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探究黑人身份认同的困境——以《所罗门之歌》为例

探究黑人身份认同的困境——以《所罗门之歌》为例

来源:化拓教育网
探究黑人身份认同的困境 ——以《所罗门之歌》为例 口苗志强 黄河交通学院 【摘要】越来越多的黑人女作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慢慢进入读者的视野,例如获得普利策奖和诺贝尔文学奖的 托尼・莫里森、伊斯梅尔・里德等。在其作品得到广泛的阅读和品鉴的同时,美国黑人文学也逐步走向鼎盛阶 段。《所罗门之歌》是托尼・莫里森最为优秀的代表作品之一,以女性的视角和情怀宣扬黑人文化的价值观念,以 细腻的描述和真实的表达歌颂黑人精神品质和传统文化,在读者深入了解黑人传统文化的同时不禁细思黑人身份 认同的困境与难度,充满人文关怀的字里行间让人对黑人的现状和未来深入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l黑人;身份认同;文化象征;困境 【中图分类号l 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167(2017)01-0005-02 U前言 感受到简单的幸福和快乐,父亲的权力使其产生严重自 卑的心理,母亲的看管让他失去人身和心理上的自由, 托尼・莫里森代表作主要有《柏油娃》《最蓝的眼 他从不知道自己缺少和需要什么,讽刺其不成熟、无责 睛》《宠儿》《所罗门之歌》《秀拉》《天堂》《爵士乐》 任感的同时暗示着被白人价值观侵蚀的黑人思想。作者 等。莫里森于1993年因小说中“诗意的璀璨”对美国社 巧妙、犀利地指出部分黑人受到“白色”价值观念的侵 会极为重要的方面生动描述并再现而荣获诺贝尔文学 蚀与影响,逐渐变得冷漠、自私、骄傲,对家人、朋友 奖,在她的著作中以独特、新颖的视角展现出对黑人群 所遭受的痛苦不闻不问、漠不关心,以自我为中心。当 体的关注,并反映了黑人历史和命运,对其传统文化及 奶娃找到自己真正的名字“所罗门”后,意味着在经历 价值观大力弘扬的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黑人精神世界的 了一系列成长过程中的磨炼后,奶娃完成了蜕变,成为 深刻思考。(邓伟英,2015)国内外文学界对于《所罗门 民族文化的传承者,一次点出黑人巡回历史、找回文化 之歌》的解读五花八门,随着研究角度不断扩大,人们 之根、重塑身份的重要性。 对于莫里森在《所罗门之歌》中所表达的中心思想认识 关于奶娃家族姓氏“戴德”的由来,既荒谬可笑, 不断加深,对于著作中黑人文化及象征意义分析深刻, 又透露着无奈与无助。当奶娃的祖父——吉克・所罗门 而其中对于黑人身份认同的困境及探究更是发人深思。 获得自由之身后,由于一个醉酒白人误将吉克父亲死亡 ● 《所罗门之歌》中文化象征 (Dead)填至姓名栏,便被赋予了荒唐、错误的姓氏 ——戴德。后来一个荒唐的细节使得奶娃祖父与祖先的 2.I姓名的内涵及意义 联系被完全切断,在诙谐、充满调侃的描述中展示了白 姓名在非洲文化里具有独特、重要的意义。某个人 人对于黑利的剥夺和无视,淋漓尽致地挥洒出黑人 或者物只有被赋予姓名才有其真正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对于传统文化被剥夺的怒意。(陶芸,2015)通过对黑人 大多数黑人由于特殊的历史遭遇并不能真正拥有自己的 名字的坚守我们可以明确、清晰地读出黑人传统文化中 名字,莫里森对于此种现象深有体会,她认为没有真实 名字的重要意义,也是黑人对于摆脱苦难命运的精神追 姓名的美国黑人就是“文化意义上的孤儿”,而拥有完整 求。对莫里森来说,黑人连姓氏和命名的权利都会被无 的名字是黑人重建自我、治疗文化创伤的必备条件。由 视和剥夺,那么在主流文化中其话语权也将难以保持和 此可知,在非洲人的意识里,名字是一个人与家族有着 坚守。无法找寻自己的历史和过去,黑人将会被动地从 血脉关联的最好诠释,也是在万千大众中区别于他人的 家族的关联和记忆中隔绝。 最基本的前提和身份特征。