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公司有关财务数据如下: 资产负债表(简表)
2006年12月31日 单位:万元 资产 年初数 年末数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年初数 年末数
155 180 168 172 现金 应付票据 672 653 258 280 应收账款 应付账款 483 536 234 259 存货 其他流动负债
1369 513 550 流动资产总额 1310 长期负债 620 722 728 固定资产净额 585 股东权益
15 19 19 资产总计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计 15
另外2006年度利润表有关资料如下,营业收入3835万元,营业成本2708万元,利息费用52万元,利润总额320万元,要求:(1)计算该公司有关偿债能力的指标。(2)计算该公司有关营运能力的指标。
2.B公司2006年度财务报表的主要资料如下: 资产负债表
(2006年12月31日) (千元) 资产 现金(年初7) 应收账款(年初1156) 存货(年初700) 流动资产合计 资产总额(年初3790) 年末金额 310 1344 966 2620 3790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应付账款 应付票据 其他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合计 长期负债 实收资本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额 年末金额 516 336 468 1320 1026 1444 3790 固定资产净额(年初1170) 1170 利 润 表
2006年 (千元) 营业收入 营业成本 营业利润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税前利润 所得税 净利润 30 5570 860 580 98 182 72 110 要求:(1)计算填列下表的该公司财务比率(天数计算结果取整); (2)与行业平均财务比率比较,说明该公司经营管理可能存在的问题。 比率名称 流动比率 资产负债率 本公司 行业平均数 1.98 62% 已获利息倍数 存货周转率 平均收现期 固定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 销售净利率 资产净利率 权益净利率 3.8 6次 35天 13次 3次 1.3% 3.4% 8.3%
第三章计算题参(计算题见P-90) 1、2006年
(1)偿债能力指标 流动比率=1.93 速动比率=1.17
资产负债率=63.34% 产权比率=1.73
利息保障倍数=(320+52)/52=7.15 (2)营运能力指标
应收账款周转率=5.79次 存货周转率=5.32次 流动资产周转率=2.86次 固定资产周转率=6.37 总资产周转率=1.97
2、计算结果表 比率名称 本公司 行业平均数
1.98 1.98 流动比率
62% 62% 资产负债率
2.86 3.8 已获利息倍数
存货周转率 6.7次 6次 平均收现期 70天 35天 固定资产周转率 5.5次 13次 总资产周转率 1.7次 3次
1.71% 1.30% 销售净利率
2.90% 3.40% 资产净利率
7.62 8.30% 权益净利率
从计算结果看该企业应收账款周转慢于行业平均水平,固定资产占用比较多,使固定资产周转速度也慢于行业平均水平,从而导致总资产周转率低于行业水平,因资产管理存在问题,尽管该企业的资本结构与行业水平相同,销售获利能力还好于行业平均水平,但权益净利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因此该企业应加强对应收账款和固定资产的管理。加速资产周转,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和所有者经济效益。
第一种付款方案支付款项的现值是20万元;
第二种付款方案是一个递延年金求现值的问题,第一次收付发生在第五年年初即第四年年末,所以递延期是3年,等额支付的次数是7次,所以:
P=4×(P/A,10%,7)×(P/F,10%,3)=14.63(万元)
第三种付款方案:此方案中前8年是普通年金的问题,最后的两年属于一次性收付款项,所以:
P=3×(P/A,10%,8)+4×(P/F,10%,9)+5×(P/F,10%,10) =19.63(万元)
因为三种付款方案中,第二种付款方案的现值最小,所以应当选择第二种付款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