯,在五年内再犯应从重处罚,假释期满后计算。
法律分析
对于累犯的处罚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对于累犯必须从重处罚。即无论成立一般累犯,还是特别累犯,都必须对其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相对较重的刑罚,即适用较重的刑种或较长的刑期。
2、从重处罚,是相对于不构成累犯,应承担的刑事责任而言。也即对于累犯的从重处罚,参照的标准,就是在不构成累犯时,应承担的刑事责任。
3、从重处罚,必须根据其所实施的犯罪行为的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确定其刑罚,不是一律判处法定最高刑。
《刑法》第六十五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前款规定的期限,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
拓展延伸
累犯处罚的法律规定及适用范围
累犯处罚是指对于多次犯罪行为的惩罚措施。根据我国刑法,累犯处罚的法律规定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累犯从重原则,即对于累犯者,应当适用较重的刑罚;二是累犯从严原则,即对于累犯者,应当从严处理,不得减轻刑罚。累犯处罚适用范围广泛,包括但不限于盗窃、抢劫、贩卖毒品、贪污受贿等犯罪行为。在刑事审判中,将根据犯罪事实、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累犯情况,依法作出相应的处罚决定。累犯处罚的法律规定及适用范围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共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
对于累犯的处罚,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无论是一般累犯还是特别累犯,都应该从重处罚,即判处较重的刑罚;其次,从重处罚是相对于不构成累犯的情况而言,参照的标准是在不构成累犯时应承担的刑事责任;最后,从重处罚必须根据犯罪行为的性质、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来确定刑罚,并非一律判处最高刑。累犯处罚的法律规定和适用范围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公共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依据
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七章 立案、撤案 第二节 立 案 第一百八十五条 案件变更管辖或者移送其他机关并案侦查时,与案件有关的法律文书、证据、财物及其孳息等应当随案移交。
移交时,由接收人、移交人当面查点清楚,并在交接单据上共同签名。
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一节 拘 传 第八十条 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十二小时;案情特别重大、复杂,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经县级以上机关负责人批准,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不得以连续拘传的形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
拘传期限届满,未作出采取其他强制措施决定的,应当立即结束拘传。
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二节 取保候审 第八十 县级以上机关应当在其指定的银行设立取保候审保证金专门账户,委托银行代为收取和保管保证金。
提供保证金的人,应当一次性将保证金存入取保候审保证金专门账户。保证金应当以人民币交纳。
保证金应当由办案部门以外的部门管理。严禁截留、坐支、挪用或者以其他任何形式侵吞保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