莫里森曾说“姓名”是《所 奶娃的父亲是白化了的黑人的象征和代表,在小说 罗门之歌》中一个重要的主题,书中人物姓名已不仅仅 中其父代表的是生活在白人文化社会里的中产阶级黑 是一个简单的符号或者称呼,对黑人历史和命运也有深 人,毫不可惜和留恋地抛弃自身传统文化,将白人文化 刻的内涵与寓意,是黑人当前所面临身份认同困境的阐 作为衡量价值与利益的基准,可以抛弃自己民族的传统 释,也是对黑人未来身份认同的担忧。 文化只为得到利益,可见部分被白化了的黑人对人的冷 奶娃是著作中的灵魂人物,一个偶然的原因使得他 漠自私,对钱财的贪婪。正因为此,他的黑人精神已死 从“麦肯・戴德三世”更名为“奶娃”。从奶娃出生至六 (Dead),心理扭曲的他距离黑人传统文化越来越远,成 岁,母亲一直对其进行母乳喂养,直到有一天被看门人 为黑人们痛恨的对象。从中可以读出,黑人对于白人强 看到吃奶的场景便给他起了“奶娃”的绰号。莫里森用 加的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难以改变,但是同胞之间的冷 “奶娃”这样可笑、荒谬的名字为男主人公命名,象征着 漠自私、相互压榨和掠夺更让人苦不堪言、触目惊心。 其不成熟与依赖性。(蔡燕华,2015)奶娃是家中最小的 白人文化观念对于奶娃父亲的渗透和影响,无处不体现 孩子,因此受到母亲的溺爱,使其逐渐变得自私自利、 着作者对于黑人传统文化的坚守和担忧,作者以特殊的 不负责任、骄傲冷漠。看似生活富裕的奶娃并没有真正 视角暗示黑人应当铭记历史遭遇、坚守民族文化,方能 作者简介:苗志强,硕士,教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收稿日期:2016—10.21 O5 06 得到肯定和发展。 索的典型代表。在整篇小说中,派拉特的身份探索无疑 2.2“歌谣”的象征意义 是最为成功的。奶娃的姑姑不仅明确地知道自己是谁, 在小说中,“所罗门之歌”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传 而且还成功地在奶娃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引路人作 统的歌谣,3次出现代表着主人公不同的生命历程。“所 用,其正面能量和作用无时无刻同梅肯・戴德异化的力 罗门之歌”既是女主人公派拉特心中神圣的信仰,也是 量相抗衡。作者以此暗示黑众应当坚守自身的身份 奶娃精神和心路历程的重要引导者。第一次,派拉特 和文化,不论遇到怎样的嘲讽和困境都应当与白人文化 “所罗门之歌”的歌声对奶娃具有天然熏陶的作用,之后 中糟粕部分相抗衡,抵抗侵蚀和异化。派拉特是一位成 奶娃关于歌谣所进行的探索和找寻均可诠释为命中注定 功的引导者,在莫里森的不少作品中均被塑造为黑人种 的缘分。在小说中第一次唱出的所罗门之歌对奶娃的出 族的先知,是黑众保护神的化身,也是文化追求的 生和成长具有前奏式作用,营造神秘的氛围的同时引领 指路明灯。派拉特从出生的时候起便拥有独特的力量, 读者深入思考歌谣的意义。第二次出现歌谣是奶娃坚持 尽管缺失的肚腩使她与众不同便受到旁人的嘲讽和排 到姑姑家中时听到的,代表着一种返璞归真的原始状 斥,但是她延续了黑人的价值观念,把自己的身份和祖 态,此时的歌谣对奶娃无疑是一种强烈的精神冲击,召 先的记忆融合,不管遭受怎样的困境,都保持着其独特 唤男主人公对黑人文化传统的继承。(郑蓉颖、杨海霞、 性,表现黑人文化价值观念的生命力。 张珊,2014)第三次出现歌谣时奶娃终于意识到是讲述 在莫里森的作品中,不同身份、不同角色的黑人均 先祖所罗门的故事,从中解开家族及姓氏的谜题,并在 通过不同的方式对其文化表现出自己的理解和认知,作 经过艰难的成长后终于回归黑人精神家园,从原本自私 者对于黑人身份的认同感的困境探究向黑众传达出 冷漠、无责任感的精神状态得到精神的精华和升华,暗 只有坚守民族之根本、坚持不被白人文化中的糟粕部分 示黑人在当前传统文化不被承认的背景下,唯有坚守方 所同化,方能获得对于历史遭遇的记忆和命名权、话语 能寻回失落的文化身份。 权。