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峨山一中2017-2018下学期5月份考试
高二生物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豆腐“毛坯”装瓶时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动作要迅速小心
B. 加入卤汤后,要用胶条将瓶口密封
C. 加入卤汤后,瓶口不用密封,因为其内有盐,不会再滋生其他微生物 D. 封瓶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
2.实验测定链霉素对3种细菌的抗生素效应,用3种细菌在事先准备好的琼脂块平板上画3条等长的平行线(3条线均与下图中的链霉素带接触),将平板置于37℃条件下恒温培养3天,结果如图所示。从实验结果分析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链霉素能阻止结核菌的生长 B. 链霉素对结核菌比对霍乱菌更有效 C. 链霉素对结核菌比对伤寒菌更有效 D. 链霉素可以用于治疗伤寒病人
3.甘薯种植多年后易积累病毒而导致品种退化。目前生产上采用茎尖分生组织离体培养的方法快速繁殖脱毒的种苗,以保证该品种的品质和产量水平。这种通过分生组织离体培养获得种苗的过程不涉及细胞的( ) A. 减数 B. 分化 C. 有丝 D. 全能性
4.下列关于测定亚盐含量的操作,错误的是( ) A. 质量浓度为4 mg/mL的对氨基苯磺酸溶液呈酸性
B. 对氨基苯磺酸溶液和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应避光保存 C. 质量浓度为5 μg/mL的亚钠溶液应保持弱碱性环境
D. 制备样品处理液,加入氢氧化铝的目的是中和氢氧化钠 5.有关培养基配制原则表述正确的是( )
A. 任何培养基都必须含有碳源、氮源、矿质元素、水及生长因子 B. 碳源和氮源必须具有一定比例,碳元素的含量最多,其次为氮元素
C. 微生物的生长除受营养因素影响外,还受到温度、pH、氧、渗透压等的影响 D. 营养物质的浓度越高越好
6.下列常用的无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无菌操作不要求杀死培养基中的一切细菌 B. 用酒精擦拭双手的方法是对操作者进行消毒 C. 实验操作过程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D. 玻璃器皿(吸管、培养皿)可用酒精擦拭
7.用动物细胞工程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下列实验步骤中错误的是( ) A.将抗原注入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
B.用氯化钙作诱导剂,促使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 C.筛选杂交瘤细胞,并从中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细胞群,培养后提取单克隆抗体 D.该杂交瘤细胞株的增殖方式和产物分别是有丝和单克隆抗体 8.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胚胎发育和胚胎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移植胚胎的遗传特性在孕育过程中不受受体的影响 B.胚胎干细胞具有体积大、细胞核小、核仁明显等特点 C.体外受精时采集的精子需放入培养液中培养以达到获能状态
D.胚胎分割是将早期胚胎切割成几等分,最终产生同卵多仔后代的技术 9.下列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在提供了适宜条件的情况下,最易表达的是( ) A.枝条上的一个芽 B.柱头上的花粉 C.胚珠中的珠被细胞 D.根尖分生区细胞
10.将人、鼠细胞悬液混合并诱导细胞融合(只考虑细胞两两融合)后,在HAT培养基上,同时含有T、H基因(遗传)的细胞才能存活和增殖。增殖过程中,细胞内人染色体随机丢失,只残留一条或几条。对处于中期细胞的镜检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HAT培养基上,融合细胞均能存活和增殖
B.可以确定①的基因组成为TTTTHHhhhh C.可以确定①②③的相关基因组成相同 D.可以将T(t)基因定位于人第17染色体
11.科学家将含人的α胰蛋白酶基因的DNA片段,注射到羊的受精卵中,该受精卵发育的羊能分泌含α抗胰蛋白质的奶。这一过程没有涉及( ) A.DNA以其中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 B.DNA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自我复制 C.RNA以自身为模板自我复制
D.按照RNA密码子的排列顺序合成蛋白质 12.与“性内切酶”作用部位完全相同的酶是( ) A.反转录酶 B.RNA聚合酶 C.DNA连接酶 D.解旋酶
13.下列关于人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桑椹胚和囊胚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囊胚与桑椹胚相比,每个细胞内DNA总量增加 B.囊胚与桑椹胚相比,细胞数目较多 C.组成囊胚和桑椹胚的细胞,都是全能细胞 D.桑椹胚的形成在卵巢,囊胚的形成在输卵管
