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金属工艺学课程期末考试(答案题解)
1、填空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1.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主要包括 强度 、 硬度 、 塑性 、 韧性 等。2. 金属的结晶过程包括 晶核形成 和 晶核长大 。3. 过冷奥氏体的等温转变产物有 珠光体 、 贝氏体 和 马氏体 三种类型。4. 电阻焊按接头形式包括 点焊 、 缝焊 和 对焊 。5. 合金的流动性差,易产生 浇不足 、 冷隔 等铸件缺陷。6. 焊接热影响区包括 熔合区 、 过热区 、 正火区 、 部分相变区 。7. 按照外形不同,切屑可分为 节状切屑 、 带状切屑 、 粒状切屑 、 崩碎切屑 四类。8. 一般机械加工中,使用最多的刀具材料是 高速钢 和 硬质合金 。9. 常用的切削液有 水溶液 、 切削油 和 乳化液 。10. 板料冲压的基本工序可分为两大类 分离工序 和 成形工序 。2、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1. 金属在疲劳试验时,试样承受的载荷为( 4 )。 (1) 静载荷 (2) 动载荷
(3) 冲击载荷 (4) 交变载荷 2. 固溶强化的根本原因是( 3 )。
(1) 晶格类型发生变化 (2) 晶粒变细 (3) 晶格发生畸变 (4) 晶格发生滑移 3. A1、Ar1、Ac1、A3之间的关系为( 2 )。
(1) A1>Ar1>Ac1>A3 (2) Ar1 (3) 熔模铸造 (4) 金属型铸造 6. 当凸模和凹模之间间隙大于板料厚度,凸模又有圆角时,此冲压模为( 4 )。 (1) 冲孔模 (2) 落料模 (3) 切断模 (4) 拉深模 7. 刀具的正常磨损不包括( 2 ) (1)前刀面磨损 (2)卷刃 (3)后刀面磨损 (4)前后刀面磨损 8. 轿车油箱生产时既经济合理又生产效率高的焊接方法是( 3 )。 (1)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 (2) 点焊 (3) 缝焊 (4) 埋弧焊 9. 轴类零件的外圆面常用哪种切削方法进行加工( 1 )。 (1)车削 (2)刨削 (3)铣削 (4)拉削 10. 造成已加工表面粗糙的主要原因是( 1 )。 (1)残留面积 (2)积屑瘤 (3)鳞刺 (4)振动波纹3、名词解释(共12分,每小题3分) 1.强度 在外力作用下,材料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2.金属的可焊性 指金属材料是否具有适应焊接加工的能力,以及焊接后能否在使用条件下安全运行的能力。 3.积屑瘤 积屑瘤是指在中、低切削速度切削塑性金属时,在切削刃附近长出的一个瘤状硬质金属块。4.刀具耐用度 刀具耐用度是指刀具从开始切削到达到磨钝标准为止使用的时间。4、简答题(共40分,每小题8分) 1.试举出几种强化金属的方法。 答:固溶强化、细晶强化、第二相强化、热处理强化、形变强化等。 2.根据铁碳合金相图,试分析25钢从液态凝固到室温之间的组织变化?答:25钢含碳量为0.25%。L→L+A→A→A+F→P+F 3.试从石墨的存在来分析灰铸铁的力学性能和其他特殊性能。 答:由于石墨又软又脆,强度极低,因此灰铸铁可视为布满裂纹的钢。 力学性能:由于石墨的缩减作用和割裂作用,灰铸铁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很低,塑性和韧性近于零,属于脆性材料;但其抗压强度与钢相近。 工艺性能:不能锻造和冲压,可焊性较差;但铸造性能好,切削加工性好。 耐磨性:石墨是良好的润滑剂,此外石墨脱落后形成的凹坑可存储润滑油,所以耐磨性优于碳钢。 减震性:石墨阻止了能量的传播,因此减震性好。缺口敏感性:对外来缺口敏感性低。 4.纤维组织的形成对材料有何影响?如何利用它?答:纤维组织的形成,造成材料性能的各向异性。沿纤维流线方向的强度、塑性、韧性明显大于垂直流线方向的相应性能。因此,选择毛坯和加工工艺时应使纤维流线分布尽可能合理,即零件工作时所受最大拉应力应与纤维流线方向平行,所受最大剪应力与纤维流线方向垂直,并使纤维流线与零件轮廓相吻合。 5.简述特种加工的特点及应用。 答:特点1)工具材料硬度可低于工件材料;2)可直接利用电能、电化学能、声能或光能等对材料进行加工;3)加工过程无明显的机械力;4)特种加工的发展迅速。应用:1)解决各种难切削材料加工,如高硬度、高强度、高韧性、高脆性以及高纯金属和非金属的加工;2)解决多种复杂零件表面的加工,如涡轮叶片等;3)解决多种精密、特种零件的加工,如陀螺仪等。 