(李溱,2014)个体的生存离不开群体的团结一致, l黑人身份认同的困境探析 只有首先对自己民族的文化深入了解、认同并身体力 行,大众团结一心、坚持抵抗文化侵蚀,才能在白人占 对于奶娃的父亲来说,其小时候亲眼目睹其父在黑 文化主流的背景下争得一席之地,也才能得到世界的认 人的中惨死,无家可归的流浪生活促使其开始追寻 同和尊重。尽管在她的作品中,在追寻黑人文化认同的 生存的出路,逐渐对权势和金钱变得贪婪。奶娃祖父的 道路上不同的任务均经历着不同的困境和心路历程,或 惨死让梅肯・戴德意识到自身的肤色和眼睛是惨烈遭遇 死亡或走向毁灭或成功,不仅表明在黑人身份认同道路 的根本原因,他偏执地认为唯有与黑人划清界限、追求 上的艰难险阻和重大意义,也表明群体认知对于黑人文 金钱和权势才能获得理想中的成功和自由。在受到白人 化坚守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种族歧视的黑人受害者中,尽管梅肯・戴德同样身为一 个黑人,但是他为了追求财富不断对同种人进行, I结束语 终于获得事业的成功。但与此同时,他与自己的种族文 莫里森通过《所罗门之歌》不仅描述了黑人群体生 化及精神偏离越来越远,在生活中他过得也并不幸福。 活,而且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和更为特殊的视角下审视黑 和妻子的纠葛吵闹、孩子们的不亲呢、对妹妹的冷嘲热 人发展过程中的思想状态及生活、行为方式。黑人身份丧 讽、对黑人的冷酷无情均决定了他难以寻求身份认同的 失及文化被白化是上个世纪美国黑人与白人文化冲突的关 结局。为了财富,同时也为了得到白人的认可,梅肯・ 键,在经济和政治上处于劣势的黑人没有话语权,甚至没 戴德可以放弃一切,但是在身份认同的道路上,他是一 有命名权。此种生活状态导致黑人身份的丧失,通过这部 个十足的失败者,同样被白人蔑视和嘲讽,同时也难以 优秀的长篇小说,莫里森向读者揭示了美国社会对于黑人 再被黑人接受。 身份认同感的困境,阐述其对于黑人历史遭遇的记忆和民 奶娃的身份认同与其父是完全相对立的,在探索黑 族身份及文化的追求应当成为不能被搁浅的记忆。 人身份的进程中奶娃无疑是成功的。尽管之前奶娃也有 同样自私冷漠的思想,甚至在经历一系列遭遇之后他才 参考文献 开始有自己的认知和意识,但是这对他在寻求身份认同 …1 蔡燕华.《所罗门之歌》中的黑人女性身份认同之路[J]_名作欣 的道路和最终结果并没有影响。奶娃身份的认同历程离 赏,2015(15):89—91. 不开“所罗门之歌”的启发,同样也离不开姑姑的引 [2]2 邓伟英.不能被搁浅的记忆——解读《所罗门之歌》中黑人身 导。奶娃的姑姑用升华的母爱帮助奶娃迈向宽阔的大众 份认同的困境[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3):63.65. 世界,促使其勇敢、无畏地踏上寻求祖先和根本之路。 [3】胡天赋.托尼・莫里森《所罗门之歌》中黑人男性身份的自我 尽管最初奶娃去南方是抱着寻找金子和逃避责任的想 建构[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7):42.45. 法,但是在意外中寻获民族之根。(胡天赋,2014)对莫 【4]李溱.《所罗门之歌》中黑人的身份认同困境[J].湖北函授大学 里森来说,民族之根何尝不是像金子一样宝贵?作者用 学报,2014(4):185-186. 民族之根、家族和姓氏暗示奶娃获得了黑人身份的认同 [5 陶芸.《所罗门之歌》中的文化寻根——关于黑人身份认同与 5]感,在不断的历练中成长挖掘被搁浅的记忆,向世界证 文化变迁[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5(9):135—137. 明黑人传统文化值得被重视和尊重。奶娃在成长中探究 [6]郑蓉颖,杨海霞,张珊.屈服、坚守、追寻——后殖民理论解 民族历史文化、找寻自我,最终成为被黑人群体接受的 读《所罗门之歌》中的黑人文化身份认同[J]l科技信息,2014 传统文化传承者。 梅肯・戴德的妹妹,奶娃的姑姑也是对黑人身份探 f14):21-2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