14.下列关于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基因表达载体DNA分子溶于缓冲液中与感受态细胞混合即完成了转化
B.农杆菌转化法是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但对大多数单子叶植物并不适用 C.需通过某种处理使大肠杆菌成为感受态细胞,以便进一步完成转化 D.用相应的抗生素检测基因表达载体是否导入了受体细胞
15.在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抗除草剂的转基因烟草过程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用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 B.用DNA连接酶连接经切割的抗除草剂基因和载体 C.将重组DNA分子导入烟草原生质体 D.用含除草剂的培养基筛选转基因烟草细胞 16.可以成为植物组织培养条件的是( )
①CO2 ②有机物 ③生长素 ④细胞素 ⑤水 ⑥矿质元素 A.①③⑤⑥ B.②③⑤⑥ C.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⑤⑥
17.下面为一生态庭院生态系统各成分的组成和相互关系的示意图,下列关于该生态系统的分析中,
正确的是( )
A.建立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提高经济效益
B.若在果树间间作绿肥类杂草,能导致该系统中生物多样性增加,可能有效控制果园中某些害虫的数量从而减少对果树的危害
C.在庭院中饲养鸡鸭能提高生态系统中物质的利用效率,增加产量,但由于食物链延长,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会降低
D.在庭院中建沼气池处理垃圾、粪便和植物枝叶,目的是尽可能减少分解者获得的能量,从而使能量流向对人有益的部分
18.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说法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 A.在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时,需要适宜的温度、营养、氧气和pH
B.由外植体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不需要光,但由胚状体发育成植株的过程中却需要光 C.不同植物进行组织培养时,所需的温度有所不同
D.由外植体形成幼苗的过程中,培养基中营养物质的总量会减少
19.EcoR Ⅰ和SmaⅠ酶识别的序列均由6个核苷酸组成,但切割后产生的结果不同,其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图中箭头处)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酶的识别序列均由6个核苷酸组成 B.SmaⅠ切割后产生的是黏性末端
C.用DNA连接酶连接平末端和黏性末端的效率一样
D.细菌细胞内的酶可以切割外源DNA,防止外源DNA入侵 2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卵裂期胚胎中细胞数目和有机物总量在不断增加 B.桑椹胚时期的胚胎细胞具有全能性 C.囊胚和原肠胚时期的细胞已经出现了分化
D.胚胎干细胞体积小,核仁大,可从早期胚胎中分离获取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60分) 21.下图为北京大兴留民营生态农业示意图。
(1)分析该生态系统除了农作物(粮、菜、果、苗、木)和肉、蛋、奶、鱼产品供人利用外,还有哪些其它途径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出一条途径即可)
(2)该生态系统的某玉米新品种子粒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普通玉米。请用所学的方法设计实验加以证明。
实验原理:________,蛋白质含量越高颜色越深。
实验材料和用品:①新鲜的普通玉米子粒;②新鲜的新品种玉米子粒;③试管;④漏斗; ⑤纱布;⑥烧杯;⑦吸管;⑧清水;⑨铁架台; 请写出其它必备的实验用品:________。 方法步骤:
①分别制备组织样液,该过程采用的方法是研磨过滤,为了取得可靠的实验结果,此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
②取A、B两只试管,分别加入2 mL________,再加入1 mL________,摇匀。 ③分别加入4滴________,摇匀。
④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下图为A,B不同物种间体细胞杂交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去除细胞壁而不损伤细胞可用________、________处理。在用促融剂处理时,使用的促融剂主要有________。
