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程报价与工程管理
【摘要】对于投标企业来说,采用工程量清单报价,必须对单位工程成本、利润进行分析,统筹考虑、精心选择施工方案,并根据企业的定额合理确定人工、材料、施工机械等要素的投入与配置,优化组合,合理控制现场费用和施工技术措施费用,确定投标价。本文介绍了工程量清单报价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讲述了实施工程量清单报价以后的工程报价应根据企业定额并采用不平衡报价法等技巧进行,以提高中标的机率。
【关键词】工程量清单,工程报价,工程管理 作为施工企业,获得工程施工任务的主要途径是参加投标,而整个投标过程开始于对投标对象的选择。不管面临什么样的竞争形势,投标企业一定要善于把握主动,做到能投则投,不利则不投。一般情况下,凡适合本企业的施工能力和特点,可以发挥企业优势的项目;适合当前企业的经营需要,并具备投标条件的项目;外部的影响因素对本企业有利的项目等;符合以上某一条或某几条的即可积极参与投标。反之,则可放弃。
投标文件的编制一般分为技术标和商务标两个部分,由于受评标时间的,往往技术标中灵活打分的部分差别不是太大,而且技术标所占分值比重通常情况下都比商务标低,因此能够引起评分差距的主要是在商务标,即投标报价。
现阶段的招标项目基本都是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法,执行的是《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投标人根据招标人提供的工程量清单,在满足招标文件实质性要求的前提下,结合市场以及企业自身的综合实力填报价格。实行工程量清单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应当采用固定单价合同,量的风险由发包人承担,价的风险在约定风险范围内的,由承包人承担,风险范围以外的按合同约定。
1、投标报价阶段
1.1以企业定额为基础进行估价。对于投标企业来说,采用工程量清单报价,必须对单位工程成本、利润进行分析,统筹考虑、精心选择施工方案,并根据企业的定额合理确定人工、材料、施工机械等要素的投入与配置,优化组合,合理控制现场费用和施工技术措施费用,确定投标价。
1.2采用不平衡报价法进行报价。为适应工程量清单报价,投标企业对内还需进行单价的合理分析与确定,以确保报价的整体竞争力。在总标价无多大出入的前提下,采用不平衡报价法,将工程量清单中有些单价调整得略高于正常水平,另一些则略低于正常水平。投标企业中标以后可以在合同履行前期就能够收回比常规报价所能得到的更多的工程款,尽量实现内部管理的资金负占用,在工程发生争议时处于有利地位。如果在报价过程中判断出标书工程数量明显不合理,采用不平衡报价法还能使企业实际结算款项比报价单的款项多。
1.2.1实现”早收钱”。虽然在2002年最高人民公布了《合同法》第286条工程款项优先受偿权的司法解释,但是尽早收回工程款项、减少企业自有资金的占用仍然是当前每一个承包人十分关注的问题。因此,在工程开工以后,除预付款外,完成每一个单项工程都要争取超前拿钱。由于工程款项的结算一般都是按照工程施工的进度进行的,在投标时报价时就可以把工程量清单里先完成的工作内容的单价调高,后完成的工作内容的单价调低。尽管后边的单价可能会赔钱,但由于在履行合同的前期早已收回了成本,减少了内部管理的资金占用,有利于施工流动资金的周转,财务应变能力也得到提高,因此只要保证整个项目最终能够盈利就可以了。
1.2.2实现”多收钱”。根据计价规范第4.0.9款规定,不论由于工程量清单有误或漏项,还是由于设计变更引起新的工程量清单项目或清单项目工程数量的增减,均应按照实际调整。因此如果承包人在报价过程中判断出标书工程数量明显不合理,就可以获得多收钱的机会。
2、施工阶段”管好钱”
在正常情况下,以工程量清单报价中标的工程,工程造价已基本确定,只有当出现设计变更或工程量变动时,才进行调整计算。因此,实施工程量清单报价的工程,其成本要素的管理重点,就是在既定收入的前提下,控制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费等成本支出。
