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产业融合

来源:化拓教育网
 中国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都起步较晚。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传媒产业的经济属性逐步被人们所认识,1989年,北京广播学院的周鸿铎教授推出了中国第代部传媒经济领域的著作《广播电视经济学》,在这一时期,一些国内研究者多从国民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待传媒业的经营管理和产业属性。另外,在国内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以全球化视角来看待国内传媒产业发展的文章和专著也逐步增多,比如陈卫星等主编的《全球化背景下的广播电视》、黄升民等主编的《国际化背景下的中国媒介产业化透视》,经过比较学者们大多认为传媒产业化程度的高低,关系着国民经济的转型升级,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在传媒产业融合发展的大势下,必须紧紧跟随全球产业发展趋势,实现中国传媒产业由粗放到集约发展的跨越。

纵观近几年国内对传媒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虽然从概念引入到实践运行不过才短短7, 8年时间,但已经历了从局部突破到全面改革,从微观企业论述到宏观国家战略思考的演进,最先,把“媒体融合”这一概念引入国内的学者是蔡雯教授,2005年,她在《新闻传播的变化融合了什么一从美国新闻传播的变化谈起》描述其2004年一2005年在美国进行富布赖特项目的研究,观察了多家美国媒体公司各种各样的媒介融合实验,如论坛公司的实验以《芝

加哥论坛报》和佛罗里达的《奥兰多哨兵报》为基地,媒介综合集团的实验以佛罗里达的《坦帕先驱报》为中心,并把这种实验称为“合作分类模式”、 “合作操作模式”。‘由于国内媒介融合的学术研究不仅起步晚,之后几年有关传媒产业融合 的相关研究还十分粗浅,主要集中在对媒体融合的概念解释、刘:美国媒体融合现状的介绍、对未来融合趋势的判断和对现实新闻操作的景知郎等。

到2007年,相关研究开始向纵深发展,主要涵盖传媒技术融合、传媒产品形态融合、传媒运作体系融合和传媒组织形态的融合等方面以及从宏观上强调社会监管和规则的融合。’同时随着媒体融合研究视野的不断扩大以及媒体市场化的不断推进,媒体的“产业”属性也愈加明显,也使更多学者开始从产业的角度的角度研究媒体产业融合的研究框架和方献一

近年来,由于新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我国传媒界融合实践的不断探索,学界和业界对媒体融合的研究持续升温,有关传媒业的融合己经成为一个涵盖众多分支和热点的重要研究领域。

新经济指的是以信息技术革命和全球化为基础的、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的高增长、低通胀、科技进步快、经济效益高的一种经济状态。新经济又称信息经济、知识经济、网络经济、数字经济。新经济具有以下特征:以IT技术为基础;知识成为经济增长的内在要素并改变经济结构;边际报酬递增;高利润与高风险并存;全球经济一体化。 媒介融合指的是数字化之后,高新技术产业的产业边界出现模糊化,过去不同形态的媒介信息的壁垒已被打破,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所依赖的技术越来越趋同,各种信息在同一个平台上得到了整合,不同形式的媒介彼此之间的互换性与互联性得到了加强,媒介一体化趋势日趋明显的现象。 数字化信息产品的特征:不易破坏性;可变性;可复制性;对个人偏好的依赖;编辑效用递增性。 在信息的传递过程中,信息的价值是一个不断增值的过程。尤其是当信息积累到一定程度,经过加工、处理、分析、总和,可以使内容和形式发生质的变化,形成高质量信息资源,往往会身价倍增。这样信息就实现了自我累积增值。信息的传递性和累积增值必然导致随着信息的增多,从增加的信息中所获得的额外效用也越多,即信息具有边际效用递增性。 产业经济学中的产业,是指国民经济中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在产品和劳务的生

产和经营上具有某些相同特征的企业或单位及其活动的集合。简单说,产业是指具有某类共同特征的企业集合。 媒介产业通常是指从事同类信息传播活动的大众传播媒介机构的集合。 产业链:在从原材料采购到转换为中间产品和产成品,并且将产成品销售到用户的一整套生产营销活动中,所共同构成的功能性网状链条。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各个产品、各个企业和各个不同的过程,都可以延伸构成产业链的一个类型。 从过程的角度,我们通常将媒介产业链划分为资源供应链、产品生产链、市场销售链和信息反馈链四部分,这包括了传媒产业从投入到产出再到价值实现的一个完整的商业循环过程。 从新闻的生产和消费看,媒介产业中的主要价值增值过程可以细分为素材采集阶段、产品集成阶段、渠道分发阶段、广告承揽阶段、市场营销阶段、延伸服务阶段。 媒介经济的二元经济过程:第一重是内容的生产和消费过程,第二重是广告的生产和消费过程。除了二重经济过程之外,媒介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还包括:衍生产品、品牌资产、上市、并购扩张等。 产业融合:在信息化技术的推动下,经济领域内出现了为适应产业增长而发生的原有产业边界逐渐模糊、甚至消失,新产业形态出现的现象。产业融合是一个过程,只有经过技术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三个阶段,才能完成产业融合的整个过程。 媒介的产业融合主要沿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媒介产业与信息产业的融合,二是媒介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将媒介、电信和IT三者合二为一的新产业,是信息时代的主导产业之一。

IPTV*(IP based television)以电信宽带网络来提供音视频等互动多媒体业务,是电信网、计算机网和电视网融合的产物。 网络产品的主要特征:巨额沉没成本和低边际成本成为普遍现象;大多数产品为数字产品;规模经济的作用范围发生变化;以及网络具有极强的外部性。 网络外部性:是指一个使用者从产品消费中得到的效用随着消费同一产品的消费者数量的增加而增加的现象,。网络外部性揭示了用户数量与产品价值之间的正反馈关系。 网络外部经济性:也称“网络效应”,市场上存在许多产品,是指一个使用者从产品消费中得到的效用随着消费同一产品的消费者数量的增加而增加的现象,也就是说某一个用户使用产品的效用依赖于其他所有用户的数量。市场均衡无法反应这部分外溢效果。 网络外部经济性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网络自身的系统性、网络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互补性、网络内部信息流的交互性和网络基础设施的长期垄断性等因素。 网络外部性包括直接网络外部性和间接网络外部性(又称“硬件/软件范式”)。网络外部性也可能造成负面效果,如网络的拥堵。直接和间接网络外部性都要求企业重视产品的技术标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