(2)融合细胞中可能包括________种类型,其中杂种细胞的遗传物质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3)由杂种细胞经人工诱导培养,经________增加细胞数目并不断分化,逐渐发育成C植株。该
植
株
的
性
状
与
亲
本
植
物
的
性
状
区
别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整个培养过程应用了细胞工程的________和________两大技术,这种培育杂种植株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基因工程又叫基因拼接技术。在该技术中,切割DNA的工具是______________,它能识别某一特定核苷酸序列,使两个核苷酸之间的________________断开。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有两种形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步骤:从人的________获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________结合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在基因表达载体中还应插入________和终止子。然后把基因表达载体导入牛的________。 (3)人的基因在牛体内能表达,说明人和牛________________。
24.细胞的融合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有性生殖的生物产生后代需进行受精作用,植物体细胞杂交要进行原生质体的融合,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需进行动物细胞融合。下列为细胞融合的简略过程,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细胞融合利用的原理是:细胞膜具有________。
(2)若图示方法表示培育良种牛,a是某良种牛的精子,则b须发育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完成受精作用。哺乳动物受精时在卵细胞膜和透明带的间隙通常观察到两个极体而不是三个,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
a、b分别表示两种植物的体细胞,这种育种方法的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采用图示方法制备单克隆抗体,若a、b分别为小鼠骨髓瘤细胞和小鼠B淋巴细胞,用选择培养基筛选获得d细胞,d细胞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还需克隆化培养和________检测才能进一步扩大生产。
(5)若培育转基因动物,形成的受精卵d 常作为培育转基因动物的________,外源基因导入d之前要构建基因表达载体,下列不属于基因表达载体组件的是________(多选)。 A.目的基因 B.终止密码 C.启动子 D.标记基因 E.终止子 F.起始密码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装瓶的操作要迅速小心,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封口,以防止瓶口被污染。 2.【答案】D
【解析】图中结核菌最短,说明链霉素能够阻止结核菌的生长,且比对伤寒菌、霍乱菌更有效,ABC正确;图中接种伤寒菌的琼脂块没有变短,说明链霉素对伤寒菌没有作用,所以链霉素不能用于治疗伤寒病人,D错误。 3.【答案】A
【解析】植物组织培养是一种无性繁殖方式,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涉及的细胞生理过程主要包括脱分化、有丝、再分化等。 4.【答案】D
1-【解析】从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上进行分析。对氨基苯磺酸溶液和N-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都呈酸性,为保证其稳定性,应低温密闭保存;亚钠标准液配制过程中应加入NH4Cl缓冲液,保持弱碱性环境以免形成亚挥发;制备样品处理液,加入氢氧化铝的目的是使滤液中色素脱色,使滤液变得无色透明。 5.【答案】C
【解析】培养基中碳源和氮源必须具有一定比例,但含量最多的元素不应是碳,应是氧。营养物质的浓度并不是越多越好,浓度过高会导致培养物细胞失水。 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微生物培养过程中的无菌操作,应从无菌操作的概念和基本方法入手解答,对于不同的对象要用不同的消毒或灭菌方法。无菌技术是用来防止实验室的培养物被其他外来微生物污染,而不是杀死培养基中的一切细菌。对操作者应用较温和的方法进行消毒。实验操作过程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防止瓶口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对无菌操作用到的玻璃器皿要用干热灭菌的方法彻底消灭其中的微生物,用酒精擦拭不能达到目的。 7.【答案】B
