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
西南大学2014年秋季学期《数学教育评价》作业答案(4次作业,已整理)
第一次作业 1:[论述题]
1.数学教育评价有哪些功能?
2.数学教育评价一般包含哪些基本内容? 3.数学教育评价常用的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4.国际中小学数学教育评价有哪些共同趋势?
5.上海2009年参加了第四次PISA测试。简要叙述PISA测试的评估内容与评估方式。
参: 1.答题要点:
(1)对学生的功能:诊断、甄别选拔、激励改进、等;
(2)对教师的功能:检查、督促、指导教师工作;发挥奖惩功能。 2.答题要点:
(1)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 (2)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
(3)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3.答题要点:
(1)学生数学学业评价的基本方法:量化方法(测验法),质性方法(观察法、访谈法、自我反省、表现性评价方法、成长记录袋);
(2)数学教师评价的基本方法:课堂观察,学生的数学学业成就,数学教师成长记录袋,同行评价,教师的自我评价。 4.答题要点:
学生是评价的主题;评价主体的多元性;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与开放性;评价方式的多样性。 5.答题要点:
PISA测试是一种国际性的科学的评价方法,强化对考生知识面、综合分析、创新素养方面的考查。 评估内容
第一次PISA评估于2000年首次举办,此后每3年举行一次。评估主要分为3个领域:阅读素养、数学素养及科学素养,由这3项组成一评估循环核心,在每一个评核周期里,有2/3的时间会对其中一项领域进行深入评估,其他两项则进行综合评测。 评估方式
PISA会在各个国家中抽取4500到10000名初三与高一为主的15岁学生担任调查对象,以测试学生是否能够掌握社会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因此,试题着重于应用及情境化。受测学生必须灵活运用学科知识与认知技能,针对情境化的问题自行建构答案,因此能深入检视学生的基础素养。经合组织不久前公布了有40多个国家25万名中学生参加的2004年PISA测试。结果显示,芬兰学生在历次测试中名列第一。上海学生日前参加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进行的2009年第四次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中取得阅读数学科学素养第一的佳绩,引发外界持续关注。PISA测试的重点是看学生全面参与社会的知识和技能,对学生阅读、数学和科学能力的考察并不限于书本知识,还包括成年人生活中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第二次作业 1:[论述题]
1.简要分析我国中小学数学教育传统评价存在的问题。 2.简要叙述新课程实施中的数学教育评价的新特点。
3.简要分析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学学业评价的基本特点。 4.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一般包含哪些内容?通常采用哪些方法? 5.简要分析当前我国的数学学业成绩测评有什么特点?
参: 1.答题要点:
(1)评价目的:以甄别与选拔为主,数学学科成为甄别、选拔人才的主要手段; (2)评价方式:以测验与考试为主; (3)评价内容:以知识技能为主; (4)评价主体:以学校和教师为主。 2.答题要点:
(1)评价体系的变化;
(2)评价内容和目标的变化:评价目标的多元性、评价内容的性、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3)评价方式方法和策略的变化; (4)评价途径和评价侧重点的变化。 3.答题要点:
(1)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出评价。 (2)技能测试:测试内容主要包括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创造发明能力的评价。
(3)书面测试:通过学期期末统一组织综合测试,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行结果性评价。
(4)成绩认定:数学学业成绩=过程性评价成绩+技能测试成绩+书面测试成绩。 (5)学期数学业绩评定:客观性、期望性、针对性。 4.答题要点:
内容主要包含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所产生或者即将产生的思想、学业、行动和个性等方面的变化,或者变化的发展趋势。 主要方法:(1)量化的方法(测验);(2)质性评价方法:观察,访谈,自我反省,成长记录袋等。 5.答题要点:
(1)从过分关注结果逐步转向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 (2)关注过程的学习评价。
第三次作业 1:[论述题]
1.中小学数学教师的一般素养评价标准哪些方面? 2.中小学数学教师的数学学科素养评价标准哪些方面? 3.中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集中表现在哪些方面? 4.简述如何评价数学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5.简述影响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
