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创新创业计划书模板课件.doc

来源:化拓教育网
序 号: 编 号:

附件 1:

安徽建筑大学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申 报 书

作品名称:后工业景观 -城市记忆的延续

———以合肥市合钢老工业区为例

学院名称:

申报者姓名(学号): 申报日期:

建筑与规划学院 罗进文(14202080225) 2017.4.7

作品类别:□√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 科技制作发明与艺术设计

安徽建筑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委员会 制

说 明

1、此表一式三份,申报者应在认真阅读此说明各项内容后,按 要求详细填写。

2、申报者首先填写 A1表,然后在填写申报项目情况时,根据作 品类别(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 论文、科技发明制作)分别填写 B1、B 2、或 B3表。所有申报者可根 据情况填写 C表。

3、表内项目填写时一律用钢笔或打印,字迹要端正、清晰,此 申报书可复印。

4、序号、编号由校创新创业管理委员会填写。

5、其它事宜,请向校创新创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咨询。

咨询电话: *************;63828139

A1.申报者情况

姓 名

罗进文

性 别

出生年月

1996.4

学院/ 年级/ 专业/ 班级 报 者 情 况

学号

建筑与规划学院 14 级风景园林 2 班 申

14202080225

项目名称 后工业景观 - 城市记忆的延续 (以合肥市合钢老工业区为例)

宿舍地址 电子邮箱 姓 名 杨超

作 者 情 况

洪宇

安徽建筑大学北校区 5#415 宿舍电话

****************性 别 年 龄 男 男

21 22

手 机

177****3110139****4292

学 号

专业班级 14 园林 2 班 14 园林 2 班

14202080233 合 14202080226

姓 名 性 别 职 称 所在单位及职务 联系电话

指 导 老 师

李改维

女 讲师 建筑与规划学院讲师

B1 .申报作品情况(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作品全称 后工业景观 -城市记忆的延续 (以合肥市合钢老工业区为例)

A.机械与控制(包括机械、仪器仪表、自动化控制、工程、

交通、建筑等)

B.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通信、电子等)

C.数理(包括数学、物理、地球与空间科学等)

D.生命科学(包括生物、农学、药学、医学、健康、卫生、食

品等)

(A)

E.能源化工(包括能源、材料、石油、化学、化工、生态、环

保等) 作品撰写目的:

伴随着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变, 发达国家传统工业逐 渐衰微, 产生了大量工业废弃地和废置工业设施。 思考用景观设 计的方法对工业废弃地进行改造、 重组与再生使之成为具有全新 功能和场所精神的新景观。 不仅如此新建的景观必须延续场地原

作品撰写

先的文脉场地的工业元素和工业特质需以某种方式得以保留或

的目的和

再绝不是彻底拆毁或全盘重建。 景观设计在整个后工业社会重建

基本思路

过程中的地位极其重要应该替代建筑、 道路和地下管线等基础设 施成为场地的催化剂不仅可以实现工业景观的复兴还应该可以 刺激周边地区的再发展。 基本思路:

1. 以合肥合钢为研究对象,在老合肥人的记忆中“合钢”是

老工业基地的代表, 它见证了当年工厂区的兴衰。 这座巨型工厂 曾经是合肥人心中的骄傲。“合钢”作为老工业区最典型的代 表,给三代人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 在合钢现有的厂房基础上, 用艺术和温馨的布局, 把貌似冷冰冰的工业遗产, 用优雅而富有 品位的方式, 建设起一个国内最具规模的合钢 1956/1958 工业文 明博览暨文化创意产业园, 使之成为融艺术与工业遗产为一体的 现代化都市时尚空间; 2.

在分析了目标对象的项目背景,宏观条件,发展分析,对

合肥合钢进行景观在改造方案设计; 3.

研究后工业景观设计的基本思路, 主要策略如低干扰策略

在后景观设计中的运用,讨论其可行性与可实施性。

后工业景观是指在废弃工业场地上, 通过对场地土壤、 地形、 植被等自然要素和厂房、 车间等工业建筑及工业设施进行改造与 再利用,为人们提供户外休息、运动、观赏、游戏和娱乐等需要 的公共空间和绿地。 后工业公园设计与其他类型公园设计的最大

作品的科 差别在于, 它是基于工业废弃地的特殊的场地环境进行的更新改 学性、先进

造, 而对工业废弃地进行景观更新设计 , 最关键的是要解决遗留

性及独特

之处

的废弃物的保留、改造、再利用的问题。

本研究通过层次分析法( AHP)、问卷调查、实地踏勘、行 为观测、相关性分析等科学方法探讨后工业景观中的基本问题, 同时利用到照度计等科学仪器辅助数据的获取, 提高了研究的科 学性与先进性。

后工业景观的核心思想就是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 , 这是

后工业景观设计范式最核心 , 也是与传统景观设计方法处理废弃 地显著不同的地方。 以往对工业遗迹的态度是将其作为工业废弃 物对待, 景观处理方法是隐藏、遮盖和回避;而现在正是由于意 识到了工业遗迹的价值转而保护和利用工业景观

, 这种从工业废

弃物到工业遗产的转变代表了后工业景观核心价值观的改变。 1. 生态

生态学思想的引入, 使景观设汁的思想和方法发生了重大转

本项目的 变,景观设计不再停留在花园搜汁的抉小天地, 它开始介入更为 实用价值

和现实意 广泛的环境没 I 十领域。对场地生态发展过程的尊重、 对物质能 义(市场需

源的循环利用、 对场地自我维持和可持续处理技术的倡导, 体现

求、应用前 了浓厚的生态理念。 这些理念在工业之后的景观设汁中, 被表现 景、预计经 济、社会效 益)