【解析】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需要灭活的病毒或聚乙二醇或物理因素来诱导,氯化钙不能作为诱导剂,氯化钙的作用是在基因工程中用于增大细胞壁的通透性,便于重组质粒进入微生物的细胞内。 8.【答案】B
【解析】移植胚胎的遗传特性在孕育过程中不受受体的影响;体外受精时采集的精子需放入培养液中培养以达到获能状态;胚胎分割是将早期胚胎切割成几等分,最终产生同卵多仔后代的技术;胚胎干细胞具有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等特点。
9.【答案】B
【解析】细胞全能性指的是离体的细胞、组织、器官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不同细胞全能性大小不同,能力越弱的细胞,全能性越低,即不易表现全能性。一般情况下:动物:受精卵>低分化细胞(如动物的各种干细胞) >生殖细胞;植物:受精卵>卵细胞>花药(花粉)>分化的体细胞(如植物的叶肉细胞、根成熟区细胞),因此答案选B 10.【答案】B
【解析】依题意并结合表中信息可知:人细胞中含有ttHH,鼠细胞含有TThh,在HAT培养基上,同时含T、H基因的融合细胞才能存活和增殖,在增殖过程中,细胞内人染色体随机丢失,若丢失的染色体携带有H基因,则该融合细胞就不能在HAT 培养基上存活和增殖,A项错误;融合细胞在增殖过程中,来自鼠的染色体不丢失,因此都含有鼠的TThh,细胞样编号①仅残留人的第17号染色体上且在HAT培养基上能存活和增殖,因此可以将 H(h)基因定位于人第17号染色体,D 项错误;同时也说明细胞样编号①含有T、H、h,由于处于中期的细胞样编号①在间期已完成DNA复制,所以其基因组成为TTTTHHhhhh,B项正确;细胞样编号①②③残留的人的染色体存在差异,据此可推知:①②③的相关基因组成不完全相同,C项错误。 11.【答案】C
【解析】转基因后受精卵发育成的羊能分泌含α一抗胰蛋白质的奶,这一过程涉及到细胞与分化,基因的复制与表达,但在动物细胞中不会发生RNA复制过程,选C。 12.【答案】C
【解析】性核酸内切酶作用的磷酸二酯键,反转录酶是催化RNA合成DNA的,故A错误。R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核糖核苷酸聚合到RNA链上,故B错误。DNA连接酶是连接的DNA片段,作用的是磷酸二酯键,故C正确。解旋酶作用的是氢键,故D错误。 13.【答案】B
【解析】由桑椹胚发育到囊胚进行的是有丝,形成的每个细胞内DNA总量不变;囊胚期开始出现分化,其中的滋养层细胞不是全能细胞;受精卵是在输卵管中形成的,故其发育形成早期胚胎的过程不可能在卵巢。 14.【答案】A
【解析】基因表达载体DNA分子溶于缓冲液中并提供一定的温度才能与感受态细胞混合完成转化,A错误;农杆菌转化法是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但对大多数单子叶植物并不适用,B正确;需通过某种处理使大肠杆菌成为感受态细胞,以便进一步完成转化,C正确;用相应的抗生素检测基因表达载体是否导入了受体细胞,D正确。 15.【答案】A
【解析】性核酸内切酶只能切割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而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是核糖核酸,
A错误;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需要用酶切割得到抗除草剂基因和切开载体,再用DNA连接酶将两者连接形成重组DNA,B正确;基因表达载体构建好之后,需要将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烟草原生质体),C正确;基因工程的最后一步是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可以用含有除草剂的培养基筛选转基因烟草细胞,D正确。 16.【答案】C
【解析】植物组织培养的条件是营养物质、激素和其他适宜条件,一般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需要CO2。 17.【答案】B
【解析】能量不能循环利用,可以多级利用,故A错。生产者种类和数量增加,导致消费者种类和数量增加,导致该系统中生物多样性增加,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增加,故B正确。食物链延长不会降低能量传递效率,故C错。建沼气池处理垃圾、粪便和植物枝叶,目的是让能量多级利用,多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故D错。 18.【答案】B
【解析】在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时,需要适宜的温度、营养、氧气和pH,A正确;由外植体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不需要光,但再分化形成胚状体以及由胚状体发育成植株的过程中却需要光,B错误;不同植物进行组织培养时,所需的温度有所不同,C正确;由外植体形成幼苗的过程中,培养基中营养物质的总量会减少,D正确。 19.【答案】D
【解析】酶的识别位点一般由4、5、6或8个核苷酸序列组成,故A错误;据图分析,SmaⅠ酶切割后产生的是平末端,故B错误;用DNA连接酶连接平末端的效率比黏性末端低,故C错误;细菌细胞内酶可以切割外源DNA,防止外源DNA入侵,是一套完善的防御机制,故D正确。 20.【答案】A