5、从结构工艺性考虑,改进下列零件的结构(共8分,每小题2分) 1.铸件 改正: 2.自由锻件 改正: 3.焊接件 改正: 4.凸台设计 改正: 《金属工艺学》试卷B 一、名词解释(共12分,每小题3分) 1. 过冷度 实际结晶温度与理论结晶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叫做过冷度。 2.刀具耐用度 刀具耐用度是指刀具从开始切削到达到磨钝标准为止使用的时间。 3.加工硬化 金属的力学性能随其变形程度的增加,金属强度、硬度提高,而塑性、韧性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加工硬化。 4.钢的热处理 将钢在固态下通过加热、保温、冷却以改变其组织,从而获得所需性能的一种工艺 方法。 二、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1. 金属在冲击试验时,试样承受的载荷为( 3 )。 (1) 静载荷 (2) 动载荷 (3) 冲击载荷 (4) 交变载荷 2. 相变强化的根本原因是( 1 )。 (1) 晶格类型发生变化 (2) 晶粒变细 (3) 晶格发生畸变 (4) 晶格发生滑移 3. A1、Ar1、Ac1、A3之间的关系为( 4 )。 (1) A1>Ar1>Ac1>A3 (2) A3 (3) 熔模铸造 (4) 金属型铸造 6. 特大型锻件的惟一成形方法是( 1 )。 (1) 自由锻 (2) 锤上模锻 (3) 胎膜锻 (4) 压力机上模锻 7. 轿车车身生产时经济合理的焊接方法是( 2 )。 (1)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 (2) 点焊 (3) 缝焊 (4) 埋弧焊 8. 以加工平面和沟槽为主的切削方法是( 3 )。 (1)车削 (2)钻削 (3)铣削 (4)拉削9. 切削层参数不包括( 4 )。 (1)切削面积 (2)切削宽度 (3)切削厚度 (4)切削深度10. 刀具的正常磨损不包括( 2 ) (1)前刀面磨损 (2)卷刃 (3)后刀面磨损 (4)前后刀面磨损三、填空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1. 金属材料的硬度测试方法包括 布氏硬度 、 洛氏硬度 、 维氏硬度 、 显微硬度 。2. 固态合金中的相结构主要有 固溶体 和 金属化合物 两大类。3. 钢件的常规热处理有 退火 、 正火 、 淬火 和 回火 四类。4. 按照变形时的温度,塑性变形可分为 冷变形 和 热变形 两大类。5. 铸造应力可分为 热应力 和 机械应力 。6. 根据石墨形态不同,铸铁可分为 灰铸铁 、 球墨铸铁 、 可锻铸铁、 蠕墨铸铁 四类。7. 刀具的主要标注角度有 前角 、 后角 、 主偏角 、 副偏角 和刃倾角。8. 切削三要素是指 切削速度 、 进给量 和 切削深度 。9. 切削液的主要作用有 冷却 、 润滑 、 防锈 和 清洗 。10. 金属的可锻性常用金属的 塑性 和 变形抗力 来衡量。四、简答题(共40分,每小题8分) 1. 简述电弧焊的冶金过程特点。 答:1)金属加热温度高,导致合金元素强烈蒸发烧损,或形成有害杂质;2)熔池体积小,冷却速度快,各种化学反应不能充分进行,致使焊缝成分不均匀,而且气体和杂质来不及上浮形成缺陷;3)熔滴和熔池不易得到充分保护。 2.根据铁碳合金相图,试分析T10钢从液态凝固到室温之间的组织变化?答:T10钢的含碳量为1.0%。结晶过程:L→L+A→A→A+Fe3CⅡ→P+Fe3CⅡ 3.试举出几种强化金属的方法。 答:固溶强化、细晶强化、第二相强化、热处理强化、形变强化等。 4.试述影响合金流动性的主要因素? 答:1)合金化学成分:共晶成分和结晶温度范围小的合金,流动性好;2)浇注温度:提高浇注温度,流动性变好,但不能太高,否则易产生缩孔、缩松、气孔、粘砂等缺陷;3)铸型充型条件:铸型型腔过窄,直浇道过低,内浇道截面过小,型砂透气性不好,铸型排气不畅,铸型导热太快,会降低流动性。 5.简述磨削的特点。 答:1)切削刃形状不规则,而且在切削过程中还会进一步变化;2)磨削是切削、刻划与抛光作用的组合;3)磨削速度高,会产生大量的热,需要切削液;切削厚度小,加工精度高;4)可加工高硬度材料,如淬火钢、陶瓷材料;5)砂轮具有自锐性。 五、从结构工艺性考虑,改进下列零件的结构(共8分,每小题2分) 1. 铸件 改正: 2.自由锻件 改正: 3.焊接件 4.钻孔 改正: 改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