2. 艺术

异彩纷呈的现代艺术为工业之后的景观提供设计源泉, 它重 新解释了废弃的工业景观的价值与含义, 从而工业之后的景观没 计思想和手段更加丰富; 3. 后现代

工业之后的景观没计, 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人们对多元化的设 计的追求, 对历史的价值、基本伦理的价值、传统文化的价值的 尊重,这些正是后现代的设计思想。

得淋漓尽致;

在工业之后的景现作品中, 最触动人心、 具有强烈视觉冲击 力的是工业遗迹, 这螳遗迹诉说着场地上辉煌的工业历史, 记载 着一段灿烂的工业文明。 正是它们的存在, 才使得这块工业废弃 地的文脉得以延续 。

本研究是基于合肥市合钢地区空间的实证研究。 合钢项目地 块位于合肥城东和平路 1 号,西近当涂路,北至淮南线,南近裕 溪路,东靠郎溪路,厂区总面具约 1300 亩,目前地块现状为老 旧厂区,基地范围内有约 20 万平方米厂房建筑构物。另地块范 围内有近 300 亩为厂区宿舍,居住人口密集。

1. 合钢的历史项目背景:

合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为合肥钢铁厂,于

1958 年 4

月 24 日正式动工兴建炼钢车间, 1958 年和 1959 年,毛泽东主 席两次亲临合钢视察。 1960 年朱德委员长、邓小平总书记视察 合钢。后来,叶剑英、彭德怀、聂荣臻、彭真、董必武、李先念、 刘伯承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视察合钢。

作为国家大型钢铁联合企业, 合钢曾为合肥市、 安徽省的经 济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合钢与马钢合并搬迁, 老合钢厂工业遗 产是城市的宝贵财富,合钢项目具有充沛的人文资源;

2. 合肥地区政策环境 :

发展文化产业,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 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文化产业是十二五规划重点扶持产 业,中央出台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合肥出台了诸如《关 于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若干意见》 《关于进一步支持服务业加快 若干地方税收政策的通知》 ,等文件 对文化产业给予政策支持, 大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3. 合钢工业厂发展分析:

(1)区位优势:比邻老城区,合肥东向门户。靠近江浙长 三角;

(2)资源优势:地块内工业遗产丰富,厂房,铁路利于在 开发;

(3)文化优势:老合钢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富; (4)交通优势:近 20 条公交路线,城市干道,观光铁轨; (5)配套优势:地块内水,电,网络,绿化,以及现有酒 店,宾馆,办公楼等配套设施齐全;

(6)市场优势:周边居民众多,拥有庞大的区域内客户群 体;

通过项目研究,在理论、调研、成功案例分析总结基础上, 以文化地域、 历史文脉传承等记载城市的记忆, 最终希望达到适 应国内经济发展下所影响的景观格局, 和对城市后工业景观的发 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并且,让曾经自此生活工作人们在感受传 统记忆的同时, 获得心灵上的愉悦与享受, 为现代都市人群提供 一处放松身心、享受生活还能体会历史文化的理想空间。

成果

本研究预期完成研究报告 1 份、发表学术论文 1 篇、城市绿

展现 形式

地空间的优化设计方案 1 份。

工作进度 2017.5-2017.6

建立

主要工作内容及目标

文献研究与后工业景观空间属性模型的

合肥市合钢地区的预调研,选取合适的

2017.7-2017.8

研究工作 进度安排

合肥市城区实地的后工业景观环境监测

2017.9-2017.12

与人行为观测、记录

后工业景观空间与游憩行为的互动机理

2018.1-2018.2

分析

2018.3-2018.4

结题报告撰写与成果发表

调查监测对象

存在困难大致总结为以下四点:

1. 场所环境消失。人们为了追逐经济利益,注重短期效益, 对工业废弃场地全部进行推到重建, 致使很多有历史价值的工业

存在困难

2. 空间场所混乱。由于工业场所的特殊性,导致场所的空间

和需解决 问题

肌理混乱和景观的无序;

3. 场所要素孤立。工业厂区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场所 的每个元素都有当时的历史痕迹, 这种现象导致工业厂区内的每

场所消失殆尽;

个元素孤立,没有形成内在的联系;

4. 场所特征模糊。改造工业废弃地的过程中,由于人们重视 短期利益, 许多工业厂房直接改造成商业场所, 工业场所的特征 随之消失,造成场所特征模糊;

这些问题是从工业废弃地到城市后工业景观改造中无法忽 视的,随着我国工业景观的不断发展, 后工业景观受到越来越多 关注。本研究基于景观设计理论及场所理论,针对相关问题,结 合国内外相关案例, 以合肥老工业区为基础进行深入探究, 提出 相关后工业景观改造手法和策略。 需解决的问题: 1.

目前我国用地紧张, 人们缺少休闲娱乐空间。 人们是否喜

欢又工业废弃地改造而成的景观有待调研, 城市居民对后工业景 观环境的真实需求如何获取; 2.

工业废地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有利于工业文化的传

承。如何解决文化因素与景观改在的矛盾; 3.

工业废地对城市环境存在不良影响, 通过哪些方式方法能

够改造与再利用,并且改善城市环境; 4.

如何通过前期的调研内容得出解决方案, 方案是否具有合

理性; 5.

前期方案建模所面临的资料收集问题,地理地形文献内

容,水文资料,人文资料。

选题具有较高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研究思路清晰, 研究方法 可行,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与一定的创新性, 建议给予立项资助,

指导 老师 意见

签字:

课题新颖有应用价值,老师研究课题,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年 月 日

所在院 (系) 意 见

(盖章) 年

基金管理 委员会 意 见

(盖章) 年

备 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