【解析】卵裂期的胚胎中,随着细胞的进行,细胞数目不断增加,由于早期胚胎没有与子宫建立组织上的联系,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因此有机物总量减少,故A错误;桑椹胚时期没有出现细胞分化,具有全能性,故B正确;囊胚时期开始出现细胞分化,故C正确;胚胎干细胞体积小,细胞核大,可从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中分离,故D正确。
21.【答案】(1)①农作物秸秆等可作为饲养动物的饲料;②畜禽粪便等作为沼气发酵的原料,产生供人利用的清洁能源;③沼渣水中的有机物供土壤微生物利用,为农作物提供肥料(答出1条即可) (2)实验原理: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其它必备实验用品:双缩脲试剂、量筒、研钵(或磨浆机)
方法步骤:①取等质量的两种玉米子粒和等量的水 ②两种组织样液 双缩脲试剂A ③双缩脲试
剂B ④颜色,比较紫色的深浅 预期结果:新品种玉米籽粒样液的紫色较深
【解析】(1)据图分析该生态系统除了农作物(粮、菜、果、苗、木)和肉、蛋、奶、鱼产品供人利用外,实现能量多级利用的途径有:①农作物秸秆等可作为饲养动物的饲料;②畜禽粪便等作为沼气发酵的原料,产生供人利用的清洁能源;③沼渣水中的有机物供土壤微生物利用,为农作物提供肥料。
(2)实验目的是验证该生态系统的某玉米新品种子粒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普通玉米.故实验原理是: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蛋白质含量越高颜色越深。 其它必备实验用品有:双缩脲试剂、量筒、研钵(或磨浆机)。
方法步骤:①分别制备组织样液,该过程采用的方法是研磨过滤,为了取得可靠的实验结果,此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是取等质量的两种玉米子粒和等量的水;
②取A、B两只试管,分别加入2 mL两种组织样液,再加入1 mL双缩脲试剂A,摇匀。 ③分别加入4滴双缩脲试剂B,摇匀。 ④观察颜色,比较紫色的深浅。
预期结果:新品种玉米子粒样液的紫色较深。 22.【答案】(1)纤维素酶 果胶酶 PEG(或聚乙二醇) (2)3 A和B植物的遗传物质之和 (3)有丝 具有A和B两种植物的性状
(4)植物体细胞融合 植物组织培养 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解析】(1)去除植物细胞壁的常用方法为酶解法,即使用纤维素酶与果胶酶溶解并去除细胞壁,制得原生质体。
(2)融合细胞可包括AA型、BB型及AB型三种,其中杂种细胞的遗传物质组成应为A、B两种植物遗传物质之和。
(3)融合后的杂种细胞经有丝及细胞脱分化、再分化可形成杂种植株。
(4)该培养过程应用了植物体细胞融合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该方法培育杂种植株的意义在于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23.【答案】(1)性核酸内切酶(或酶) 磷酸二酯键 黏性末端 平末端 (2)基因组文库 载体 启动子 受精卵 (3)共用一套密码子
【解析】(1)切割DNA的工具是性核酸内切酶(或酶),能够识别某一特定核苷酸序列,使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当酶在识别序列中心轴线两侧切开产生黏性末端,在序列中心轴线处切开产生平末端。
(2)通常从基因文库和基因组文库获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载体(如质粒)结合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基因表达载体中还应插入启动子和终止子,以便转录开始和结束。目的基因一般导入动物受精卵。 (3)生物共用一套密码子,故目的基因能够在受体中表达。 24.【答案】(1)(一定的)流动性
(2)减数第二次中期(MⅡ中期) 多数哺乳动物的第一极体通常不 (3)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或打破生殖隔离) (4)能迅速大量繁殖,又能产生某种专一的抗体 抗体 (5)受体细胞 BF
【解析】(1)细胞膜具有流动性,所以两个细胞可以在促融剂的作用下发生融合。
(2)a是某良种牛的精子,则b是卵子,须发育至减数第二次中期才能完成受精作用。多数哺乳动物减数第一次产生的极体一般不。
(3)若a、b分别表示两种植物的体细胞,这种育种方法为植物体细胞杂交,这种方法可以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或打破生殖隔离)。
(4)用选择培养基筛选获得的d细胞为杂交瘤细胞,该细胞既能迅速无限繁殖,又能产生某种专一的抗体。然后还需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才能进一步扩大生产。
(5)由于动物的受精卵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常作为培育转基因动物的受体细胞,基因表达载体组件一般包括启动子、目的基因、终止子和标记基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