参: 1.答题要点:
(1)热爱教育事业;
(2)要先成为好的教师,必须树立明确的教育理念(① 凯洛夫的\"三中心”论:以课堂为中心,以教书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② 素质教育的两个核心理念); (3)要先成为好教师,要学会反思,学会研究。 2.答题要点:
(1)具备扎实的数学专业基础; (2)全面地把握数学学科的知识;
(3)准确把握教材(特别是教科书)的新特征,明确其内容的重点、难点与关键; (4)坚持启发式教学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良好的学习习惯。 3.答题要点:
(1)对数学课程内容准确驾驭的能力; (2)数学教学设计的能力;
(3)课程实施能力(① 组织教学的能力;② 板书的能力;③ 反馈的能力;④ 教学监控能力);
(4)教学反思能力。 4.答题要点:
① 教学目标制定是否准确;② 内容选择是否合理;③ 教学内容分析是否深入、具体,是否突出重点、击破难点、抓住关键;④ 是否全面了解学生水平;⑤ 学法制定是否恰当、是否切合学生实际;⑥ 教学方法是否已精选,是否体现教学方式的转变和课堂环境的改善;⑦ 课堂中的数学教学问题的设计是否精当;⑧ 教学细节安排是否周密;⑨ 教具和课件准备是否充分;⑩ 例题、习题的设计是否精当、贴切。 5.答题要点:
(1)职前因素:①对于教师职业的价值认同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原始起点;② 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是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坚实基础。
(2)职后因素:① 恰当的专业引领是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催化剂;②同行之间的切磋、交流是数学教师专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土壤;
(3)数学教师专业发展可持续进行的关键:① 是否拥有良好的反思意识、反思能力;②是否具备反思的时机与空间。
第四次作业 1:[论述题]
1.数学试题设计一般遵循哪些原理?
2.数学试题定性评价的一般质量标准有哪些? 3.数学试卷定性评价的一般标准有哪些?
4.中小学数学考试中通常出现的技术性错误有哪些?
5.数学试题的难度、区分度是什么含义?两者有什么关系? 6.计算测验信度的一般方法有哪些?如何分析试卷的信度?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参: 1.答题要点:
(1)目的性设计原理;(2)有效性原理;(3)体现命题思路原理;(4)协调性设计思想。 2.答题要点:
从理论上分析,评价数学试题质量优劣的标准一般包括以下八个指标: 第一,试题内容符合考试大纲或考试说明的要求。
第二,试题科学、规范,所考查内容在学术上没有争议。 第三,试题符合相应题型的编制要求。
第四,试题测试目标明确.立意、情境、设问科学、可信、新颖、灵活。 第五,试题表述方式合理、有效,题干及设问准确、简洁。 第六,试题难度合理,符合既定的设计目标。 第七,试题为原创性作品。 第八,试题有较好的区分度。 3.答题要点:
(1)遵循考试大纲和课程标准命题。
(2)考查学科主体内容,反映学科知识的内部联系和基本规律,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3)以能力立意为核心.在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注重对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查。
(4)试卷结构科学、合理.考查内容具有合理的覆盖面和比例.题型比例配置适当,各种难度的试题比例适当.试卷长度适当。 (5)试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6)没有政治性、公平性、科学性和规范性问题。
(7)课程改革后的试卷既要保证平稳过渡,又要适度体现课改理念。 4.答题要点:
(1)试题的科学性时常出现问题;
(2)试题的和谐性、一致性有欠缺;
(3)试题的公平性有争议(背景公平、试卷内容结构的公平、设问公平、试题结构公平、见识面的公平)。 5.答题要点:
难度:指试题的难易程度,反映试题的难易程度的数量化指标叫做难度系数,简称难度。
区分度:测验试题对被试的实际水平的区分程度。它也标志着试题的鉴别力。
难度与区分度的关系:
难度与区分度都是一种相对性指标,较难的试题对水平高的考生区分度高,较容易的试题对水平低的考生区分度高,中等难度的试题对中等水平的考生区分度高;在测验种特别难的题与特别容易的题较少,中等难度的题目应该多一些,使所有题目的平均难度近似为0.5。要保证试题理想的区分度,其难度应保持在0.3~0.7之间,最好保持在0.4~0.6之间。
6.答题要点: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一般方法: a.再测信度:用同一份试题对同一组学生前后实施两次测试,两次测验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
b.复本信度:用两份等值平行的试题测量同一组学生,再求两次测验分数的相关系数;
c.分半信度:将测验试题分成对等的两半,学生在这两半测验中所得的分数的相关系数;
d.同质性信度:试题中所有试题之间的一致性,也称作内部一致性程度。 参照实例具体分析。
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