2.1人工费的管理。人工费支出约占建筑产品成本的15%-20%,且随市场价格波动而不断变化。对人工单价在整个施工期间作出切合实际的预测,是控制人工费用支出的前提条件。人工费用控制指标,主要是从量上加以控制,重点通过对在建工程过程控制。
2.2材料费的管理。材料费用开支约占建筑产品成本的60-65%,是成本要素控制的重点。材料费用受材料供应方式影响,主要为发包人提供的材料和承包人自己采购的材料。从采购角度讲,发包人提供的材料一般都是价格已经确定,而有承包人自己采购的材料就存在材料价格高低的问题。因此,承包人在采购过程应该降低材料单价。
2.3机械费的管理。机械费的开支约占建筑产值的8%-10%,其控制指标主要是根据工程量清单计算出使用的机械台班数。由于机械一般是承包人自有的或承包人从外边租赁的,其价格一般不会变化,因此机械费的控制主要是用量的控制。对于租赁的设备,应充分考虑现场情况,作到设备的合理布局、充分利用,特别是合理安排大型设备进出场时间以降低费用。
2.4其他费用的管理。除了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费以外,施工过程中需要控制的费用还有管理费用、临设费、税金、保险费。这部分费用在中标后以后就成为既定的数,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a、节约管理费用是重点,制定切实的预算指标,对每笔开支严格依据预算
执行审批手续;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作到高效精干,提倡一专多能。对办公费用的管理,从节约一张纸、减少每次通话时间等方面着手,精打细算,控制费用支出。
b、临设费管理的重点,依据施工的工期及现场情况合理布局。尽可能就地取材搭建临设,工程接近竣工时及时减少临设的占用。对重复利用的临设材料每次安、拆要高抬轻放,延长使用次数。日常使用及时维护易损部位,延长使用寿命。
c、对税金、保险费是国家严格控制的费用,应依据工程进度款及时上缴。
2.5对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的管理。在施工过程中,时常会遇到一些原设计未预料的实际情况或发包人单位提出要求改变某些施工做法、材料代用等,引起设计变更;同样对施工图以外的内容及停水、停电,或因材料供应不及时造成停工、窝工等都需要办理工程签证。首先应有负责现场施工的技术人员作好工程量的确认,如存在工程量清单不包括的施工内容应及时通知技术人员,将需要办理工程签证的内容落实清楚;其次预算人员审核变更或签证签字内容是否清楚完整、手续是否齐全。在投标时的报价是建立在既定的施工方案基础上。
3、一个投标项目,在不提高已定总报价、不影响中标的前提下,对不同的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项目还可采用不平衡报价法。如:
① 对能先结算工程价款的项目(如桩基、土方开挖、基础工程等),其单价可适当高一些,以便加快资金回收;对后期施工项目(如装饰工程、安装工程等),其报价可以适当低一些。 但是,对于工程量有误的早期工程,如果预计实际工程量可能小于工程量清单中的数量,则不能盲目抬高单价,要具体分析后再定。
② 预计施工过程中工程量可能会增加的项目,单价可适当高一些,这样在工程结算时可增加收入;对于施工过程中工程量可能会减少的项目,其单价可适当低一些,这样在工程结算时也不至于造成太大的损失。
③ 设计图纸不明确,估计修改后工程量要增加的项目,可以提高单价;而工程内容及清单项目特征描述不很清楚的项目,或其他有漏洞的地方,则可适当降低一些单价,待澄清后再要求提价。
④ 暂定项目,又叫任意项目,对这类项目要具体分析。因为这类项目业主暂时还不能决定是否实施,或者还不能决定由哪家承包商实施。如果工程不分标,不会另由一家承包商施工,则其中肯定要做的单价可高些,不一定做的则应低些。如果工程分标,该暂定项目也可能由其他承包商施工时,则不宜报高价,以免抬高总报价,失去竞争力。
索赔金额计算必须依据充分,实事求是,计算准确无误,合情合理。有关费用计算,采用规定的综合单价计算,如采用其他单价,必须要有足够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